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央財政今年增1億多元 加大對世遺保護經費投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9日 01:0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曲志紅 崔清新)

  作為擁有世界遺産數量排名第三的遺産大國,中國政府對世界遺産的保護管理愈來愈重視,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18日在全國世界遺産工作會議上説,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投入達1.49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億多元。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擁有為數眾多的珍貴文化和自然遺産。自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産以來,中國已有33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産24處,世界自然遺産5處,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産4處。

  為了確保這些極其珍貴而又極其脆弱的世界遺産的安全和可持續利用,中央財政加大了對世界文化遺産地的投入。據財政部門的統計,“十五”期間中央財政對世界遺産地的112個文物保護項目共投入1.89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了1.2億元,增長近2倍。而“十一五”開局之年的2006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49億元用於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管理、搶險維修等。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中央財政引導下,地方各級政府也不斷增加轄區內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投入,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提供越來越有力的經費支撐。如2000年至2006年,北京市地方財政對世界文化遺産保護修繕投入近2億元,其中長城3600萬元,天壇5000萬元,頤和園近7000萬元。

  “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護世界文化遺産也取得長足進展。”據單霽翔介紹,一些文化遺産保護基金的建立,與國際基金組織的合作,以及在保護前提下遺産地旅遊業的發展等,都增加了籌措文物保護經費的渠道。據統計,近年來,故宮、秦兵馬俑等處年門票收入超過1億元,曲阜三孔、青城山、都江堰年門票收入也分別達到7000余萬元。

  但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産地仍普遍面臨保護管理經費投入不足的困擾,單霽翔坦率表示,由於遺産地規模大,古建多,實施搶險維修、保護修繕、安防消防等工程項目所需經費數額巨大,因此,遺産地保護管理的經費投入與實際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和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以東的岷江、大流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的陵雲山峰,與古代嘉州隔江相望。大佛依山臨江開鑿而成,通高71米,頭高14.7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

  

  布達拉宮

  拉薩西北部的紅山上聳立有聞名世界的布達拉宮(布達拉為普陀之意),這座雄大的宮殿初建於7世紀。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地區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山西省中部,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

  

  東洋炮臺

  澳門東洋炮臺于1637年建成,炮臺上設有燈塔和小教堂等建築。燈塔建於1864年,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燈塔。教堂建於1626年,1998年教堂內發現年份久遠的壁畫,其繪畫技巧融合中西藝術手法,具有相當的價值。

  

  蘇州園林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四大園林、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天壇

  北京的天壇始建於公元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聖地。

  

  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舊稱“清漪園”,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責編:李二慶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