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統局:前三季度GDP141477億元 同比增10.7%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9日 10:09 來源:中國網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中國網消息:2006年10月19日(星期四)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分題摘要:

    快訊:中國前三季度GDP141477億元 同比增10.7% 
   

    以下為發佈會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先生,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李曉超先生出生於安徽,在上海財經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年到國家統計局工作,在國家統計局多個司工作過,他從事國民經濟核算,綜合宏觀經濟和世界經濟形勢分析的工作,也是這方面的專家。現在就請李曉超先生作介紹。(2006-10-19 09:50:3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

    [李曉超]: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總體上呈現出“增長快、運行穩、質量高”的發展格局,可望實現“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1、國內生産總值保持較快增長。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41477億元,同比增長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570億元,增長4.9%;第二産業70496億元,增長13.0%;第三産業55411億元,增長9.5%。(2006-10-19 09:53:53)

    [李曉超]:

    2、糧食生産再獲好收成。夏糧總産量1138億公斤,比上年增産74億公斤,增長7.0%。早稻産量319億公斤,與上年基本持平。秋糧長勢良好。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産量5669萬噸,同比增長4.1%。(2006-10-19 09:54:50)

    [李曉超]:

    3、工業生産增速較快。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221億元,同比增長17.2%,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9月份為7754億元,增長16.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2.2%,集體企業增長13.2%,股份制企業增長18.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7.8%。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18.2%,輕工業增長14.9%。分産品看,發電量和原煤産量分別增長12.9%和11.7%;粗鋼和鋼材産量分別增長18.4%和23.7%;微型電子計算機增長34.7%;汽車增長24.0%,其中轎車增長41.5%。産銷銜接狀況良好。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為97.84%。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13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1%,增幅同比提高8.4個百分點。(2006-10-19 09:55:37)

    [李曉超]:

    4、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71942億元,同比增長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産投資61880億元,增長28.2%(9月份為9286億元,增長23.6%),同比加快0.5個百分點。在城鎮固定資産投資中,房地産開發投資12902億元,增長24.3%,同比加快2.1個百分點。(2006-10-19 09:56:29)

    [李曉超]:

    分行業看,重工業投資增長30.2%,其中,煤炭開採及洗選業投資增長36.4%,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19.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16.1%,鐵路運輸業增長107.0%;輕工業投資增長36.5%,其中,食品製造業投資增長48.3%,紡織業增長27.9%。(2006-10-19 09:57:16)

    [李曉超]:

    5、國內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091億元,同比增長13.5%(9月份為6554億元,增長13.9%),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6%,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7247億元,增長14.1%;縣及縣以下17845億元,增長12.3%。(2006-10-19 09:58:04)

    [李曉超]:

    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6442億元,增長13.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493億元,增長15.8%。全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中,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23.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37.1%,汽車類增長26.0%。(2006-10-19 09:59:15)

    [李曉超]:

    6、價格總水平基本平穩。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3%(9月份為上漲1.5%)。其中,城市上漲1.3%,農村上漲1.2%。

    分類別看,前三季度,食品價格上漲1.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0%。其餘商品價格有漲有落,其中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0.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1.1%;居住價格上漲4.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2%;衣著價格下降0.8%。(2006-10-19 09:59:38)

       [李曉超]:

    前三季度,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上漲0.8%;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9%(9月份為上漲3.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3%(9月份為上漲6.9%);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6%(9月份為上漲5.3%),漲幅回落2.4個百分點。(2006-10-19 10:01:11)

    [李曉超]:

    7、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順差繼續增多。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1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24.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912.3億美元,增長26.5%,回落4.8個百分點;進口5813.8億美元,增長21.7%,加快5.7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098.5億美元。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32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26億美元,同比下降1.5%。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9879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690億美元。(2006-10-19 10:01:24)

    [李曉超]:

    8、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762元,實際增長11.4%,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006-10-19 10:02:40)

    [李曉超]:

