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丹珠昂奔:中國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達到近代最高

──國新辦召開發佈會介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問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1日 09:50 來源: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中國網消息:9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時,請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介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分題摘要:

    丹珠昂奔:中國民族政策裏沒有文化同化的問題
    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不能絕對化和非人性化
    丹珠昂奔:少數民族文化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尋發展
    丹珠昂奔: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不可偏廢
    丹珠昂奔:中國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達到近代最高
    國家民委:"十一五"加強對民間文化收集整理力度
    中國政府七個方面幫助促進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

    以下為發佈會圖文實錄: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先生,介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等有關方面的情況。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民委新聞發言人李文亮先生、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金星華女士。

    現在請丹珠昂奔先生做介紹。(2006-09-21 09:45:28)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回答記者問題

    [丹珠昂奔]: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見面。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09-21 09:53:55)

    [丹珠昂奔]: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延續的靈魂,是民族發展繁榮的動力與活力的源泉。了解一個民族,必須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個民族,必須尊重她的文化;發展一個民族,必鬚髮展她的文化。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對於提高少數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後勁,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006-09-21 09:55:22)

    [丹珠昂奔]: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從各個方面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6-09-21 09:55:39)

    [丹珠昂奔]:

    一、重視少數民族文化機構和設施建設。從中央到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幫助建立了包括文化館(站)、圖書館、報刊社、出版社、博物館、藝術表演團體、電臺、電視臺等少數民族文化機構,從不同角度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國家在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工程等項目中,重點支持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使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2006-09-21 09:56:19)

    [丹珠昂奔]:

    二、大力搶救、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産。50多年來,國家收集了百萬餘種少數民族古籍,出版了5000余種;出版了全面介紹少數民族各方面情況的5套叢書共400多種;研究、整理《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等大批民間文學;出版了《中華大藏經》等大批歷史經典;編纂出版了包括文學、音樂、舞蹈諸門類的十部《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搶救了《十二木卡姆》等大批瀕臨消失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産;挖掘、整理了大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傳統醫藥項目;投入鉅資對布達拉宮等大批少數民族文物古跡進行維護。 (2006-09-21 09:56:32)

    [丹珠昂奔]:

    三、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人才的培養。在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內,都建有中等藝術學校,在部分民族地區還建有高等藝術院校,專門培養少數民族藝術人才。此外,全國各地的高、中等藝術院校,經常舉辦專門性的少數民族班,為民族地區培養人才。一大批少數民族文化人才活躍在全國文化領域中,有的成為全國同行的佼佼者,享譽國內外。(2006-09-21 09:56:48)

    [丹珠昂奔]:

    四、鼓勵、扶持少數民族藝術創作。50多年來,在繼承傳統文藝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創作了相當數量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少數民族文藝精品。如反映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劉三姐》、《五朵金花》,以及大量的音樂、舞蹈、戲劇作品,風行全國,享譽國內外。(2006-09-21 09:58:43)

    [丹珠昂奔]:

    五、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圖書、報刊、廣播、影視中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我國現有出版民族文字圖書的各類出版社32家,用20多種民族文字出版圖書;有99種民族文字報紙和223種民族文字期刊,用10余種民族文字出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廣播電臺每天用21種民族語言進行播音。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廣西的省區級電視臺分別播放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藏、壯等少數民族語言節目。 (2006-09-21 09:59:00)

    [丹珠昂奔]:

    六、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風俗習慣,對少數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加以保護。針對一些少數民族食用清真食品的習慣,國家對清真食品的生産、運輸、銷售、供應提出了要求;國家按照各少數民族的年節習慣安排假日。 (2006-09-21 10:00:26)

    [丹珠昂奔]:

     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大力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內對外交流。民族地區每年都舉辦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活動,國家也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全國性的民族文化活動。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已經舉辦兩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於今年9月5日至9月25日在北京舉行,目前仍在進行當中。 (2006-09-21 10:02:12)

    [丹珠昂奔]:

    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是由國家主辦的少數民族文藝盛會。第一屆于1980年舉辦,第二屆于2001年舉辦。2002年,國務院決定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五年舉辦一次。2005年,這一決定寫入了《國務院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之中。 (2006-09-21 10:02:33)

    [丹珠昂奔]:

    本屆會演規模空前,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及港澳臺、解放軍的4000多名文藝工作者到北京參加演出,包括開幕式和閉幕式演出,共演出節目33台,演出場次70余場。除安排劇場演出外,還安排了部分節目到北京郊區、廠礦、部隊、學校慰問演出。 (2006-09-21 10:02:42)

    [丹珠昂奔]:

    黨中央、國務院對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高度重視。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李長春、羅乾等中央領導接見參加會演的演職員代表,並觀看了會演開幕式文藝晚會。 (2006-09-21 10:02:54)

