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重生 唐山新城向西北發展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6日 14:18 來源:
來源:新京報
地震改變了這個城市正常的發展節奏,最新規劃將真正實現城市現代化
編者按
不要輕言死去的人,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三十年前,我們棲身的大地仿佛要在一夜之間將全人類所有的苦難濃縮在一座城市。
1976年7月28日淩晨3時42分53.8秒,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將唐山夷為平地,造成24萬多人死亡。一座城市,帶著它的傷痛,幾乎從地圖上被抹去;三十年後,我們看到這座城市在灰燼與血泊中崛起。大地裂開的傷口,如今早已被生命的藤蔓纏繞得結結實實。
鳳凰山下,新唐山,三十年見證。它見證年輕的共和國遭受的苦難,見證一個時代經歷的風雨歷程,見證一個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我們相信,凡此生命,正如其所經受的痛苦與磨難,不僅屬於唐山與中國,更屬於全世界與全人類。
唐山重生30年,她從絕望走向希望,從困頓走向新生。我們製作這個專題,將從城市、企業、家庭、個人中感知一個新城市的醒來和再生。
李玉林的手和別人不同。他左手小拇指的上半截向外彎折著,呈90度。那是他地震救人時弄折的。這位71歲的老人是唐山地震後第一個到中南海報信的人,如今生活在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兩個時空裏。
李玉林所住的常青樓,是地震後按照上世紀70年代樣式設計的扁而黑的兩層樓房。透過窗外,卻能看到90年代末建造的唐山第一高樓───鳳凰大廈。夜晚,他會去那兒乘涼。
這兩個年代相隔500米。
在現在的唐山市,這樣的細節很多。新華道的北面陸續出現四五星級的酒店,南面是整排的比火柴盒還難看的兩層樓房;平整的柏油馬路使用的是70年代的排水系統,一下雨,過於遙遠的排水孔,會將路面雨水積成一汪汪池水。
“那是因為地震改變了這座城市正常的發展節奏,使得唐山出現了跳躍式、斷層式的發展。”趙振中説。
趙振中退休前是唐山市規劃局的副局長,被建築師吳良鏞稱為“唐山市的活化石”。他參與了重建唐山市的規劃設計,並經歷了規劃之外的變化。
地震後,恢復建設規劃中的唐山市是當時最現代化的城市,“比那時的上海、北京還現代化還合理。”趙振中説,但70年代的先進是越來越跟不上現在時代的要求了。可許多城市設施又沒到老化的年齡,“頂多也就到中年。如要拆除改造,成本會很高。”
於是,這座城市就徘徊在1970年到1990年的時空落差之間。
變化從毀滅開始
1976年7月28日下午4點左右,趙振中坐著一輛公共汽車───當時從北京駛來的賑災救援車,進入唐山市區新華道。全市已是一片廢墟。
“人們在瓦礫上刨著,挖著,都沒有哭。”趙振中説。這時離地震發生已接近12個小時。
地震前夕,趙振中在承德,支援承德的規劃設計。作為全國有突出地位的重工業城市,唐山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應中央的要求設立了規劃科,“當時的城市規劃已經開始做了。”趙振中當初是唐山規劃科科長。
但這場突然而至的地震,完全超出了規劃的想象和能力。
震前,唐山整個城市設防的烈度標準是6度。趙振中記得,上世紀50年代,唐山要興建一個發電廠,請了地球物理研究所來調查唐山的烈度標準,測出結果是6度。依據是:1945年,唐山灤縣發生過烈度6度的地震。
之後,這個電廠的標準也就成為了全市的建築要求。
“其實設防6度就等於不設防。”謝宗輔時任唐山恢復建設指揮部總指揮,他是1950年來到唐山的。震前,唐山80%居民住的是平房。而且平房是異常沉重的石灰煤渣頂,許多人是直接被屋頂砸死的。還有許多平房直接用磚石壘起來,“都沒怎麼用水泥,那就更不抗震了。”
在當初的歷史條件下,水泥還是緊缺物資。整個唐山市只有兩條水泥馬路。一條是唐山主幹道───新華道,而且也只是道路中間100多米鋪有水泥,兩端仍是石子或土路。
另一條則是啟新水泥廠門口1.5米的道路,“那是因為水泥多了,廠裏人自己鋪的。”
即使用了水泥,但由於不是整體澆築,也不能抵禦烈度8度以上的地震。唐山其餘20%的樓房是磚混結構,也就是將鋼筋混凝土樓板直接搭在磚墻上,“地震一晃,樓板很容易就塌下來。”
