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遏止過度包裝需念三大緊箍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4日 06:09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水晶罩裏,一條玻璃雕成的龍放在木支架上。“龍體”內裝著一種紅色的液體,在櫃臺內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奢華炫目。這是記者在西單一家商場的煙酒櫃臺看到的一瓶只有500毫升的某品牌的普通洋酒,借著奢華包裝,售價高達1020元!記者走訪了幾家商場,如此包裝的商品不在少數。專家指出,遏止過度包裝,需念三大緊箍咒。

    觀念緊箍咒

    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的生産消費觀

    南京大學一位社會心理學專家説,過度包裝決不是個簡單的經濟行為。在很多人看來,包裝能直觀地體現禮品接受者在贈予者心目中的地位,過度包裝正好迎合了這種虛榮心。一旦商品成了禮品,購買它的消費者很多時候是不理性的。

    同時,社會上的腐敗現象也助長了過度包裝,“送禮”在一定意義上畸變成了行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李玉峰説,遏止過度包裝,從根本上講要在“需求側”下力氣。從長遠看,就是要營造反對驕奢的社會風氣,加大反腐力度,倡導消費者樹立綠色、文明、健康的消費觀。

    “廠家對商品過度包裝有違‘誠實守信’原則,一些消費者貪圖奢華消費,忘掉了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至於打著送禮的幌子幹行賄勾當,不僅要受到社會唾棄,更要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李玉峰説。

    標準緊箍咒

    儘快出臺有關標準,讓商品包裝有“度”可循

    “通過標準控制,即對包裝物的容積、包裝物與商品的間隙、包裝成本與商品價值的比例等設定限制,是當前遏止過度包裝的有效辦法。而標準缺失正是過度包裝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中國包裝聯合會會長助理楊偉民説,“我們稱一件商品‘過度’包裝,但這個‘度’到底是什麼,很難確定。”

    去年9月頒布的《月餅強制性國家標準》使月餅包裝終於有“度”可循。但不同商品差別很大,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難度很高。比如易拉罐,易拉罐罐體鋁材的成本肯定大於飲料本身,但這種包裝的高成本是合理的。相比之下,月餅、茶葉的包裝成本高就很沒必要。

    “統一的標準很難制定,很多國家都面臨類似的困境。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儘快完善商品包裝標準,尤其對那些過度包裝問題比較突出的商品。”楊偉民説。

    制度緊箍咒

    通過稅收、行政等手段,讓廠家不願過度包裝

    要解決過度包裝這一“市場無法自我調節”的頑疾,國家政策規範和引導十分重要。楊偉民説:“有關部門可以對食品企業、包裝企業和零售市場採取稅收、行政手段,讓廠家覺得過度包裝不划算,從源頭上遏止過度包裝。”  

    據了解,許多國家都對過度包裝有嚴格的控制。如丹麥徵收“綠色稅”,讓企業消化過度包裝成本;德國將過度包裝定性為“欺騙行為”等。“我國也具備制定類似政策的條件,只是投入力量還不足。”楊偉民説。

    本報記者 王煒

責編:曹晶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