    當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宏觀調控成效的基礎尚需進一步鞏固,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部分地區自然災害較為嚴重,資源環境壓力較大。只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國民經濟全局,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推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深化各項改革,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好勢頭。謝謝大家。 (2006-10-19 10:03:13)

    [郭衛民]: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另外,為了使大家都有提問機會,儘量問一個問題。 (2006-10-19 10:04:11)

中央電視臺記者首先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李司長,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措施,您認為這些措施是不是前三季度我國投資回落的主要原因?另外,9月份單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是多少?另外,年初國家提出了全年節能4%的目標,各省市也對自己的節能目標進行了層層分解,即使各省市的目標都能實現,國家的目標是否也未必能達到? (2006-10-19 10:04:44)

    [李曉超]:

    我首先告訴你一個數據,9月當月,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3.6%。確實,正像這位記者所問的,今年以來,中央採取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進入三季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到了三季度,國民經濟偏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現出“三落一穩”的新態勢。 (2006-10-19 10:07:50)

    [李曉超]:

    首先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速高位回落。初步測算,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10.4%,比二季度11.3%的增長速度回落了0.9個百分點,基本回落到一季度10.3%的增長水平。 (2006-10-19 10:09:00)

    [李曉超]:

    第二,工業生産增速回落。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比二季度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7月、8月、9月分別同比增長16.7%、15.7%、16.1%,不僅明顯低於6月份增長19.5%的增長速度,也低於上半年增長17.7%的增長速度。 (2006-10-19 10:10:21)

    [李曉超]:

    在39個工業行業中,三季度有28個行業增速比二季度回落,其中重工業行業達到16個,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鋼鐵等回落1.2-5.4個百分點。 (2006-10-19 10:11:03)

   [李曉超]:

    第三,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三季度,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4.2%,比二季度回落7.7個百分點,其中7月、8月、9月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7.4%、21.5%和23.6%。 (2006-10-19 10:12:31)

    [李曉超]:

    第四,貨幣信貸增速高位趨穩。9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6.8%,比6月末回落1.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速有所控制,9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2%,比8月末回落0.9個百分點,比7月末回落1.1個百分點。 (2006-10-19 10:13:34)

    [李曉超]:

    上述情況説明,這次宏觀調控政策是及時和有效的,不僅有效地避免了經濟運行由偏快轉向過熱,把過快的增速放慢了下來,而且也沒有出現大的回落,避免了經濟運行的劇烈波動。這主要得益於這次宏觀調控一是多重用力,既重視貨幣政策,也使用了財政政策;既重視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也適當運用必要的行政措施,在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時,還綜合運用了多種政策工具。 (2006-10-19 10:14:46)

    [李曉超]:

    二是邊看邊調。在4月份出臺的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又分別於7月份和8月份兩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 三是微量頻調。在短短半年內,僅貨幣政策就動用了4次,而每次調整的力度不大,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存貸款利率調整都在0.27個百分點。 (2006-10-19 10:17:13)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首先要確認一下,到目前為止有關GDP第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數字是否已經進行了調整。第二個問題,有關投資的數據,對報上來的投資數據,您的信心有多大?也就是説這個數字的準確度有多高?我們聽到一些説法,説地方政府為了達到政府宏觀調控的目的,在報地方投資數據的時候,有一定的瞞報現象。另外,現在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大幅下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或者增長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減少能源的使用和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您有什麼看法? (2006-10-19 10:19:26)

    [李曉超]:

    首先,剛才我已經把中國GDP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數據報給大家了,這些數據沒有調整,大家有記憶的話,一季度是10.3%,現在還是10.3%。統計數據,從我們進行核實的結果看,包括投資,總體上反映了國民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是可信的。第一,我們的統計方法是按國際一般規則,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制定的,是科學的。 (2006-10-19 10:21:34)

    [李曉超]:

