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老齡化5特點 2051年老年人口達4.37億峰值
──國新辦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2日 10:00 來源: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中國網消息:2006年12月12日(星期二),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本公介紹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全文

分條摘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
中國逐步健全養老保障體系 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全國參加經常性體育健身活動老年人達5800多萬人
全國享受“五保”供養的老年人達460多萬人
中國老年人近60%在農村 已簽贍養協議1300多萬份

    [主持人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為此我們特地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本公先生,向各位記者介紹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的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出席發佈會的還有全國老齡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曹炳良先生。現在先請李本公先生作介紹。(2006-12-12 09:53:27)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本公

    [李本公]: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非常感謝新聞界朋友對中國老齡事業的關注和支持。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頒布實施十週年,也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聯合國已決定在全球範圍對《馬德里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5年來的執行情況開展評估。值此機會,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目的是向國內國際介紹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狀況,表明中國政府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積極態度,反映中國在重視老齡問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利於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狀況的了解。(2006-12-12 09:54:12)

    [李本公]:

    白皮書由七個部分組成。包括老齡事業國家機制、養老保障體系、老年醫療保健、為老社會服務、老年文化教育、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和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結合白皮書內容,我想概要地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006-12-12 09:54:37)

    [李本公]: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面對老年人口眾多、老齡化速度快和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中國從實際出發,確立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齡事業發展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統籌老齡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取得了顯著進展。(2006-12-12 09:55:09)

    [李本公]:

    一、老齡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初步建立。近二十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以及國家部委頒布的老齡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政策達200余件。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制定了《老年法》實施辦法或老年人權益保護條例。初步形成涉及老年社會保障、福利與服務、衛生、文化教育和體育、權益保障以及老齡産業等多方面內容的老齡法律法規政策體系。 (2006-12-12 09:55:40)

    [李本公]:

    二、制定實施發展規劃,推動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家從1994年起開始制定實施老齡事業發展計劃或規劃,今年又發佈了《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確立各個階段老齡事業的發展目標、任務和措施。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老齡工作行動計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本地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同時,國家建立老齡事業統計指標體系和規劃執行情況的督查評估制度,為科學規劃和加強落實提供了保證。(2006-12-12 09:56:09)

    [李本公]:

    三、老齡工作組織網絡基本健全。1999年10月,國務院成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全國的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由國務院副總理擔任,成員單位由國家26個部門組成,委員由各成員單位一位副部長級領導擔任。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目前,全國已基本建立起省(區、市)、地(市、州、盟)、縣(市、區、旗)、鄉鎮(街道)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城鄉最基層的村(居)民委員會也有專人負責老齡工作。 (2006-12-12 09:56:53)

    [李本公]:

    四、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引導和扶持企事業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産品和服務,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推動全國和地方性涉老社團籌措老齡事業發展基金、組織大型文體活動、開展老齡科研、發展老年教育。推動各地基層群眾組織、志願者隊伍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各種為老服務。(2006-12-12 09:57:36)

    [李本公]:

    五、老年人生活和權益得到較好保障

    一是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初步建立,老年人生活不斷改善。在城鎮,2005年底有4367萬離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並建立了基本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2.4萬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在農村,已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1300多萬份,保障了老年人受贍養扶助的權利。享受財政“五保”供養的老年人達460多萬人。目前,全國已有1900個縣開展了農村養老保險工作,200多萬農民領取了養老金。享受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的老年人達135萬。113省份實行了被徵地農民就業和養老保障制度。(2006-12-12 09:58:07)

    [李本公]:

    二是老年醫療保健事業較快發展。在城鎮,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優惠政策,2005年底,參保退休人員達3761萬人。國家採取公務員醫療補助、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及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等多種措施,努力減輕老年人醫療負擔。在農村,至2006年6月底,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覆蓋4.95億農業人口,老年人參加率達73%。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建設步伐加快,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貧困老年人的醫療負擔。積極開展針對老年人的專項救助活動,為600萬名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國家成立全國老年衛生工作領導小組,重視發展老年醫療衛生服務,各地醫療機構普遍為高齡老年人提供了優先優惠服務。老年群眾性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全國參加經常性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達5800多萬人。(2006-12-12 09:59:34)

    [李本公]:

    三是社會為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加強社區老年福利設施建設,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000個,受益老年人超過3000萬。2005年,全國城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達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平均每個街道有1.32個城市老年福利機構。社會為老服務隊伍不斷壯大,至2005年底,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的人員近2萬人,在全國開展“志願者為老服務金暉行動”,共有1300萬人次的青年志願者為280多萬名老人提供了超過6.3億小時的志願服務。 (2006-12-12 10:01:13)

    [李本公]:

    四是老年文化教育事業取得新進展。城鄉老年活動中心(站點)達67萬多個,公益性文化活動場所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至2005年底,全國共出版老年類報紙24種,期發行量280萬份;老年類期刊23種,期發行量305.8萬冊。各地積極組織開展老年群眾性文化活動,活躍了老年人生活。老年教育較快發展,老年大學(學校)達26000多所,在校學員230多萬人。(2006-12-12 10:03:05)

    [李本公]:

    五是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得到重視。國家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城市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的老年人佔38.7%,繼續從事有收入工作的老年人佔5.2%。農村老年人從事農業勞動的佔36.4%。發揮老年知識分子作用援助西部和本地欠發達地區的“銀齡行動”已發展到24個省(區、市)。城鄉基層老年人協會31.7萬個。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較快發展,老年人安居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不斷改善。(2006-12-12 10:03:51)

    [李本公]:

    六是老年人權益的司法保護得到加強。“十五”期間,法律服務機構平均每年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4萬多件,代理訴訟和非訴訟法律服務40多萬件,調解涉老糾紛40多萬件。司法審判機關為老年人訴訟提供照顧。2005年,有3萬多老年人獲得司法救助。(2006-12-12 10:04:53)

1/3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