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新辦就"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等舉行發佈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09:48 來源: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中國網消息: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時,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趙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傑介紹《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分題摘要:

     趙實:四項措施確保《綱要》落實 

    孫家正詳解中國首個《文化綱要》三大特點  

    以下為發佈會實錄:    

    [主持人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先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趙實女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傑先生,向各位記者朋友介紹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等方面的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現在請孫家正部長做一個簡要的開場。(2006-09-14 09:52:14)

   

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出席本次發佈會

    [孫家正]: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大家介紹《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有關情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中央制定的第一個專門部署文化建設的規劃綱要。《綱要》的出臺,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適應了我國新世紀新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一個重大舉措。(2006-09-14 09:53:17)

    [孫家正]:

    《綱要》涵蓋廣泛,內容豐富,闡述了“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的重大意義,明確了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發展目標和重點,規劃了理論和思想道德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新聞事業、文化産業、文化創新、民族文化保護、對外文化交流和人才隊伍等八個方面的建設任務,提出了實現文化發展目標和任務的組織保證和政策措施。(2006-09-14 09:54:04)

    [孫家正]:

    《綱要》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強調文化屬於人民。《綱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文化發展的目的、地位、方向、思路和格局。《綱要》特別注重以人為本,把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對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産業、促進城鄉區域間文化協調發展、維護低收入和特殊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等關係人民群眾,尤其是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安排。 (2006-09-14 09:54:40)

    [孫家正]:

    二是強調文化重在建設。《綱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今後五年的文化發展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謀篇佈局,使五年階段性的發展目標、任務與我國文化建設長遠目標和戰略任務相銜接。《綱要》從當前文化建設的現狀和條件出發,科學合理地確定目標和任務,既提出了總體目標,又確立了近期的重點,並盡可能地進行量化和分解,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意通過重點環節突破、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支撐和政策保障,把文化發展的各項指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2006-09-14 09:55:41)

    [孫家正]:

    三是強調改革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為文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綱要》明確了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責任,同時指出,文化的發展要充分依靠全社會的文化自覺,充分調動文化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006-09-14 09:56:40)

    [孫家正]:

    各級政府文化部門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綱要》的精神作為當前文化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要做好部門和地方文化發展規劃與國家《綱要》的銜接,把《綱要》提出的相關任務納入到部門和地方規劃中來,逐項予以落實。對文化部門來説,要重點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尤其是農村文化建設、文化藝術創新和繁榮、文化遺産保護、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任務的落實。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制定《綱要》實施方案,進行任務分解,落實責任,並建立督促檢查機制,將貫徹《綱要》的情況列入一個地方一個單位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將對《綱要》各項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006-09-14 09:57:09)

    [孫家正]:

    總之,《綱要》的頒布,描繪了“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的美好藍圖,為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遇。文化系統的廣大幹部和文化工作者一定珍惜當前的大好形勢,以貫徹落實《綱要》為契機,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奮力拼搏,踏實工作,努力將“十一五”時期的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謝謝大家。 (2006-09-14 09:58:31)

    [華清]:

    下面請趙實副局長做簡要介紹。 (2006-09-14 09:58:57)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趙實介紹基本情況

    [趙實]: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我簡要介紹一下《綱要》中涉及廣播影視方面的主要內容。 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廣播影視發展高度重視,在《綱要》中突出強調了廣電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規劃和部署了未來五年廣播影視發展的方向、目標、重要任務和重點建設工程,同時明確了重點政策和保障措施,針對性和操作性很強。對於推動我國廣播影視的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具有極其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2006-09-14 10:00:07)

   [趙實]:

   《綱要》中關於廣播影視發展最主要的思路,就是把保障人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電影的基本文化權益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廣播影視發展的出發點和重點。突出的特點是堅持事業和産業協調發展,一方面大力發展廣播影視公益事業,努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廣播影視産業,努力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 (2006-09-14 10:00:34)

    [趙實]:

    在《綱要》中,涉及廣播影視發展的任務很多,涵蓋面很廣,也很繁重,其中比較突出的我想強調三個方面: 第一,是面向農村實施三大重點工程,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群眾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看電影難的問題。一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全面實現20戶以上的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收聽收看到8套電視,4套廣播。二是西新工程,進一步改善西部地區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和條件,擴大覆蓋。三是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到2010年基本實現一村一個月看一場電影的目標。 (2006-09-14 10:00:49)

    [趙實]:

    第二,是大力繁榮廣播影視創作和生産。要實施廣播影視精品創作工程,加大廣播電視頻率頻道、欄目、節目的品牌化建設,重點提高節目和産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力求優秀作品佔總量的20%以上。特別是要重點扶持現實題材、農村題材、少兒題材、少數民族題材和動畫片的創作,努力做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廣播影視精神食糧。 (2006-09-14 10:02:02)

    [趙實]:

    第三,是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廣播影視數字化工程。重點是電臺、電視臺製作播出數字化,有線電視數字化,無線廣播電視數字化和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存儲的數字化。同時,還要大力推進廣播影視新技術、新媒體的開發。 (2006-09-14 10:02:38)

   [趙實]:

    為深入貫徹落實《綱要》,國家廣電總局準備採取四項措施:一是認真抓好《綱要》的學習。二是緊密結合廣電實際,抓緊制定實施意見,制定好具體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三是狠抓落實,把任務和責任層層分解到各相關單位,並抓緊組織實施。四是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廣播影視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謝謝大家! (2006-09-14 10:03:21)

    [華清]:

    下面再請柳斌傑副署長做簡要介紹。 (2006-09-14 10:03:58)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傑介紹基本情況

   [柳斌傑]: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和頒布,是我國文化建設中一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綱要》對“十一五”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劃了促進新聞出版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工程、重要舉措,這是指導我們做好“十一五”時期新聞出版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必將有力地推動新聞出版事業的繁榮和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化,使我們的新聞出版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006-09-14 10:04:16)

    [柳斌傑]:

    按照《綱要》的安排,由新聞出版總署&&落實的重要任務有13項,涵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改革創新、發展新聞出版産業,加強版權保護等方面的工作。當前和今後幾年,我們要採取有力措施,舉全行業之力,奮發進取,紮實工作,狠抓落實,確保《綱要》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2006-09-14 10:05:09)

    [柳斌傑]:

    我們計劃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公共文化服務。我們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放在首位。針對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廣大群眾的需要,以推動“農家書屋”工程為抓手,努力為人民群眾、為廣大農民送去看得懂、用得上、買得起的圖書和音像製品等出版物。 (2006-09-14 10:06:07)

   [柳斌傑]:

    二是抓重大工程項目,帶動出版業的發展。要以抓重大項目為突破口,精心組織好《中華大典》、《中華數字古籍全書》等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繼續抓好名牌項目,像“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一批品牌活動,推廣中國的出版産品。 (2006-09-14 10:09:41)

    [柳斌傑]:

    三是抓政策配套支持。我們要把研究和制定有關政策作為工作的重點,從宏觀上指導協調好報刊、出版、發行業的改革,落實國家有關支持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特別是用好列入“十一五”規劃的“國家出版基金”,促進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2006-09-14 10:11:09)

    [柳斌傑]:

    四是抓産業技術升級。要把報刊業、出版業、印刷業的産業升級放到突出位置,重點搞好“中華字庫工程”、“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等重大項目,搞好出版印刷等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全面提升現代新聞出版業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準。 (2006-09-14 10:11:26)

    [柳斌傑]:

    中國的出版業源遠流長,曾經為人類文明的薪火相傳、弦歌不衰做出過不朽的貢獻。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國新聞出版業必將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2006-09-14 10:11:38)

    [華清]:

    各位請提問,提問前請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2006-09-14 10:12:15)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

   《綱要》提出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時要堅持普遍均等的原則,我們注意到,文化部也曾經提出,要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服務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請問孫部長,結合新的《綱要》,文化部今後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有什麼新的思路和舉措?謝謝。 (2006-09-14 10:12:28)

    [孫家正]:

    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的狀態,但是作為黨和政府來説,始終要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絕大多數人的基本的文化權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要滿足這兩個基本,就要大力發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文化部著重在五個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進一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較為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我們從“六五”開始,幾乎用了四個五年計劃的時間才解決了縣縣有文化館和圖書館的問題。2010年之前,我們要做到鄉鄉都有一個綜合的文化站,行政村有一個文化室。爭取達到一鄉有一個站,一個村有一個文化室。 (2006-09-14 10:13:19)

    [孫家正]:

    二是我們要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要通過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工程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它的國家中心在國家圖書館,各省市都有分中心,然後通過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網絡,把眾多人民群眾需要的信息一直送到最基層的農村。在數字化的時代,如何消除數字化鴻溝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將有助於在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當中消除數字化鴻溝,使人人能夠共享新的文化成果。 (2006-09-14 10:15:30)

    [孫家正]:

三是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其中把新的科技手段引入到傳統文化領域是很重要的方面。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近幾年來數字化圖書館、博物館的建設速度在加快。同時,中國地域遼闊,各地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一定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像在一些非常廣闊的牧區,一個鄉建一個文化站,並不能解決整體的服務問題。這樣我們就採取一種綜合文化車的辦法,進行流動式的服務,受到了牧民和廣大邊遠地區人民的歡迎。 (2006-09-14 10:17:10)

    [孫家正]:

    四是要明確各級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和管理方面的責任,要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到各級政府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到政府的目標管理,納入到當地的財政預算。 五是我們在為群眾服務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維護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眾的文化權益。謝謝。 (2006-09-14 10:19:33)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趙局長,為了落實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的安排,在電影和電視方面有沒有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2006-09-14 10:20:55)

    [趙實]:

    謝謝你的問題。CEPA協議簽署三年以來,應該説對香港影視業在內地的發展,以及對於內地和香港影視業的共同繁榮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電影方面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點:一是香港影片進入內地發行不再受境外進口影片比例的限制,只要通過中影集團引進,電影審查通過就可以獲得在內地發行的公映許可證。二是香港的服務者或者經營者可以以獨資、合資、合作的方式在內地新建、改建電影院。據統計,香港在內地聯合和獨資建的影院大概有14座了,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香港和內地合拍的電影在主創人員的比例上進一步放寬了,最多能佔到三分之二。香港和內地合拍的電影,前幾年每年大概有十部左右,去年已經達到了二十九部,現在還呈增長勢頭。 (2006-09-14 10:21:21)

    [趙實]:

    電視方面的合作措施有四點:一是內地和香港合拍的電視劇作為國産電視劇可以在內地直接播出。二是合拍劇的集數不限制了,過去是限制在40集,現在沒有限制了,和國産電視劇的標準是相同的。三是有香港影視演員參加的國産電視劇的審查可以放到省一級廣電部門。四是香港的有線電視網絡的經營公司經過內地的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在廣東試點,為網絡發展提供技術服務。 總之,內地和香港影視業本著取長補短、相互理解、共同繁榮的意願,合作的潛力非常大,成效也會更大。謝謝。 (2006-09-14 10:25:27)

   

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

    請問柳斌傑副署長,“十一五”規劃綱要將出版業列入九大重點發展産業,請問目前中外合資合作出版狀況如何?在這方面,“十一五”期間是否會進一步開放?中國目前對外商投資出版物的分銷企業有哪些規定?外資分銷企業是否享有出版物的總發行權?謝謝。 (2006-09-14 10:27:28)

    [柳斌傑]:

    謝謝你的問題,也謝謝你對中國出版業的關心。中國的出版業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調整政策,逐步擴大對外開放。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兌現了加入世貿時的承諾,開放了出版業的兩個重要環節,一個是市場分銷,一個是印刷製造。目前已經批准外資投資的分銷服務企業38家,其中14家有批發權。在分銷領域,獨資、合資、股份制、民營資本、國有資本都是可以的。在印刷領域,除了規定出版物印刷企業必須由中方控股以外,其他的印刷行業都是全部開放的。目前已經批准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的印刷企業有2000多家,有些規模也是相當大的。 (2006-09-14 10:28:42)

    [柳斌傑]:

    在圖書出版領域,目前我國的政策規定不允許外資進入出版編輯環節,但是開放了單本書的項目合作。外國政府、外國出版企業每年都和中國相應的出版業有很多的圖書出版合作。在圖書合作出版、版權貿易方面,完全是開放的。國內外朋友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暢銷書排行榜,相當多的都是外國的著作,這就説明我們是開放的。 (2006-09-14 10:32:02)

    [柳斌傑]:

    在報刊、音像領域,我們開放了版權合作項目,目前已經批准了51家報刊中外版權合作,既有外國知名報刊的內容,也有中國報刊的內容,大家現在看到的國內很多種比較暢銷的期刊、計算機類的報刊,都是中外版權的合作。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按照我國政府頒布的“十一五”投資指南,進一步規範市場,擴大開放,把我們整個新聞出版業的發展置於整個文化發展的大環境裏。謝謝。 (2006-09-14 10:35:26)

   