    第二,數據是通過由下至上收集而來的,是紮實的。至於説固定資産投資出現回落,這是宏觀調控政策的結果。因為在宏觀調控政策上,我們一是注意嚴把土地閘門,土地閘門發揮了一定作用。二是嚴把信貸閘門,信貸閘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三是嚴把市場的準入,嚴格投資項目審批,嚴禁不符合産業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項目。進入三季度以來,我們新開工項目比二季度明顯減少。 (2006-10-19 10:24:40)

    [李曉超]:

    石油價格下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我想這是好消息,第一,生産成本會減少;第二,居民消費負擔也會減弱,這對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都應該是個好消息。 (2006-10-19 10:26:37)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農村居民的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1.4%,不僅保持了減免農業稅以來的較高增速,也高於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的實際增速,請李司長分析一下,今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較快的原因有哪些?這種良好的態勢能否保持下去?第二個問題,從上半年的10.9%到前三季度的10.7%,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步調已經減緩下來了,李司長剛才也提到,中央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收到成效,這種回調的態勢會不會在第四季度得到繼續?今年中央還會不會出臺新的宏觀調控措施來鞏固當前的宏觀調控成果?謝謝。 (2006-10-19 10:27:05)

    [李曉超]:

    我們做統計工作的,當我們把農民的收入統計上來以後,也感到很高興,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中央一直十分關注的農民增收問題。今年前三季度農民收入保持了一個比較快的增長,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762元,實際增長11.4%,連續三年保持了前三季度兩位數的增長。 (2006-10-19 10:28:30)

    [李曉超]:

    具體分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由於今年整體經濟發展比較快,農民工外出務工收入增加較快。前三季度工資性收入948元,增加155元。第二,出售農産品收入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出售農産品收入1194元,增加63元。第三,經營二、三産業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經營二、三産業收入410元,增加50元。第四,財産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增長也比較快,前三季度,財産性收入69元,增加14元。轉移性收入主要包括糧食直補、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總共達到142元,增加30元。 (2006-10-19 10:31:25)

   [李曉超]:

    關於四季度經濟增長趨勢,我想總體上還是能夠保持目前這種發展態勢的。至於調控政策下一步怎麼走,我想當前經濟運行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特別是世界經濟的一些不確定因素,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2006-10-19 10:33:22)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問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一個數據,鐵路運輸業的投資增長是107%,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也看到,幾乎每一個經濟部門的增長率都是雙位數的,但是物價增長卻基本平穩,不知道您怎麼解釋這個現象?謝謝。 (2006-10-19 10:34:52)

   [李曉超]:

    鐵路投資增長比較快,這是目前我們應該加強的一個方面,特別是重要的基礎建設,一些重要的鐵路工程項目還得上。物價問題,因為物價主要取決於商品的供求狀況,目前來説,中國的商品供應,大家生活在中國,包括一些外國的朋友,包括這位記者,大家都會體會到,我們的商品供應是非常充裕的,供應多了,價格就不可能上漲過快。這樣産生一個矛盾,為什麼又出現兩位數的經濟增長?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美國經濟也是如此,這是因為,從世界範圍來看,供大於求的格局還是基本存在的,商品供應是充足的。 (2006-10-19 10:38:13)

  法新社記者提問

    [法新社記者]:

    邱曉華先生是上任國家統計局的局長,他的卸任是什麼原因?他的離任對於國家統計局的工作會有什麼影響?還有,邱曉華先生現在的新的工作在哪? (2006-10-19 10:40:43)

    [李曉超]:

    有關部門在調查上海社保資金案中,發現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涉嫌嚴重違紀,中央紀委正在對其進行審查。 (2006-10-19 10:41:10)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

    關於貿易順差的問題。您剛才講到,今年的貿易順差是繼續增多,請問外貿順差增長的原因是什麼?貿易順差對中國的經濟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能否預測一下2006年全年對外貿易的形勢,這種順差會不會繼續保持下去?謝謝。 (2006-10-19 10:41:31)

