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美關係進入深度互動最為突出的時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5日 23:46 來源:新華網
專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李詩佳、常璐) 中美首次戰略經濟對話15日在北京結束。這是中美今年開展良性互動的收官之作,也是中美又一次建設性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從去年美方提出的“利益攸關方”到今年中方倡導的“建設性合作者”,中美關係已進入深度互動最為突出的時期。

  去年,美國時任副國務卿佐利克用了一個經濟專有名詞──“利益攸關方”來定位中美關係。今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此進一步詮釋:“中美雙方不僅是利益攸關方,而且更應該是建設性合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説,兩種表述,前者強調兩國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後者則更強調合作,而且是建設性的合作。這種合作,既有雙邊,又有多邊,既有對現有合作關係的深化,又有對現存分歧的解決。可以看出,今年中美對雙方關係的定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識。

  為此,中美今年的互動格外頻繁,其中胡錦濤主席4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成為亮點。胡錦濤與美國各界廣泛接觸,與美國總統布什就如何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進行深入探討。此後,兩位元首又在多邊場合兩次會晤。

  中美之間還實現了多個“首次”:首次有半數以上的美國內閣成員在一年內密集訪華;中美舉行首次戰略經濟對話;中美首次聯合海上搜救演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格瑞芬首次訪華……

  在經貿領域,中美再次刷新合作紀錄。1月至10月,中美貿易額達到了2145.2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總額,其中美對華出口增長了23.8%。 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胡錦濤主席15日在會見出席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代表時説,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中美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經貿合作越來越廣泛。

  台灣問題上,中美也存在某種“不謀而合的共識”。面對今年台灣島內動蕩的局勢,布什多次表示,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單方面改變台灣現狀和宣佈“獨立”的言行,不會向台灣當局發出不一致的信號。

  雙方在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經合組織、20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等多邊場合保持密切接觸;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等方面有效合作。中斷近一年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將於18日在北京重開。

  正如胡錦濤主席指出:“中美關係已遠遠超出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全球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鵬説:“中美正探索一種基於共同利益的雙邊關係。兩國間包括經貿、軍事、文化在內的幾十種互動機制,不斷拓展的共同利益基礎和在眾多領域的新型合作和外交實踐表明,中美關係已超越了需要首腦會晤才能實現穩定的階段。”

  當然,世界最大的和發展最快的兩個經濟體的相遇,必然會有摩擦。“如果將摩擦和矛盾放在中美關係逐步走向深入、成熟、全面這樣的大背景下看待,就會發現,這是中美關係螺旋式上升過程中的自然現象,相對於中美關係的總體穩定框架,這些問題是次要矛盾。”袁鵬説。

  11月初,美國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有人因此對中美關係的未來充滿疑慮。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見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時説:“發展中美關係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一直以來的共識,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明年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35週年,兩國將開通從北京到華盛頓的直飛航線。實現兩個首都之間的直飛,是中美日益成熟的政治經濟關係發展的必然要求。

  正如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所説,中美關係必須朝著具有建設性的方向構建。兩個大國的關係如果不是建設性的,不僅對兩國的關係,而且對整個世界事務都會産生消極影響。不管怎樣,“建設性”可以説是中美關係必須達到的最底線,也是今後改善和提升這種關係的前提。

責編:彭偉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