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和諧離你有多遠: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3日 20:01 來源: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顧瑞珍)廣州市白雲區神山管理區井岡村村民鄧英偉的家,是一間沒有粉刷過的低矮磚房。自來水管緊貼著的天井壁上留著一溜鐵銹色的水漬,他家裏金魚缸中的水是黃褐色的。

  這僅僅是由於水污染導致人民群眾喝不上乾淨水的一個例子。水利部有個令人驚心的數字:目前全國有3.2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

  全國政協委員李仰斌在今年的兩會上表示,解決13億人口的飲用水安全特別是這3.2億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要把解決飲用水安全作為“十一五”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並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力爭用10年時間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當前我國約三分之一的水體喪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點流域40%以上的水質沒有達到治理要求,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質受到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在浙江,全省21.6%的水系已經失去飲用水功能。在海南,這個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的海島,卻有158.45萬農民飲水不安全,佔農村總人口近三分之一,一些地區普遍出現高氟水、高砷水和苦鹹水。

  “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到了必須痛下決心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堅決打好“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周生賢説,“十一五”期間,環保總局將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要加快淘汰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關閉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著力改造一批企業,以造紙、化工、制藥、食品、釀造、印染等行業為重點,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減少水污染排放;重點監管一批企業,對水污染佔全國工業水污染65%以上的3200多家重點企業,要在今後5年內削減10%或更多的化學需氧量,並逐年加以分解,屆時達不到目標的,實行停産整治;限期治理一批企業,對於達不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達不到排污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要依法責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仍不達標的企業,吊銷其工商營業執照。

  同時,對於違反環評規定的項目,不符合環保標準要求的項目,一律停止建設。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暫緩安排該地區國債項目和其他建設項目,停止審批該地區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要加強在建項目的現場監管,督促建設單位真正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的要求,控制新增污染。探索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長效機制。

  國務院已明確要求,到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於60%。周生賢指出,各地要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及配套設施建設。要根據管網建設進度和污水收集能力,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規模,並採用先進適用的處理工藝與技術,避免浪費。要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建設,強化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加強江河沿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積極推進污染處理收費。到今年年底,所有城鎮都要開徵污水處理費,並逐步提高收費標準,原則上達到每噸污水收費0.8元,以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明後兩年內,所有自備水源用戶都要開徵污水處理費。同時要建立城市垃圾處理收費管理制度,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污染防治,各級政府也要增加對治污設施建設投入。

  全國政協委員彭嘉柔説,要做到“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就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近日發佈的《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把環境保護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切實解決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等突出問題,對超標排放企業的小化工企業,該停産治理的停産治理,該關閉的關閉,確保群眾的飲水安全。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