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節能降耗:政府責無旁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1日 04:51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今年7月,當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辦發佈我國第一份能耗公報時,各地政府都睜大了眼睛,在那張小小的表格中查找本省的數據,計算本省的排名。此次公佈的2005年統計數據不僅為計算“十一五”時期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降低率提供了基數,也為各地確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著力點提供了依據。

    “把山東放在‘火’上烤”

    在今年6月一次國務院領導召開的節能座談會上,山東省的彙報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國家發改委的一位負責人興奮地説:“我們要轉發你們的材料,把山東放在‘火’上烤,對全國也是推動!”

    讓與會者感興趣的,是山東省分解降耗指標、落實節能責任制的具體做法。山東的目標比較高:中央提出5年GDP能耗降低20%左右,山東自定目標22%左右。山東的指標分解得比較細且已落實到市:今明兩年降低4.5%,2008年降低4.8%,2009年降低5%,2010年降低5.5%;在17個市中,萬元GDP能耗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9個市降低2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低於3噸標煤的7個市降低2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超過3噸標煤的一個市降幅要達到25%;同時,還對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進行了分解。在分解指標的基礎上,山東省明確規定,把能耗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之一,擺到與GDP同等重要的地位,與對領導幹部的評價使用緊密聯絡起來,要求政府一把手承擔第一責任人的任務。

    建立目標責任制是政府機構常用的一種工作方式,它之所以成為節能工作領域的一項緊迫任務,是因為當前經濟工作面臨著一個新挑戰:怎樣把過高的能耗降下來?“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單位GDP能耗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但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辦發佈的能耗公報,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了0.8%。目標與現實的對比,不僅讓人們感到下半年節能任務的沉重,也進一步思考,如何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

    節能形勢催人急,被放在“火”上烤的又何止是一個山東省政府!在7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已決定將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分解到各地區。據介紹,分解方案已經討論並原則通過。

    政府抓節能大有可為

    就在那張各省都十分關注的能耗公報表格上,2005年單位GDP能耗全國最低的是經濟總量排名第一的廣東:每萬元GDP能耗為0.79噸標準煤,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5%。

    廣東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把節能降耗當作“硬指標”。近年來,廣東率先提出“不以GDP論英雄”,政績考核與資源節約、宏觀效益、環境保護、社會和諧等指標挂鉤,並建立了新的幹部績效考核體系。在逐步扭轉傳統發展觀念的同時,廣東的經濟結構調整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目前,廣東的産業結構中,三産比例達到45.4%,同時高新技術産業比重提升到35%以上;在工業內部,大力改造傳統工業門類,去年淘汰了能耗大的小水泥、小鋼鐵企業390個,使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低於北京、上海等産業聚集的大城市。

    要把過高的能耗降下來,最根本的著力點應該是調整我國高耗能的經濟結構。高耗能經濟結構的形成一方面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相聯絡,另一方面與政府的導向密切相關。據專家介紹,節能是一個具有外部性行為的領域,單獨的市場機制在節能方面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世界銀行的調查表明,市場機制對實現節能只能起到20%的作用。所以,在“市場失靈”較多的節能領域,作為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抓節能不僅責無旁貸,而且大有可為,可以通過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發揮在這個領域的特殊作用。

    有責任還要有考核

    最近,媒體披露了浙江海寧市許村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公然抵制政府節能規劃。發生如此怪事,固然首先要問責于那些違規的企業,但更應該問責于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節能不能只停留在制訂規劃上,更應該落實在規劃的執行上。

    發生在這個工業園區的事情具有一定典型性。國家在1997年就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關於節能、節水、清潔生産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和標準也有十幾部,至於各部委及行業發佈的相關文件、通知、規劃、政策,更是有幾十部之多。但是,這並沒有遏制住能耗上升的勢頭,而且在現實中,令人擔憂的事情還在發生:一些高耗能産業盲目投資又有重新抬頭的跡象,在西部地區的新項目中,高耗能産業甚至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這就提醒我們,不僅要抓緊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還必須有評價考核體系配套。要把GDP能耗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對沒有完成節能任務,以及不執行節能規劃和政策的,要給予處罰。

    據介紹,全國已有近20個省市已經分解節能指標,已有30個省(區、市)以及中央企業已經與國家簽訂了責任書。書面責任的落實離節能目標的落實還有長長的路要走。目前,河北、江蘇、山東等省已將節能指標寫入官員考核體系,這對完成節能降耗目標,是一個好的開頭。

    本報記者 朱劍紅

責編:曹晶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