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教授將軍話長征:遵義會議是成人禮,共産黨走向成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0日 16:59 來源:CCTV.com
專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

邵維正將軍正在接受央視國際記者的專訪

邵維正將軍為本網題詞

  CCTV.com消息(記者扈航、陳卓 北京報道):

  決戰豈止在戰場

  在常人的印象中,將軍總是裹挾著硝煙征塵,常年與金戈鐵馬、沙盤戰陣為伴。然而,我眼前的邵維正將軍卻書卷滿室,麾下無一兵一卒,卻胸懷千軍萬馬、心中激蕩著歷史風雲;他安然坐擁書城,居室無鐵槍利劍,卻在黨史研究領域縱橫馳騁,長驅直入,屢次取得突破性成果。邵教授是全軍第一位被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的政治理論教員,是著名的社科專家、黨史學科的&&人。他講授的課題先後被製作成1000多盤教學錄像帶和光盤發到部隊,參加學習的同志都稱他是“沒有見過面的老師”。

  歷史的轉捩點──遵義會議將中國革命分成了前後兩個14年

  中國國産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1921年到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共經歷了28年。長征從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實行戰略轉移開始到1936年10月紅軍到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結束,整整兩年,長征正好處在這個時段的中間線上,長征最關鍵的是1935年,這一年的1月中國共産黨召開了遵義會議, 又是這一年的10月,中央率領北上先遣隊到達了陜北,1935年正處於這28年的中間。

  邵維正認為,雖然看起來這是個時段的巧合,但是絕不僅僅是個巧合,遵義會議,就黨史,軍史和革命史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關乎到黨和人民軍隊的生存發展,關乎到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把遵義會議擺在整個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和中國共産黨發展成熟的標誌上來加以分析認識。

  為了論證這個論點,邵維正用了他認為最有説服力的方法給我進行了講解,那就是“比較研究法”,邵教授是將遵義會議的前後14年做了一個比較,這樣,就凸顯出了遵義會議重大而深刻的歷史意義。

  2個14年驗證中國共産黨的成長

  1921─1935 曲折發展的中國共産黨

  這14年,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工農紅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流血犧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包括南昌起義,創建紅軍,井岡山鬥爭,各個根據地的建立。但是,這14年,對於黨來講,還處於探索時期,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程度,是一種曲折中的發展。

  這14年中,我們黨犯了一次“右”傾,三次“左”傾的錯誤。首先是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大革命後期陳獨秀一味的的退讓,沒有跟國民黨右派進行鬥爭,當農民運動搞的熱火朝天時,一些國民黨的反動分子很不滿意,陳獨秀就出面説農民運動過火了,進行壓制;工人運動起來後,國民黨的右派也反對,以至於在武漢,上海,工人武裝的槍都被收繳了。到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策劃“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屠殺共産黨,這時候,陳獨秀還把希望寄託在汪精衛的身上,發表了“汪陳宣言”,否認國民黨壓制工農運動的現象。接著是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1928年8月份“八七”會議取消了陳獨秀黨內總書記的職位,由瞿秋白代替。這時,就産生了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他錯誤的認為中國的革命是不斷高漲的,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革命正處於低潮的情況下,沒有保存實力,而是盲目組織暴力,更加暴露了革命的力量,使中國共産黨進一步蒙受了損失。然後是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主張進攻大城市,雖然在黨內統治的時間只有3個多月,但使剛剛發展起來的革命力量遭受了挫折,紅軍在進攻大城市時也遭到很大損失,先後丟失了洪湖及右江等革命根據地。最後是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黨內統治的時間長達四年之久,給黨帶來的危害也最大,它使中國革命幾乎陷於絕境。所以説,這14年,我黨雖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勝利,但是很曲折,犯了幾次大的路線上的錯誤。”

  1935-1949 日趨成熟的中國共産黨

  邵維正説,“這14年,我們黨的領導和中國革命的發展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沒有發生全局性的指導錯誤。1935年10月到陜北後,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就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策,這是個重大的轉變,是一個從國內戰爭向民族戰爭的轉變。抗戰勝利後,黨又實行“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反革命的兩手”,一方面和蔣介石進行重新的談判,一方面又加緊反內戰的準備,這時候的指導思想都是非常成熟的。這14年,我黨的發展很順利,戰略和策略基本上都是正確的。

  所以説,遵義會議是解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的重大問題的重要會議。是中國共産黨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標誌。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使中國共産黨重新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為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這是中國共産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捩點。

  傳統和現代的結合

  邵維正在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從事教育工作,當記者問到在現代化武器裝備如此先進的當今,如何對學院貫徹長征精神時,邵維正説,“我們學院全是軍官,雖然對長征是有所了解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都體會得很深。這段歷史對他們來説也很重要,因為他們沒有那种經歷。我給他們講長征這段歷史,經常用對比,實證的辦法,這比抽象的道理更容易使人信服。比如,講共産黨偉大,如果不是具體的分析歷史,那麼,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共産黨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如果把黨的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譬如説,講中國共産黨如何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又經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中央也很重視歷史的教育的,包括前些年的建黨80週年的,還有現在的長征勝利70週年,用歷史的經驗、教訓、發展給人們的啟示,證明共産黨的領導地位不能改變,形成的傳統要繼承發揚,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邵維正眼中的長征精神

  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其次是堅強的意志;還要搞好內外團結,團結一致爭取勝利。紅軍指戰員在艱難困苦中,唯一的信念就是跟著黨走,這個信念一直支撐他們,直到革命的勝利。

  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任何領域都同樣需要具備這樣的精神。首先,公司要具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其次,要在競爭中獲勝,需要克服一切困難達成目標的精神;同時,團隊中共同合作的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長征精神不僅在戰爭年代是取得勝利的法寶,也是經濟建設中也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

  邵維正教授簡介

  邵維正係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資深教授,1951年初參軍,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94年授予少將軍銜。現任中央馬克思主義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全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軍隊後勤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被聘為十幾所高等院校的兼職教授。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被後勤部授予“一代名師”,2001年12月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2002年7月獲軍隊最高科技人才獎──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書房中的邵維正在軍裝之下更顯出歷史學者的風度。

  邵維正教授承擔多項國家和軍隊重點課題,主編或參編著作32部,發表文章200多篇,獲得國家和軍隊各類獎30余項,尤其是對中共一大和創建史研究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

  《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解放軍報》等多次報導或連載過邵維正教授的事跡,《傳記文學》、《中華兒女》和《中華英才》等刊物也發表過人物特寫。其簡歷與成就入錄《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人物年鑒》、《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詞典》。

責編:陳卓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