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
進入[焦點訪談]>>
|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偉大壯舉 光輝歷程》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自10月16日在軍事博物館揭幕以來,這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紀念長征展覽每天都吸引着很多觀眾前來參觀。今天《焦點訪談》特邀主持人崔永元向大家介紹展覽上展出的一些珍貴文物情況。
據悉,這次展覽一共徵集了400多件文物,其中58件是第一次和觀眾見面。這些文物既見證了紅軍成長的歷史、紅軍長征的歷史,也見證着軍民魚水情誼史、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絡史。
在展覽中,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真實的物品,如當年老百姓幫助紅軍渡江用的漁船、朱德和夫人康克清省吃儉用留下來的銀元、紅軍們過草地時穿過的棉背心、陳庚使用的手槍等等,這一件件物品都記錄着老百姓對紅軍的擁護與支持,也勾起了許多健在老紅軍的記憶。
參觀者在觀看這些文物的同時也解讀了歷史,紅軍官兵與群眾生死相依,為了救國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犧牲,最終譜寫出了長征勝利的光輝篇章。
許多參觀者參觀過展覽後,都頗受震撼,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據悉,本次主題展覽將於11月24日結束。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崔永元:今天由我來主持這個節目,是因為節目組看中了我現在正在帶一支普通人組成的隊伍在重走長征路。今天《焦點訪談》繼續給大家介紹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展覽。這次展覽一共徵集了400件文物,其中有58件是第一次和觀眾見面,這些文物見證了了紅軍長征的歷史,也見證了紅軍成長的歷史,現在讓我們一起邊走邊看,邊看邊談。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條木船,就是當時紅軍出發的時候,在於都集結以後,渡于都河的時候用的船。這條船當時是排列在河上,然後用這些門板搭在上面,搭起了一座浮橋。因為當時有國民黨的飛機偵查和轟炸,所以這些船都是傍晚的時候搭起來,到凌晨的時候,天快亮的時候再把它拆散。紅軍渡河這麼長時間,國民黨飛機都沒有發現,説明當時我們長征的時候,雖然是一次被迫的轉移,但是整個部隊是非常有秩序的,也能看出當時的老百姓有多麼支持紅軍,因為這些船都是他們在於都河上打漁用的船。
解説:這次展覽展出的這條船是今年6月27日打撈出來的,當時這條船被淹沒在江西省于都縣于都河河床上的淤沙中。
李明榮 老船工後代:這條船挖起後,當年我們的父母親捕魚,就是用這樣的船捕魚的。
記者:只是在當時那個年代才有這樣形狀的船?
李明榮:對。
解説: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軍民雨水情誼史,一部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絡史。紅軍長征的漫漫征途,始終凝結着群眾對紅軍的深情厚誼。這條長征出發時紅軍使用的渡船,就是軍民情意的深度寫照。
1934年10月中下旬,中央紅軍8萬多人準備渡過於都河,踏上漫漫長征路。聞訊後,于都的百姓都自發地送來小船、木板等架設浮橋所需的物品。前來參觀的于都籍老紅軍楊思祿一看到這條船,便立刻想起了當年離別家鄉的情景。
楊思祿老紅軍:第一天就是我們走的。
記者:第一天就是你們從橋上渡過了?
楊思祿:對。于都浮橋是有五個浮橋,五個浮橋就靠于都縣的老百姓用木頭,甚至老百姓有的壽木、棺材都拿來搭浮橋去了,所以于都對長征的貢獻是很大的。
張文老紅軍:那時候就是我們需要老百姓幫忙,老百姓什麼都幹,我們打仗的時候,老百姓給我們抬擔架、送乾糧,什麼都幹。為什麼現在我一心想著魚池不離,魚跟水離開了就不行了。
江西省于都縣參觀團成員:一送裏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解説:紅軍在艱苦而漫長的征途中得到了沿途群眾的擁護和支持,而每到一處,紅軍戰士也都千方百計地幫助群眾。臨別時他們時常把身上僅有的物品留給當地的百姓。70多年後,這些物品就成為當年軍民情誼的見證。
主持人: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盞馬燈,可能覺得不太起眼,但是這個都是進口的馬燈,在當時算是很高級的東西。當時那些村莊都非常窮,老百姓都是用松樹明子,用木柴,用這個照亮。紅軍借住在他們家裏,臨走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把這個馬燈送給當地的老百姓,對他們來説是非常珍貴的禮物。所以沿途除了這些紅軍紀念館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老百姓家裏也看到了四盞,他們到現在還在保留着。
解説:密切聯絡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軍民間的深情厚意使紅軍力量在艱苦的條件下,不但得以保存,而且發展壯大。在參觀展覽的人群中記者注意到,有一個人一直凝視着展櫃裏的一台發電機。這位名叫謝林貴的觀眾告訴記者,他的伯父原來是一名礦工,紅軍開始長征後,他自告奮勇,專門為紅軍背這種重達一百多斤的發電機。