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

    [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

    很明顯,剛才副署長説的中國媒體界和文化界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元化,可是外國看到一些趨勢很擔憂。在媒體方面也是抓得比較緊,有一些外國記者也被抓,是牽扯到Google和雅虎的新聞。特別是上個週末,有條例説新華社可以管外國通訊社,新華社本身已經在市場裏競爭,可是它現在又有權力可以進行監管。昨天溫總理跟英國布萊爾首相説,外國不必擔憂,可是外國不可能不擔憂,雖然一方面中國更開放了,可是另一方面又抓得更緊。請問署長,外國應該怎麼樣看中國的文化産業,是更開放還是更不開放?特別是新華社方面,一個競爭對手怎麼可以進行監管?這不符合國際的規則,也不符合中國未來的《反壟斷法》,謝謝。 (2006-09-14 10:37:42)

   [柳斌傑]:

    謝謝你提的這個問題。總體上來説,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在文化發展方面,我相信也同樣會越來越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由於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時間還很短,許多方面的法規跟不上,所以我們有時候就需要有一些行政規定來加強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需要時間完善自己的法制體系,所以實行的是行政管理和依法監管並行的體制。因此,政府部門或者是政府部門授權管理的單位,有時候會出臺一些相關的管理規則。你講到的新華社的這個條例,是我們過去長期沿用的一種做法,條例本身對新華社也提出了很多的約束條件,並不能因此排斥在通訊社之間競爭的問題。我想,貫徹這個條例,政府方面一定會重視公平競爭的環境,防止過分壟斷、排斥競爭的局勢,我們會注意到的。謝謝。 (2006-09-14 10:41:21)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請問孫家正部長。我們都知道,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各項任務,十六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可以説整體步伐是明顯加快,特別是2003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改革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效,請問孫部長,這次改革主要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謝謝。 (2006-09-14 10:44:48)

    [孫家正]:

    文化體制改革一直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下開展的。我們國家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文化賴以生長的政治環境和經濟基礎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文化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文化和藝術確確實實有自己比較特殊的一面,它的發展有自身的規律。因此,黨中央和國務院在部署文化體制改革的時候提出了這樣四句話: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確立了這樣的方針。從我這個角度來講,概括這三年來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我認為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改革的步伐是堅定的,改革的措施是穩妥的,改革的方式是漸進的。 (2006-09-14 10:46:05)

    [孫家正]:

    如果説三年來的改革試點工作有什麼成效的話,我認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第一,進一步解放了思想,統一了認識,對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艱巨性都逐步地統一了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方針上來了。第二,加大了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的改革。應該説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在這一階段增強了活力,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第三,加快了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改制步伐。一批作為市場主體的文化企業通過改制正在逐步成長壯大起來,原來的中國對外演出中心和對外展覽中心合併以後,一步轉為企業,現在的發展勢頭非常良好。 (2006-09-14 10:48:10)

    [孫家正]:

    第四,文化單位進行結構調整,特別是民族文化藝術和優秀的高雅藝術,得到了政府更大的扶持。有一部分的事業性表演團體轉為企業以後,也在蓬蓬勃勃的發展。 第五,大力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文化管理部門積極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進一步轉變了政府職能,突出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謝謝。 (2006-09-14 10:52:07)

   

德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德國新聞社記者]: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柳先生。您剛才提到中國要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但是如果新華社可以有監督權力的話,那就好像是讓一個足球隊的隊員成為裁判,而且他還可以決定哪個隊員可以上場,這怎麼能夠符合您剛才提出的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的要求呢? (2006-09-14 10:53:15)

    [柳斌傑]:

    謝謝你的問題,我聽懂了你的意思。中國的管理體制,很多外國朋友不了解,往往容易引起誤會。新華社管理外國駐中國的通訊社機構,是過去一直延續下來的一種做法,現在並沒有改變,不是有了新的變化。是政府委託的任務,政府相關部門會依法進行監督,不會使新華社成為這個領域裏的壟斷者。中國政府對於外國媒體機構開放的政策並沒有變化,中國政府將依法保證外國媒體在中國報道的權利和自由,這也沒有改變。所以,新華社這個條例的頒布不影響外國通訊社在中國的採訪活動。當然溫家寶總理也表示,希望外國的新聞記者、通訊社記者遵守中國的法律。如果因為這個條例,外國通訊社的業務活動、採訪活動受到影響,請他們向中國政府投訴,我們負責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這次的條例是重申了以前的一些做法,大家不要誤以為中國的新聞採訪政策有什麼改變。謝謝。 (2006-09-14 10:54:45)

法制晚報記者提問

    [法制晚報記者]:

    我看到《綱要》中提出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特別是指出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的課程,中學語文課程中要增加傳統經典詩詞的比重,請問孫部長,這個比重將達到多大?這樣的課程是否是必修課?把這項內容納入《綱要》的意義何在?謝謝。 (2006-09-14 10:58:36)

