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山定權 樹定根 人定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3日 19:47 來源:CCTV.com
進入[焦點訪談]>>



  

     進入論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歷了土地改革時期的分林到戶階段、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山林入社階段、人民公社時期的山林集體所有集體經營階段和上世紀80年代初的林業“三定”階段。這幾次改革只解決了山林管護權問題,並沒有真正觸及産權。2003年,我國開始對林權制度進行改革。通過向林農發放林權證,明晰山林的所有權、經營權、處置權、收益權,從而幫助林農致富。福建、江西、遼寧、浙江成為首批改革試點省份。

    這次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從明晰産權入手,確立了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明晰産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改革使得“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極大地調動了林農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有效地解放了林業生産力,促進了林業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福建、江西記者調查得知,此次林權制度改革主要針對尚未落實經營主體的集體商品林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改革第一步就是把山林平穩分給林農。為此,改革方案的制定、重大事項的決策,都是由村民經過多次討論,並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後才實施的,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福建、江西兩省的林業改革極大地調動了群眾投資林業的積極性。2005年,江西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29萬畝,是近10年來人工造林最多的一年。福建省在從2003年開始林改的這幾年裏,森林覆蓋率增加了2%。

    為讓林業生産要素真正發揮市場配置的作用,福建、江西還推行了林産拍賣、林權證抵押貸款等許多新辦法。既讓森林發揮了生態效益,同時也轉化為産業優勢,讓許多林農迅速富了起來。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在幾個省試點,將在全國穩步推開。這項改革將會對我國林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産生重要影響。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您看,這是一本林權證,這林權證是山區裏分到山林、山地的農民們盼望已久的。記者在林區看到有一些農戶把林權證和結婚證、房産證放到一起,用紅布小心翼翼地包起來存放著。那麼,這樣一本林權證對林農來説意味著什麼?它對林農以後的生活又有什麼樣影響呢?記者就此走訪了全國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省份福建和江西。
    解説:黃曉燕是村民黃永紅的女兒。2004年7月,在大山里長大的黃曉燕歡天喜地地領回江西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做父親的黃永紅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黃永紅 江西省奉新縣甘坊鎮洞口村村民:接到通知以後,我女兒心裏非常高興,但是我的心裏像壓了一塊很大的石頭,因為我的經濟很難負擔。
    黃曉燕 江西師範大學學生:因為我們家那時候,那時候根本沒有學費,更別説上大學了,我弟弟也要讀書,後來平時不經常去上山幹活的媽媽,也到山上去跟我爸爸砍毛竹,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後來我説不想讀書了。
    解説:黃曉燕的父親黃永紅不忍心看著兒女輟學,發誓拼了老命也要把黃曉燕送出大山。他向鄉親們借了8000元錢,再加上幾級政府的幫助,終於讓女兒順利地上了大學。正當黃永紅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2005年,村裏實施林改,黃永紅分到了83.5畝山林,通過精耕細作、合理採伐,毛竹賣出了好價錢,家庭經濟狀況有了根本性的轉機。
    記者 :你全家算上山林的收入,還有其他的收入,一年收入有多少錢?
    黃永紅:大概收入的總數就達到3萬餘元。
    黃曉燕:現在好了,暑假一回家,我們家的變化讓我真是太吃驚了。因為我看到我們家房間裏面放上了新的彩電,我爸還買了新摩托車,沒想到還用了手機,雖然這些東西對其他人來説可能是很平常的家庭用品,但是對我爸來説,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
    解説:林業改革,並不是今天才開始,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地就進行了“三定”、股份制、集體林經營體制改革等幾次改革,但是由於老百姓手裏沒有真正的林權,擔心政策多變,就不在山上下工夫。村民楊國松至今還保留著一塊20多年前分給他的一小塊荒蕪的山林,見證當年。
    記者:就是原來1982年分給你的時候,這個林子就是這樣子?
    楊國松 福建省永安市上坪鄉龍共村村民:是,有的比這個雜灌還更密。
    記者:這樣就沒有什麼經濟效益?
    楊國松:這個沒有經濟效益。
    解説:以前分給農民的山林,由於只解決了管護權,沒有真正觸及産權,所以帶來了一些實際問題。林農們打趣地形容説,“我山不種我樹,我樹不能我砍,我砍不能我賣,我賣不能我得”。而這次改革解決了多年了沒有解決關鍵問題──産權問題,通過給林農發放林權證,使林農真正有了山林所有權、經營權、處置權、收益權。20多年前分給楊國松的120畝山林,今天在真正的主人手裏,被飼弄的鬱鬱蔥蔥、枝繁葉茂。
    記者:林改之後,現在全年收入算在一起能有多少錢收入?
    楊國松:全年收入差不多有七萬多塊錢。
    江興祿 福建省永安市委書記: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它是對土地聯産承包責任制的一個延續、一個深化,從它意義上來講,就是推動了老百姓增産增收。在田裏頭,老百姓得到了這一份承包田以後,解決了溫飽問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後,老百姓解決了錢袋子的問題,所以它是一個延續和一個深化。
