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博士將軍涂通今解密長征醫藥箱

──“兩代將軍話長征”系列之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9日 13:33 來源:CCTV.com
專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

    CCTV.com消息(記者朱春鳳 陳卓北京報道):

    涂通今將軍自從1929年15歲參加革命以來,親身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解放後,赴蘇聯留學,獲博士學位,是我國神經外科的創始人。至今92歲高齡,仍然在不間斷地工作。

    久聞將軍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極具儒將風度,見面之後果然如此,難得的是將軍精神矍鑠、思路敏捷,完全不像是九十多歲的老人。

    正式採訪之前,我們被客廳裏將軍和夫人的大幅彩色金婚照片吸引了。將軍夫人取來了紅軍的八角帽給將軍戴上,搭配灰色的褂子和褲子,將軍希望給我們還原出七十年前長征時的模樣。接受採訪之時,將軍的夫人一直關切地看著將軍,有時給我們“翻譯”將軍的方言,有時給將軍遞水,有時接聽電話,還隨時聽從將軍調遣取來資料。

    聆聽毛澤東講話,鄉下少年終成博士將軍

    福建長汀,涂通今的家鄉,位於閩西與江西交界,距離瑞金僅44公里。這裡曾經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9年3月至1933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以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同志先後到長汀開展革命活動,創建紅色政權,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毛澤東同志曾七次經過這裡。

    將軍至今對於1929年紅軍領導的閩西革命的細節記憶猶新,甚至連引用毛澤東詩詞也是信口拈來,令人佩服將軍的記憶力,“1929年1月,紅軍隊伍從井岡山出發,3月,來到閩西長汀。長汀一戰消滅敵人3000多人,捉住旅長郭鳳鳴,解放長汀。同時,朱德、毛澤東提出在閩西開展建立革命根據地。5月,紅軍越過汀江,取得革命勝利,毛主席有詩‘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紅軍發動群眾搞土地革命。反對封建主義、地主階級。”同年7月,長汀農民暴動之後涂通今全家都加入革命隊伍,15歲的涂通今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

    10月,推翻地主階級後的第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打蕉”(音,閩西客家語)這一天,顯得格外熱鬧,“秋天割完稻子的田地成了天然的會場,老百姓搭臺唱戲,還表演傳統娛樂。毛委員也來到了會場,還給群眾講話,他説‘我們要動員起來,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以人民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 據將軍回憶,毛主席那天打著綁腿,穿著灰色的列寧裝,戴著紅軍帽。“毛主席對我的影響很大,他和一般人不一樣,有學問,想著群眾,知道群眾的心理,受到群眾的歡迎,聽了他的講話,我就下了決心要參加紅軍,為更多的老百姓謀幸福。”

    參加紅軍,志在端槍打仗卻當護士

    1932年2月,18歲的涂通今報名參加即將開拔的紅軍隊伍。得到了任區蘇維埃代表的父親的大力支持,母親認為家裏缺少勞動力反對他參軍,父親極力做通了母親的思想工作,連夜為涂通今趕做了一條褲子。第二天,涂通今就隨隊伍走了。

    涂通今參加紅軍後立即被分配到福建軍區後方總醫院,“當初我想的是當兵打仗,保衛土地革命的勝利,沒想過當看護。”之前,涂通今從未接觸過醫務工作,一開始也不理解,“那時,領導耐心地和我們解釋這也是紅軍,紅軍需要醫護工作人員。經過領導的解釋,我們理解了當看護也是革命的需要。”

    第二天,涂通今參加了統一考試,題目是“為什麼學看護?”説實話,經過領導地耐心解釋之後,涂通今就反復在思考這個問題, “醫院門口有一幅對聯‘為救護前方歸來的英勇將士,為培養無産階級的醫學人才’,我覺得有道理,就寫到答卷裏了。結果考了個第一。”自從這個第一之後,涂通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上午工作,下午學習,虛心向老師請教,起初,對給傷員換藥都感到畏懼,“剛開始處理傷員傷口,還感到害怕。傷員傷口很大,還化膿。有的腿斷了,用夾板抬起來換藥。但是病人很堅強,他們的精神也鼓舞了我。”

