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劉大龍)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國家在不斷加強政治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的願望十分迫切。1992年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東盟首腦會議上,與會代表對泰國1991年9月提出的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作出積極響應,決定從1993年起15年內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
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東盟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資;消除成員國之間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促進本地區貿易自由化;擴大成員國之間互惠貿易的範圍,促進區域內貿易;建立一個內部市場。
1992年10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通過了《有效普惠關稅協定》,並決定從翌年開始實施。協定的核心內容是各成員國逐步削減關稅,到2008年將關稅降至5%以下,並完全取消成員國間的非關稅壁壘。為此,東盟還專門成立了自由貿易區理事會,負責監督、協調協定的實施。
1994年9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將落實自由貿易區的15年期限提前5年,即從2008年提前至2003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不少東盟成員經濟衰退,東盟加強經濟合作的心情更為迫切。1998年12月,東盟首腦會議決定將這期限再提前一年。 隨後,東盟又決定成員國在2002年把關稅降至5%以下,但因情況有別,新成員國可在2006年實現這一目標。
1999年9月,在第13次東盟自由貿易區理事會上,各成員國確定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為零關稅,東盟6個老成員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實現零關稅的最後期限為2015年,新成員國(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的最後期限為2018年。作為過渡措施,各成員國要在2003年之前把60%的産品關稅降為零。同年11月舉行的第三次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把最後期限再次提前,即6個老成員國在2010年實現零關稅,而新成員國則於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
2002年初,東盟6個老成員國率先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