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建立投入保障機制 促進現代農業建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6日 08:05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來源:經濟日報

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系列評論之二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發展現代農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首要的一條就是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這一要求,不斷開闢新的農業投入渠道,逐步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尤其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有利時機,繼續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

    增加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也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把建設資金更多地向農村傾斜,還明確提出了“三個繼續高於”的原則,那就是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國家固定資産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這項政策實施以來,效果很好,去年用於“三農”支出的中央財政資金就超過了年初預算的3397億元。同時,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産資料綜合補貼等一系列補貼政策,也都得到了強化。各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發展農業生産的積極性大大增加,有力地支持了糧食的穩産和農民的增收。但總的看,對“三農”的投入依然不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現代農業建設,迫切需要從財政、金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較快,財政增收較多,銀行資金和社會資金都比較充裕,各地區、各部門增加對“三農”的投入是具備物質基礎和現實條件的。要切實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量要主要用於農村,並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的比重。在財政支持上,要繼續落實好“三個繼續高於”,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固定資産投資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儘快形成新農村建設的穩定資金來源。在金融支持上,要努力形成多層次、互為補充、功能齊備的農村金融體系,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的信貸投放。還要繼續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

    健全農業支持補貼制度也很重要。一是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擴大補貼範圍和品種。二是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補貼機型和範圍。三是加大農業生産資料綜合補貼力度。要建立農業風險防範機制,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要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範圍,鼓勵龍頭企業、仲介組織幫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

    與此同時,也要積極鼓勵農民和社會力量投資現代農業。

    我們既要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又要加快建立全社會參與的激勵機制,特別要充分發揮農民在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主體作用,引導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加生産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學種田和集約經營水平。要完善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通過獎勵補助等方式鼓勵、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公共設施建設投工投勞。要綜合運用稅收、補助、參股、貼息、擔保等手段,為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現代農業創造良好環境。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