    解説:這一次,在福建、江西、遼寧、浙江等四個省份進行的林權制度改革的範圍,主要是尚未落實經營主體的集體商品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益林地、生態公益林暫不在改革之列,各地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森林法》等法律規定來操作,改革方案的制定、重大事情的決策,都由村民經過多次討論,並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後才能實施。堅持尊重歷史,以往的山林承包、林權流轉正視現實、妥善處理,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農村裏形成了一些數年難以解決的山林權屬糾紛,江西省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兩個村民小組為了130畝林地的歸屬權打了六年官司。
    記者:花了多少錢?
    陳端 江西省銅鼓排埠鎮永豐村村民:我花了將近兩萬塊錢。
    記者:最後什麼結果?打官司什麼結果?
    陳端:還是我輸掉了。
    記者:你輸了。
    陳端:是。
    解説:雖然法院有了判決,但是雙方的糾紛仍然沒有解決,面對林改過程當中出現的錯綜複雜的問題,江西省提出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林改,為了解決這個糾紛,銅鼓縣林改工作組五次進山做工作。
    李光華 江西省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委會主任:有一次是2005年2月份,剛過春節過後,下大雪,我們上去找到他,後來是我們精誠所至吧,握手言和了。
    解説:把山林平穩地分給了群眾,只是林業改革走出的第一步。如何讓沉睡的青山活起來,讓林産、林權真正變成群眾手中的財富,就要有新的辦法。他們通過配套改革,保證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在承包期內可以抵押、流轉和繼承。記者到達福建省永安市的時候,正趕上那裏舉辦半個月一次的林産拍賣會,林中的山林可以在那裏賣個好價錢。在配套改革上,福建省和江西省還大力推進林權證抵押貸款的辦法,使林農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
    鄭傑 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永安市支行 行長:從目前來講,我們永安整個林業證和林業涉林的貸款累計已經達到了7.94個億,而且整個三明地區已經達到了15個億,緩解林農融資難的問題,起來到一個比較大積極促進的作用。
解説:這次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吸引了林業內外各種生産要素向林業流動,使森林不僅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生態效益,其資源優勢也正在轉化為産業優勢。通過這次改革,林農們不但增了收,而且還減了負。江西省從2004年9月開始,全面取消了除育林基金以外的一切涉林收費項目,全省木竹稅費負擔由林改前的56%下降到不足15%。他們明確提出,改革就是要明晰産權、減輕稅負、放活經營、規範流轉。現在那裏的林農每賣一車木材可多賺一倍以上的錢。
    記者:這個木材是你的,今天賣多少?
    袁蘭鳴 江西省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村民:今天賣掉兩方多一點。
    記者:一方多少錢?
    袁蘭鳴:一方400塊錢左右。
    解説:林農得到實惠以後,應該以前人民擔心的粗放規模經營問題、銷售問題、森林防盜防火防病蟲害等問題,都通過群眾自己創造的林業股份制、合作經營、苗木協會、防盜防火協會等方式自行得到了解決。
林建賢 福建省紹武市水北鎮森林防火協會 會長:這個林子因為通過分到每家每戶以後,均山以後,大家就覺得這個林子本身就很值錢,燒了誰的都不好,都有這個義務,有這個積極性。
    解説:林改之後,一些地區的林農通過辛勤耕作,很快擺脫了貧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鎮龍鬥村23戶人家從生活不便的大山裏搬到了交通方便的國道邊,為山區的新農村建設找出了一條新路子。
    記者:建這個房子是投資多少錢?
    王來水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鎮龍鬥村村民:投資差不多11萬。
    記者:全是靠林業掙的錢嗎?
    王來水:是,全靠林業的。
    馮開雲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鎮龍鬥村黨支部書記:通過這幾年的林改,我們村民手上有了一定的資金,有能力來做這個事情,像過去想做也沒辦法做。
    解説:這次林改,真正實現了還山於民、還林於民、還利於民,使廣大林農耕者有山、耕山有責、務林有利、致富有門。福建省松溪縣花橋村鄉村頭村的村民,為了紀念這次林改,盼望政策永久不變,花錢雇人刻下了林業村規碑立在村頭。
福建省松溪縣花橋鄉村頭村村民:大家一致認為要搞一個碑,讓這個碑來見證我們村頭的林改整個過程。
    范仁榮 附近省松溪縣花橋鄉村頭村村委會主任:擱在這裡,祖祖輩輩都不會爛掉,永遠都留在這裡。
    解説:福建和江西兩省的林業改革,極大地調動了群眾投資林業的積極性。2005年,江西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29萬畝,是近10年來人工造林最多的一年。福建省在從2003年開始林改的這幾年裏,森林覆蓋率增加了兩個百分點,蓄積量增長了八千萬立方米,相當於總蓄積量的五分之一。與此同時,廣大林農也在山裏有了永續利用的綠色銀行,山定權、樹定地、人定心。
    賈治邦 國家林業局局長:我覺得這次林改的意義,將深遠地影響著我們國家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次林改,集體林權改革,它實際是完善農村的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它實際上就是進一步對農村的生産資料,特別是對山地生産資料的一種再調整、再分配,是農民利益格局的一次再調整。我們福建、江西和改革過的浙江這些省,幾乎農民的收入有一半來自林業,所以,這樣就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説到這兒,咱們來算筆賬,我國有耕地18億畝,有林地43億畝,改革開放以後,農業用18億畝耕地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而林業用43億畝林地卻沒有解決13億人的用材問題,更沒有解決社會對生態的需求問題,生態産品短缺,已經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林業改革不到位,體制和機制不順,已經阻礙了林業生産力的發展。這一次在幾個省試點,並將在全國穩步推開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必將對我國林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産生重要的影響。

責編:趙巍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