    [丹珠昂奔]:

    本屆會演現在已接近尾聲。會演充分展示了2001年以來少數民族文藝工作的成就。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異彩紛呈,出現一批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演出效果好,社會反響廣泛而熱烈。 (2006-09-21 10:03:11)

    [丹珠昂奔]:

    本屆會演將對整臺劇目頒發會演大獎和優秀劇目獎,對節目和演員頒發優秀節目獎、優秀演員獎、優秀新人獎,還將頒發組織獎和特別獎。 (2006-09-21 10:04:36)

    [丹珠昂奔]:

    有關本屆會演的情況,我們給大家散發了一些書面材料。大家可以登錄會演專題網站查看有關情況。請繼續關注今後幾天的會演情況。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06-09-21 10:04:48)

    [郭衛民]:

     開始提問。 (2006-09-21 10:04:58)

   

中央電視臺記者首先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丹珠昂奔主任好,我是CCTV記者。民族地區相對落後,一些地區甚至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因此經濟建設的任務比較重,如何協調民族文化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係?謝謝。 (2006-09-21 10:05:21)

    [丹珠昂奔]:

     感謝記者朋友關心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所要慎重對待和切實考慮的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是要深刻地認識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本質關係。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發展是硬道理”。我想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文化發展也是硬道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對於民族地區來説,是社會發展的兩翼,缺一不可。 (2006-09-21 10:06:10)

    [丹珠昂奔]:

    經濟發展是個基礎,假如經濟發展得好,可以給文化發展提供有利的物質保障;但是文化發展得好,同樣也可以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和推動的作用。所以,這兩者是完全可以協調發展的。在民族地區,這兩者的發展缺一不可,不可偏廢。 (2006-09-21 10:09:16)

    [丹珠昂奔]:

    第二,我們要深刻地把握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文化發展的客觀實際。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客觀實際是什麼呢?剛才這位記者朋友談到,民族地區經濟比較落後,經濟比較落後這是個事實,很多民族地區還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從文化上看,文化資源比較豐富,而且這個文化資源同時是很多民族地區的優勢資源。假如我們充分地利用這個優勢資源,使得它發展起來,就有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可以成為支柱産業,關鍵是我們怎麼去利用和操作。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説雲南的麗江、四川的九寨溝,通過以文化為基礎,大力地推進第三産業,尤其是旅遊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6-09-21 10:10:03)

    [丹珠昂奔]:

    對這些成效該怎麼看?我認為這種做法投入相對地少,效益卻很大,前景非常廣闊,既保護了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又保護或者説發展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可以説是一舉多得。因此,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可以協調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假如我們通過這種做法將經濟和文化推動起來,很有可能使我們的社會發展得更快、更好、更全面,而且更紮實。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兩點認識,供你們參考。謝謝。 (2006-09-21 10:13:25)

    

海峽之聲記者提問

    [海峽之聲記者]:

    請問丹珠昂奔主任,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民族的生産、生活方式都有一些變化,而且相對來説,一些民族文化可能也會出現消失的情況,您是如何看待這種文化現象的? 第二個問題,海峽兩岸在共同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方面都做了一些什麼樣的工作?國家民委在推動這件事情上起到了什麼作用? (2006-09-21 10:18:02)

    [丹珠昂奔]: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文化的變化、文化的消亡,我們從整個的世界潮流看,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不是中國社會單獨所遇到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世界有六千多種語言,現在這些語言在大幅度減少,有五六百種語言現在只剩下很少的一些人在講,可以説瀕臨滅亡。關鍵是我們用什麼樣的理念來考慮這個問題,因為自然界有生態的多樣性問題,有生態保護的問題;從文化看,也有個多樣性問題,多種多樣的文化,有利於我們人類的發展。 (2006-09-21 10:20:22)

    [丹珠昂奔]:

    胡錦濤同志今年在耶魯大學的一段講話中説:“一個音符無法表達出優美的旋律,一種顏色難以描繪出多彩畫卷,世界是一座豐富多彩的藝術殿堂,各族人民創造的豐富的文化都是這座殿堂的瑰寶。”所以,我們對中國社會、對文化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辦法來保護、發展中國各民族的文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説,現在中國社會對於文化的重視,像我這個年齡段的人,感覺是最好的時期。我相信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不但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2006-09-21 10:24:31)

    [丹珠昂奔]:

    另外,這位女士提到海峽兩岸同宗同源,文化上聯絡非常緊密。假如朋友們看了今年的文藝會演的話,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文藝會演中,港、澳、臺共同組織一場演出,這些節目充分地體現了港、澳、臺地區尤其是台灣地區的民族文化,首都的觀眾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6-09-21 10:25:28)

 

新京報記者提問

    [新京報記者]:

    關於少數民族文化遺産有效保護的問題,在“十一五”期間有沒有具體的規劃?比如説投入多少資金?哪些文物需要做搶修和維護?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名錄製定上會不會有新的更新? (2006-09-21 10:27:11)

    [丹珠昂奔]:

    “十一五”期間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從整體上看力度非常大。一個是已經公佈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的規劃綱要,其中列舉了多項對於少數民族文化保護髮展的事項。比如説少數民族古籍目錄提要,這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説以民族文字為基礎的新聞出版,這又是一部分重點扶持的。還有對三大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這些民族民間文化的收集、整理。 第二,國家民委也在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其中列舉了很多發展的項目。 (2006-09-21 10:27:46)

    [丹珠昂奔]:

    第三,我們給記者朋友散發的材料之二中,介紹了好多情況,包括村村通、西新工程、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等等,其中有很多具體的材料,希望大家可以看看。既涉及到經濟的問題、投入的問題,同時也涉及到規劃的問題。我在這裡可以負責任地講,民間民族文化,未來在“十一五”期間在投入上會加大,在工作的力度上會加大,在保護髮展上也將會取得一定的成效。謝謝。 (2006-09-21 10:32:08)

新華社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請問丹珠昂奔副主任,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滲透,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産、生活方式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將出現消亡的趨勢,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謝謝。 (2006-09-21 10:33:17)

   [丹珠昂奔]:

    這位女士提出的問題和前面的問題有點接近。對於這樣一個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這是世界共同遇到的問題,中國的各民族也自然會遇到這個問題,這是從總體上看。但是,我想再進一步説一説和這個相關聯的問題。一個就是存在著有些文化逐步模糊、屬性不確定,有些文化甚至受到損害或者消亡的情況,這是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怎麼去保護和發展,我想提幾條意見。 (2006-09-21 10:34:13)

    [丹珠昂奔]:

    大家知道,大文化的概念下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很難用一句話對它有一個定性的説法,因此第一個問題是,對於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還是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為什麼這樣講呢?同樣是保護,比如説物質文化層面的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它就是一個藝術品,就是保護的問題。怎麼發展?大家會提這樣的問題。但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大家知道,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或者叫內核是哲學,就是哲學和觀念層面的文化我們怎麼去對待?我想對這個問題可以説這麼一句話:保護是發展的基礎,發展是最好的保護。只有保護才能鞏固這個基礎,只有發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文化的活力,達到更有效的保護。 (2006-09-21 10:36:07)

    [丹珠昂奔]:

    因此,在保護和發展的問題上,只有次序的不同,沒有孰輕孰重的問題。但是,因為保護的提出恰好與我們當前所談到的有些文化正在消亡的特殊環境有關係,因此在目前條件下,應該説保護是第一位的,因為保護要解決有的問題,先要有東西,才能保護,沒有就無法保護。但是文化保護的問題相對解決以後,就要考慮發展的問題,一種文化封閉或者不發展、不使用,就會逐步僵化,同時也是一種破壞。 (2006-09-21 10:38:28)

    [丹珠昂奔]:

    由於這個問題我感覺到比較重要,我再説兩句。第二個層面的問題是,保護要找準對象,既要考慮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要考慮保護的依靠對象。保護的對像是什麼呢?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産,保護的依靠對像是誰呢?廣大的民族群眾。 (2006-09-21 10:39:44)

    [丹珠昂奔]:

    第三,把握關鍵。這個關鍵我自己感覺到一個是文化直覺,真正認識我們民族文化的價值所在。二是要增加投入。現在,文化保護上的投入可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三是要採取有效、有利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謝謝。 (2006-09-21 10:39:54)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

    請問丹珠昂奔主任,我們注意到國際上有人認為中國在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上採取對少數民族文化實行同化的政策,限制文化發展。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謝謝。 (2006-09-21 10:42:35)

    [丹珠昂奔]: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説,中國有一個很好的理論叫做民族理論,中國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叫做民族政策,這個理論和政策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團結、互助的基礎上的。至於説文化同化,我認為在我們的政策裏不是文化同化的問題,而是文化發展的問題。因為有這樣幾點,朋友們可以看一看,我們對於民族的文化是保護的政策,這個政策是有法律依據的。比如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比如説我們去年通過的《國務院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都有條文專門對民族文化的發展作了規定,而不是對同化作了規定。 (2006-09-21 10:43:53)

    [丹珠昂奔]:

    《憲法》是根本大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這些法律充分地體現了民族團結的政策,而且很明確要禁止民族歧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支持少數民族發展各具特色的本民族的文化。各個民族有發展和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等等。 (2006-09-21 10:45:29)

    [丹珠昂奔]:

    第二,有特殊的政策措施來保護和發展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剛才我已經談到這個問題,建立機構,實行文化保護的工程,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等等。可能有些朋友們看了這一次的文藝會演,文藝會演本身就充分地説明了這個問題。音樂,不管是聲樂也好,器樂也好,有很多原生態的作品。戲劇也是這樣,有很多是對民族的文化,對民族的生活進行了充分的反映。舞蹈也是這樣,比如説像內蒙古的呼麥,有喉音的長短,可以同時發兩個聲音,有些好的有四個,還有像胡加。呼麥流傳了400年,內蒙的朋友們到蒙古國專門去學,為了保護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專門去學,拿過來,重新在首都的舞臺上演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2006-09-21 10:46:51)

   [丹珠昂奔]:

    所以,這位記者朋友談到的問題,我可以告訴那些持有“文化同化”觀點的先生們這樣一句話,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可以回應一句話,針對這個文藝會演,可以説“兼看則明,偏看則暗”。在北京可以看一看我們的文藝會演,一目了然,就可以知道我們是不是在搞文化同化的政策。謝謝。 朋友們也可以給我身邊的國家民委新聞發言人李文亮先生和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金星華女士提一些問題,不要讓我一個人説。 (2006-09-21 10:52:09)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提問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丹珠昂奔副主任,第一個問題,剛才您已經講到了,資金投入方面,您有沒有具體的數字可以提供?比如説在“十五”期間,我們在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上投入多少?在“十一五”期間計劃增加多少? 第二個問題,丹珠昂奔主任,您是不是擔心隨著大規模經濟的開發,比如説在雲南、四川的大規模水電項目中出現了移民的問題,以及青藏鐵路的開通,會對當地原生的比較優秀的文化産生負面的衝擊,怎麼來應對這種負面的影響?另外,您剛才也提到麗江和九寨溝,您是否覺得這種開發的模式可以被複製到其他的民族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教訓需要汲取?謝謝。 (2006-09-21 10:54:25)

    [丹珠昂奔]:

    第一個問題,經濟投入的具體數字,我現在在這兒還不好説,因為涉及到很多個項目。當然發佈會結束以後,我可以找我們的經濟司給你一個數字,你也可以採訪他們,因為這涉及到很多的項目,有國家的、有民委的、有廣電部的、有文化部的,還要統計一下。 第二個問題,青藏鐵路原生態文化的保護問題,這個問題和我前面講到的問題也有聯絡。因為原生態文化的保護和民族文化的保護,的確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世界上很多國家遇到的很大的難題也就是這個問題。 (2006-09-21 10:55:52)

    [丹珠昂奔]:

    很多朋友也在講保護,這裡同樣存在理念的問題。我們不能把保護絕對化或者叫非人性化,什麼意思呢?有些國家把某些人封閉起來,讓他們過著原始的生活,原封不動。這樣是有問題的。什麼問題呢?人類都是一樣的,每個民族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文化的繼承要考慮到發展,根本的含義也在這裡,就是説要保護同時也要發展。假如就因為某一個民族有特殊的文化,讓它與世隔絕起來,這的確是保持了原生態,但也是非人性的,至少我不同意這麼做。 (2006-09-21 10:56:48)

 

深圳電視臺記者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深圳電視臺記者]:

    請問丹珠昂奔主任,深圳市作為一個窗口城市,對於這樣一個地區來推進和發展民族文化,讓更多的人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您有什麼樣的期望?另外,我們知道深圳市最早辦民族文化村,您怎樣評價它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 (2006-09-21 10:58:05)

    [丹珠昂奔]:

    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我也非常感興趣,雖然是剛剛遇到,但是非常感興趣。深圳是改革開放以來受人矚目的一個城市。據我了解,現在深圳少數民族的比例也不小,聽説有幾十萬。很多的民族在深圳工作,就有一個民族問題,所以我想對深圳推介民族文化非常必要。因為我國的民族關係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係,要實現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我們就要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對某一些問題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和思考。 (2006-09-21 11:02:04)

    [丹珠昂奔]:

    我是這樣考慮的,因為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一共56個民族,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民族和諧的基礎是什麼呢?就是56個民族的和諧,沒有56個民族的和諧,中國社會的和諧是談不上的,我想這是個基礎。 (2006-09-21 11:03:49)

    [丹珠昂奔]:

    56個民族的和諧是以文化的和諧為基礎的。大家知道,我們把文化當做靈魂也好、精神也少,但是有一條很重要,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有政治層面的、經濟層面的,等等。但是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是最本質的交流,是心靈的交流,假如我們的心靈是通的,那麼我們的和諧就有基礎,我們就會實現和諧。所以,在深圳推介民族文化大有必要,因為今年我們也在開城市民族工作會議,我想這個話題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謝謝。 (2006-09-21 11:04:20)

    [郭衛民]: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06-09-21 11:05:57)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