謝林貴老紅軍後代:他説你們不知道,因為這個發電機丟掉了很多性命。
記者:很多戰士因為背它犧牲了。
謝林貴:對,在路上的、過雪山、過草地,還有打仗、行軍,丟掉了很多性命。
記者:説明這種發動機也是非常珍貴了。
謝林貴:他説你不懂,這可是我們毛主席黨中央的眼睛和耳朵,發報機、收報機都要靠發電機。
解説: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在艱苦卓越的環境下同甘共苦、團結一致,官兵們每人每天只有5分錢的伙食費。錢這麼少,他們還精打細算,省下來的錢不論職務高低,大家一律平分。紅軍官兵把這種伙食結餘稱作“伙食尾子”。這三枚銀元就是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在長征途中分到的“伙食尾子”。
高玉林軍事博物館編研處編輯: 在1934年底,為了慶祝元旦佳節,紅軍每人把當月的伙食費就是結餘,發給個人,每人發了5毛錢。1935年1月份,紅軍佔領遵義以後,在這裡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為了慶祝這次會議的召開,每人發給了5毛錢,同年6月份,又進行了一次結餘伙食費,又發了5毛錢,這樣整個半年下來,朱德和康克清同志每人分得一塊五毛錢,兩人加在一起就是三元錢整。
即使在全國解放後,朱德和康克清夫婦也一直珍藏着這三枚銀元,他們覺得這三枚銀元是紅軍官兵同甘共苦最好的歷史見證。
劉月生老紅軍:最高的領導到最低的戰士,我跟你講,都是同生死共患難,一樣困難,都那麼困難。
主持人: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是草地,很多老紅軍跟我們回憶説,過草地的時候非戰鬥減員最多,犧牲的戰友最多,紅軍戰士組織了擔架隊,他們要抬着生病的和受傷的戰友過草地,不丟下他們。很多人就沒有抬出草地,抬擔架的人自己都犧牲了。後來紅軍的傷病員就決定不連累自己的戰友們,他們用了什麼方式呢?他們把這些草地的上野草揪下來,蓋到自己的身上,蓋到自己的臉上,讓戰友以為自己犧牲了,不再救護,這樣的事件發生了很多很多,很多老紅軍現在跟我們回憶起來還是非常非常的激動。
劉月生:有的蓋着草,有的蓋着樹葉,到那兒你看到這些不難受嗎?我們走一路,看著這些都掉淚啊!
解説: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使征途充滿了艱辛,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一次次向生命極限的挑戰,紅軍戰士始終懷着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勇於犧牲,敢於勝利,一往無前。當年紅軍過的水草地幾乎都是沼澤地,地上全是淤泥,深不見底。
記者:您看到過戰士陷進去嗎?
羅應懷老紅軍:看到過,一起走的,爛草的地方陷進去了,我都陷進去了,救過人。
記者:您都陷進去了?
羅應懷:是。
記者:陷到什麼程度?
羅應懷:騎的馬也陷進去了,旁邊有人拿個繩子把我拉過來了。
記者:用繩子把您拉出來了,馬就沒了?
羅應懷:嗯。
解説:紅軍戰士總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讓給同志,把困難和死的威脅留給自己。這件棉背心是紅軍過雪山的時候,一位連指導員脫給受傷的戰士禦寒用的。棉背心旁邊的這件雨布同樣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行軍途中,戰士汪立發雙腿不幸負傷,無法行走。
李靜軍事博物館編研處編輯:為了不拖累戰友,他曾主動提出把自己留在行軍路上,但戰友們堅決不肯留下他,硬是把他抬進了草地。
解説:草地的氣候變化無常,一天傍晚突然下起了暴雨,部隊的後勤部長巡查時發現汪立發的傷勢,立刻脫下自己的雨布遮住了汪立發的雙腿。後來在戰友們的精心照料下,汪立發終於順利地走出了草地。
李靜:當他正準備把這塊為他遮風擋雨的雨布還給這位部長的時候,他知道了一個噩耗,這位部長已經犧牲在草地裏面,他沒有走出草地。從此汪立發就把這件雨衣作為一件珍貴的紀念品,後來建館以後把這件雨衣捐獻給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把它作為一種在長征途中,官兵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的一種歷史見證。
解説:展覽還展出了紅軍帶到陜北的唯一一門山炮、朱德使用的望遠鏡、陳賡使用的手槍等等。參觀者在觀看這些文物的同時,也解讀了歷史。紅軍官兵聯絡群眾、生死相依、同心同德、顧全大局,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他們最終譜寫出了長征勝利的光輝篇章。
觀眾:我拍下來以後,把它做成盤,再把它洗出來擴大。
觀眾:很深、很真切地教育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紅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對我們很震撼很震撼。
觀眾:偉大壯舉,光輝歷程,浩氣長存,激勵後人,繼往開來,中華飛騰。
演播室主持人崔永元:觀眾朋友們,我們看到了這些經歷了70年蒼桑歲月和戰火洗禮的文物,感受到了紅軍的艱辛,感受到了長征的偉大,我們看到了過去,當然也能透過過去看到未來。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