    [李曉超]:

    今年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順差確實是在擴大。進入2000年以後,我們的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從去年開始增加的幅度比較大。1-9月份,外貿順差已達到1098.5億美元,呈現出迅猛增長的勢頭。 (2006-10-19 10:42:19)

    [李曉超]:

    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經濟全球化為這一結果提供了基本條件。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當今各國的經濟比以往聯絡得更加緊密,商品和服務越來越更自由地在國與國之間流動,這必然為推動剛剛加入世貿體系的我國貿易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可能和條件。 (2006-10-19 10:44:51)

   [李曉超]:

    二是我們的供給能力比較強。近三十年來的快速增長,國內投資的較快增長,以及國際分工帶來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我國的生産能力已經是大大增強,而且形成了較強的産業鏈,更重要的是,形成這一生産能力的,正是國際上短缺的或者是不願意經營的加工貿易,目前佔我國出口比重已達60%,就足以説明這一點。 (2006-10-19 10:46:15)

    [李曉超]:

    三是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産的商品需求比較大。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勞動密集型仍是我國目前生産的基本特徵,而與我國貿易量最大的歐盟、美國、日本等都是以技術含量較高的經濟結構為特徵,與我國經濟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同時這三個地區和國家經濟總量佔世界大約75%左右,自然決定了國際市場對我國生産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也比較大。 (2006-10-19 10:47:20)

    [李曉超]:

    四是我國生産成本比較低,決定了我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根據國際組織數據測算,目前我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2%-3%,亞洲四小龍的5%-6%,亞洲四小虎的50%左右。 (2006-10-19 10:49:05)

   [李曉超]: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近幾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快,由於經濟增長比較快,相應來説盤子就比較大,本來貿易順差可能沒有這麼多,但是由於世界經濟總量很大,相應也放大了貿易順差的量。 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影響,未來中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2006-10-19 10:49:53)

    [郭衛民]:

     最後一個問題。 (2006-10-19 10:51:45)

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

    請問李司長,剛才您提到“三落一穩”,GDP投資和工業增長都回落,但是我們發現,前三季度同期發電量增長12.9%,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請解釋一下出現這種數據的背景。 (2006-10-19 10:52:05)

   [李曉超]:

    這個現象我們實際上也非常關注。確實出現了這種顯得是背離的現象。拿工業數據分析一下,因為工業生産在回落,電力生産為什麼在加快?第一,首先工業生産和電力生産不是一個完全對等的概念,電力生産不僅用於工業,還用於農業和服務業。8月份,工業用電量比重比7月份回落了2.1個百分點,而農業和服務業用電量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6-10-19 10:54:37)

    [李曉超]:

    其次,電力生産不僅僅用於生産活動,而且還用於居民的消費。處於高溫的7月和8月,正值居民耗電量較多的月份,8月份居民用電量比重比7月份上升了1.2個百分點,而各行業生産用電量比重出現了下降。 (2006-10-19 10:55:47)

    [李曉超]:

    現在,我再把美國的數據給大家報一下。美國不僅僅製造業和電力生産出現了方向不一致,而且GDP也是如此。因為這種背離的年份還是比較多,為了節省時間,我把拉得遠一點的時期和最近一段時期的數據報一下,比如2003年,美國GDP由上年增長1.6%加快到2.5%,製造業生産由上年增長2.8%回落到1.9%,而電力生産由上年增長3.6%回落到0.6%。2003年是生産在加快,而電力生産在回落。 (2006-10-19 10:58:08)

   [李曉超]: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是相反的,經濟增長在回落,電力在加快。那是1995年,美國GDP由上年增長4%回落到增長2.5%,製造業生産由上年增長7.7%回落到增長4.5%,經濟增長在回落,而電力生産由上年增長1.6%加快到增長3.2%,出現了加快的勢頭。 (2006-10-19 11:00:16)

    [郭衛民]:

    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06-10-19 11:00:50)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