    [孫家正]:

    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作為文化部長來講,《綱要》當中把關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我當然是非常高興。首先我認為,我們過去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教育是做得不夠的。傳統對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當歷史的塵埃落定,有許多東西都化為烏有的時候,唯有文化以物質的或非物質的形態存在著,它是我們和遙遠的祖先溝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們這個民族悠久歷史的物證,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滿懷自信地走向未來的文化的根基。 (2006-09-14 10:59:50)

     [孫家正]:

    《綱要》把這一條寫入其中作為重要內容,國家教育部正在根據《綱要》的要求,具體編制一些教學和教材的計劃,這個計劃中到底傳統文化佔了多大的比例,我還不大清楚,現在可能還沒有一個結果出來。從《綱要》來看,在現代化過程當中,我們會更加珍惜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傳統當中既有精華的部分,也有糟粕和落後的部分,我們將擇善而從之。在我們珍惜自己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我們將以更加博大的胸懷來面對世界。世界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對我們來説都是必須的營養,因此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汲取一些先進優秀的文化,來豐富發展自己的方針也是堅定不移的。 (2006-09-14 11:03:06)

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問

    [香港大公報記者]:

    兩個問題。一個問題請問孫部長,現在時下流行的讀經誦書,綱要裏是比較提倡的,還有比較流行的漢賦運動,國家是否比較提倡?另外請問柳斌傑副署長,這次“十一五”文化綱要中對農村這部分比較重視,新聞出版總署推出了“農家書屋”,請介紹一下“農家書屋”如何實施? (2006-09-14 11:04:50)

    [柳斌傑]:

    謝謝,我先回答“農家書屋”的問題。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業問題、農民問題。黨和國家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定,要求社會各個方面要把力量放到農村,把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所以,國家規劃中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開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家書屋”工程,解決農村文化資源貧乏、文化生活不夠豐富的問題。從新聞出版部門出發,把“農家書屋”作為一個全面建設新農村的重大工程,計劃在五年時間內,在我國農村建設20萬個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影響力的“農家書屋”。每個“農家書屋”配備至少一千冊以上的圖書,30種報刊,相應的音像製品。主要方向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普及科學知識,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工程建設統一規劃,穩步實施。一個標準的“農村書屋”一般應在2萬元左右。建設的方法是,政府資助、社會捐助、農民參與、自我服務這樣一種公益性的模式。 (2006-09-14 11:09:16)

    [柳斌傑]:

    應該説,我們國家社會各界對農村、農民、農業問題非常關心,在圖書領域裏,這些年來陸續開展了“萬村書庫建設”、“送書下鄉”、“農村圖書室建設”、“送書進社區”等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次“農家書屋”的建設就是綜合各方面已經取得的成績,進一步規範化、普遍化,力爭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使每一個農村都具有一個自己的書屋。現在在十多個省市已經展開了試點,歡迎記者朋友們有時間去採訪,去看一看,謝謝。 (2006-09-14 11:12:13)

   [孫家正]:

    我來回答你剛才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關於政府是否提倡大家讀一些古典的東西的問題。實際這個問題和我們政府以及文化部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完全一致的,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在電腦高度普及的情況下,應該通過媒體呼籲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要注重閱讀。時代在不斷發展,但有許多好的東西是不能丟棄的。過去我們經常用書聲朗朗來形容我們的校園,現在我們的校園變得沉寂起來了,已經聽不到讀書聲了。大拇指是代替不了我們的喉嚨的。我們要大聲疾呼建立一個閱讀型的社會,在閱讀當中我們要提倡朗誦,其中包括那些成為千古絕唱的詩詞和文章,閱讀特別是朗讀將使我們的大腦變得更加健全和完善,謝謝。 (2006-09-14 11:13:33)

CNN記者提問

    [CNN記者]:

    我的問題是給趙實女士提出的。第一,您剛才提出了希望在市場上推出更多的電影和文化産品,是否有增加外國進口影片的配額?第二,能否問一下為什麼中國現在禁止從國外進口卡通片,不讓這些卡通片在黃金時間播出?第三,是否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影片製作人婁燁被禁止製作影片五年?為什麼不讓産業界決定這個問題,政府要干預這個事? (2006-09-14 11:16:28)

   [趙實]:

    謝謝你對中國電影的關注。中國電影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不斷的開放,吸納世界文明,也就是在推動中國民族電影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外國電影在中國放映。我可以告訴你一組數字,2005年電影院進口的電影達到了50部,其中包括我們很好地履行了WTO的承諾,進口了20部分賬大片,還有30部是通過買斷的方式引進的。我們中央電視臺的電影頻道引進的境外電影去年一年達到了390部,在全國其他電視臺引進的電影有290部。通過音像、錄像進口的電影有1240部。所以從去年的數字可以證明,我們引進的外國電影有1970部,而我們自己的産量去年才達到260部。所以我想中國是以博大的胸懷擁抱世界文明,歡迎境外電影到中國來的。 (2006-09-14 11:19:11)

    [趙實]: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動畫片的播出。目前中國動畫片的生産和整個産業的發展處在最好的時候,2004年,動畫片産量達到21819分鐘,去年産量翻了一番,達到了42759分鐘。今年剛剛過了8個月,8月底就生産了5萬多分鐘動畫片。我們廣大的中國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非常喜歡中國的國産動畫片,也是應青少年的呼聲和家長的呼聲,我們要在黃金時間保證他們的需求。我們沒有限制外國動畫片的進口。大家可以看到,在全國很多電視臺的動畫頻道,非黃金時間還在播出大量的進口動畫片。 (2006-09-14 11:24:29)

    [趙實]:

    你談的第三個問題是關於電影製片管理的問題。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符合自己國情的電影管理法規和制度,中國電影進入市場化、産業化的進程中,法制化的進程也在加快,為此我們建立了相應的産品市場準入制度,也就是按照國情制定的中國電影管理條例,所有的電影産品進入市場,向社會公映,都需要經過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這與其他的商品進入市場,需要質量檢驗合格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你談到的凡是沒有把拷貝送去審查的,我們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要求,就要對有關當事人進行依法處理。我們認為,中國電影的管理措施對於電影産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包括我們制定了降低資本進入的門檻,現在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還有部分外資,都可以參與電影的製作。這些好的政策也有力地促進了電影産業的繁榮,所以今天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謝謝。 (2006-09-14 11:26:00)

    [北京晨報記者]:

    請問趙副局長,如何解決農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難的問題?謝謝。 (2006-09-14 11:28:27)

    [趙實]:

    謝謝你對農村文化的關注。中國有9億農民,所以著力解決他們聽廣播、看電影電視難的問題,是我們廣電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十一五”期間我們廣電全系統的重點工作任務。剛才我已經講了,我們要實施三大工程,其中“村村通”工程是廣電總局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從1998年開始實施的。到今年上半年止,我們已經解決了已通電的行政村11.7萬個,解決了已通電的50戶以上的自然村有10萬多個,這樣可以惠及到1億多農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目前我們全國廣播人口的綜合覆蓋率達到了94.48%,電視人口的綜合覆蓋率達到了95.81%,比8年前提高了8個百分點。 (2006-09-14 11:28:46)

    [趙實]:

    “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把實施“村村通”工程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1號工程。我們要按照鞏固成果、擴大範圍、提高質量、改進服務的要求,採取多種技術手段,千方百計地來解決農村群眾看電影、看電視難的問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我們在1998年和文化部以及發改委、財政部共同推動下實施的,在“十五”期間,組建了35000多個農村電影放映隊,五年來共放映的電影近2千多萬場,觀眾達到了50億多人次。 (2006-09-14 11:30:31)

    [趙實]: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按照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買服務的新思路來推進實施這個工程。一是大力實施農村電影的數字化放映,就是把農村群眾喜歡的優秀的故事片、科教片通過數字信號送到各個電影放映點。二是大力推動農村電影的院線制和股份制改革,要培育新型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組建各種類型的農村電影放映隊。三是建立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改進和加大政府的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 (2006-09-14 11:32:43)

    [趙實]:

    今年下半年,我們匯集了1.15億資金來推進這個改革。政府主要是為每一個縣、每一個鄉購買配備一套數字設備,為放映隊補貼一場電影放映的補貼資金。現在我們已經在全國16個省區所轄的145個縣、1665個鄉進行試點,覆蓋到37052個行政村,準備今年下半年採購22萬多場數字電影到試點地區。未來五年,我們要把大部分的16毫米膠片放映的地方都轉換為數字化放映。所以我相信,到2010年,經過我們廣電全系統的努力,經過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捐助,農村看電影難、看電視難和聽廣播難的問題會得到根本的改善。謝謝。 (2006-09-14 11:38:08)

    [華清]: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06-09-14 11:38:16)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