紅軍軍醫學校茶嶺舊址(1932年8月-1933年8月)

    僅僅8個月的看護工作學習之後,涂通今因為表現優異,被選到中央蘇區位於江西茶嶺的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學習。當時的紅軍衛生學校,根據學校培養政治堅定、技術優秀的醫護人員的教育方針,主要學習簡要的基礎課程,包括部隊常見病、多發病醫治知識和戰場急救技術。經過衛生學校的專業學習之後,涂通今從一名護士成為了一名醫生。

    解密長征醫藥箱,不能小看八卦丹

    1934年10月,將軍被派去長汀四都醫院動員傷病員歸隊,準備長征。這時將軍被調到九軍團兵站醫院當主治醫生。長征時期,涂通今在紅軍軍團先後擔任團醫生、兵站醫院醫生、軍團部衛生所所長和師衛生主任,三過草地和雪山,救治了不計其數的傷員。回憶漫長的長征途中,將軍告訴我們,“那時,醫療條件很差,我們的醫藥箱裏只有強心針、止痛藥、萬金油、八卦丹、止血帶。連聽診器也沒有,只有那種用於腹部的木頭做的直筒聽診器。”每種藥品都十分珍貴,每位醫生都充分發揮了這些藥的治療功能,將軍耐心地為我們解釋了這些藥的用途,“強心針治療心力衰竭,分心肺和肌肉收縮兩種;止痛藥,主要是嗎啡,不過很少,需要特別申請。沒有的話,就用鴉片水代替麻藥。萬金油(風油精)、八卦丹和人丹,可不要小看,日本侵略中國時也就這些藥。這些藥主要治療長征中的一些常見病,比如:胃痛、疲勞、蚊蟲叮咬。”

    “這些藥品用於急救勉勉強強,但是對於深入治療就很困難了。”將軍告訴我們,醫藥箱裏的藥品只能備不時之需,碰到危重情況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危重傷員還得爭取手術,“只要有戰鬥間隙或部隊休息時間,醫護人員都抓緊為傷病員治病,爭取給重傷員做手術。行軍中的手術十分困難,沒有手術臺,就支門板;沒有手術刀,就用民間剪刀;沒有電燈,就點油燈;沒有繃帶,就撕自己的被單;沒有藥品,還得到野地裏採中藥。就這樣,把許多危重傷員搶救過來。”

    然而,條件艱苦的手術也並非隨時可以做,有時敵人的飛機在頭頂不停盤旋,槍炮聲晝夜此起彼伏,“經過茅臺時,我的醫助肚子痛、發燒,可能是闌尾炎,也可能是腸梗阻。如果在平時可以開刀,但那時,天上有飛機,還要行軍,做不了手術,犧牲了。”説到這裡,將軍的聲音哽咽了。

    長征醫療工作中揮之不去的“三座大山”

    談起長征時期紅軍的衛生工作,將軍首先和我們介紹了長征之前紅軍的衛生工作情況,“紅軍自建軍開始就很重視醫療衛生工作,鞏固根據地三件大事之一就是建設紅軍醫院,那時傷病員跟司令住在一起。目的是鼓勵戰士,勇敢作戰。”

    將軍曾寫詩道,“長征衛生有特點,預防為主講衛生,階梯治療缺後送,資源補充難上難。”他認為長征中醫療工作的關鍵是要做好預防,部隊領導也很重視這一點。為了做好預防工作,對付長途行軍,衛生工作人員要做兩個特殊工作,其一,打前站的醫務人員,每到一地就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當地居民的衛生情況,特別注意傳染病的發病和流行情況調查,同時調查水源;其二,衛生工作人員要不斷地做好宣傳工作,經常要張貼宣傳標語,提醒注意事項。除此,將軍總結了長征中醫護人員面臨的最突出的三個困難:

  •     “第一座山”: 長途行軍

    長征中醫療衛生首當其衝面臨的問題是“長途行軍”,紅軍部隊到達宿營地後原則上無論如何要爭取用熱水泡腳,但是“有時候戰士們人困馬乏根本顧不上,醫護人員就得來回奔走,幫助戰士生火燒水。”

    長途行軍,除了過雪山、草地之外,還有一種隱性的困難,就是“夜間行軍”。由於夜間行軍可以隱蔽部隊行動目標,避開敵人飛機空中監視。但是夜行軍能見度低,戰士邊走邊睡,很危險。“那時候太睏了,睡著還能走路,還睡得很舒服。”説到這裡,將軍會心一笑。于我們是極端無奈的困難,于將軍卻是值得稱道的幸事。

  •     “第二座山”:環境惡劣

    草地、雪山、大江大河,長征途中“自然環境惡劣”也是醫療工作的攔路虎,“我們的部隊從甘孜地區出發,經阿壩到臘子口共走了40多天的川西北大草地。一望無際,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氣候多變,時雲時雨時風雹,大部分是水草地,十分危險。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大家互相幫助渡過難關,有時採野菜,甚至把皮帶、皮鞋燒焦煮熟充饑。每天我們衛生所到達指定宿地後,首先搭帳篷、支爐灶、拾牛糞、消毒器材,然後外科換藥,同時給病人看病發藥,進行治療。有一次,我們剛進營地,按分工搭帳篷、拾牛糞、架爐灶,突然雨水冰雹齊下,我們個個淋得像落湯雞,風雲一過,滿天星斗,我們的工作又重新來過。”

  •     “第三座山”:傷員救治

    長征中醫療衛生面臨的最大的問題當屬“傷員的救治和處理”,樂觀開朗的將軍,每每回憶到此,神情變得格外凝重,“當時我們只能做一些小的手術,如止血、縫合、取子彈和碎骨片等,較大的手術如肢體離斷,做起來困難重重,連大的切斷刀和手術剪都是土造的。至於更大的內臟手術,根本沒法做。”

    “我至今難忘,有位戰士子彈打到肺部,形成血胸。當時的處理就是傷口包紮,但是包紮之後,呼吸時,肺部的血還是噴出來,眼看戰士非常痛苦,當時我們卻無能為力。現在看來就很容易了,用橡皮手套底部貼在傷口處,並在指尖處剪開一個小口,吸氣時由於內外氣壓的差別,自動封住傷口,呼氣時胸腔內的污血又能從小口排出來。同時,空氣仍從呼吸道走。回想起來,有不少傷員由於條件限制,失去了生命。我感到很遺憾。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本來是高興的事情,我忍不住流淚了,因為想起了犧牲的人,看不到中國解放。”

    長征中,涂通今曾經歷過掉隊、發燒,也曾跌入懸崖險些喪命。然而將軍卻十分珍視長征的經歷,“我在長征中得到很大鍛鍊。那時候大家跟著毛主席、跟著黨中央鬧革命,希望實現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為人民服務,不怕犧牲,不怕艱苦。保持這種不怕困難,一直向前的精神。毛主席的詩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更是不斷地激勵我。”

    最後,涂通今將軍用這麼一段話濃縮了他對長征的感受與感情:“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群眾留戀,指戰員有怨,為什麼不吸取前四次反圍剿戰爭勝理的經驗,又不聽先賢的意見,固執錯誤路線。好在,遵義會議總結經驗,毛主席重新掌權。長征方向明確。指戰員英勇善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強渡大渡河、搶佔臘子口。擺脫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和反張國燾搞分裂。三軍會師,勝利聯歡。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甚至為國家發展建設,打下了基礎,樹立了中堅,長征精神永遠流傳。”

1973年南斯拉伕國防部副部長馬蒂奇上將與涂通今(左二)交流軍隊衛生工作,在座的有南軍衛生部長(中)和醫科院院長(右二)

 

1963年歡迎阿爾巴尼亞外賓(總政肖華主任陪同代表團來解放軍四醫大),前排右一為涂通今

責編:劉棣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