地震中,讓謝宗輔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水泥倉,當時他在倉內休息。他醒來時,發現圓倉矮了幾米。由於水泥倉是個直徑10米的圓筒,地震只是將它的地基震松,圓筒本身沒有任何損傷。
謝宗輔鑽出倉外,才發現水泥廠那些磚房全倒了。離水泥廠不遠的開灤醫院,共5層樓,也變成了3層樓高的廢墟。
其實,在發生地震的前一年,因為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唐山也有所警惕。這個城市在當時所能採取的預防辦法是,一些唐山人將啤酒瓶倒置於桌面。但時間一長,他們也就把瓶子收起來了。
而趙振中在趕回唐山後,發現自己的家人坐在屋頂上,並沒有傷亡。他們倖免于難的原因是,擱在床頭床尾的那兩隻儲衣箱。地震時,幾百斤重的屋頂全砸在箱子上。
“決定生死的好像只是一種偶然。”趙振中知道,從那一天開始,唐山像很多個突然破滅的家庭一樣,被這場地震徹底改變了。
規劃幾經修改
震後第一份城市規劃出臺,只用了三個月。
“因為都是平地了,做規劃就像畫棋盤格子。”謝宗輔説,震前唐山的城市建設是雜亂無章的,家家戶戶都在平房裏使用煤球爐。而這次災難,對唐山來説,也是城市規劃走向現代化的一個機遇。
這份由來自原國家建委和全國各地研究機構的專家編制出的規劃,名為《唐山市恢復建設總體規劃》,總體預算為19億元。
“恢復建設”成為關鍵詞,規劃的中心是照原樣恢復。
媒體曾披露,當時有關唐山重建的思路有過爭論,一是避開市區底下的活動斷裂帶,放棄原有城市,異地建設,二是保留唐山的重工業城市體系和經濟文化特色,在原地進行建設。後來,後一種意見佔了上風。
那時整個城市的行政機構全部解散,人員都歸攏到唐山恢復建設指揮部。謝宗輔因為在地震頻發的日本學過建築,所以也就成為了指揮部的總指揮。
1977年5月,國務院批准同意了規劃。
“變化發生在1978年。”謝宗輔回憶,那一年,國家領導人視察唐山,希望唐山重建能夠先進一點,能體現70年代建築的先進水平。規劃開始修改。
於是,原國家建委召集了吳良鏞、戴念慈等全國各地的建築大師,為唐山規劃進行現代化修改出謀劃策。
會上甚至考慮,放棄磚木結構的房子,對於所有建築採用新技術、新材料。
整個修改方案雄心勃勃,要規劃出一個“先進”的唐山。
唐山以新華道為界,原本只有路南路北兩區。計劃是打算放棄整個路南區。“因為那兒壓著地下豐富的煤礦。”趙振中説,在恢複路北區的同時,再規劃一個東礦區,並建一個新區。
現在唐山的建設路比其他路都寬,“那是因為當初還想在上面修高架。”如果建了,那將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高架路。
這條城市高架最終還是沒修建起來。因採煤而塌陷的路南區也沒有放棄。1982年,國民經濟全面實行收縮方針。
節省投資是當時最主要的精神。重建唐山的預算也從25.7億有所下降。
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復建設貫徹收縮方針的調整方案》,奠定了現在唐山市的基本格局:控制中心區、縮小新區、利用路南區。原計劃從路南區遷出的企業,由92個減少到了9個。
一些大型建築的地基原本需要打樁,然後將整體建築建立在這些鐵樁上,“這樣,建築會異常牢固。”
謝宗輔説,後來為了省錢,就改用10噸重的鋼板將地面砸實,在上面直接蓋建築。“那樣一棟樓就可以省400多萬。”
新華道是現在唐山最漂亮、最繁華的道路,但它只有4車道,50米寬。當初為了節省投資,將它的運輸能力限定在2000輛/小時。
謝宗輔估算,現在的車流量翻了10倍都不止。
“當時誰也沒想到我們發展得這麼快啊。”當時在重建指揮部參與城市規劃的白玉生説,就是這個寬度,在當時還引起了爭論,不少人認為50米太寬了。他認為,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要求當時的規劃。
超過當時的北京上海
這座“小縣城”畢竟還是發生了現代化的變革。地震前,唐山具備所有重工業城市的弊病:污染重,工廠住宅交錯混雜,城市基礎設施落後。而這場毀滅性的災難讓它率先嘗試了現代城市規劃的成果。它的改變,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北京和上海。
“當時北京、上海都還沒有污水處理廠。”趙振中説,重建後,唐山就有了自己的污水處理廠,可以不像以前那樣直接將污水排入河裏了。
唐山的改變還是全面的,從城市功能分區、完善配套的生活區域,到市政公用設施、城市綠化系統,都力求改變傳統重工業城市的混亂局面。
強勝冠一開始搬入新區時,是興奮而不適應的。
他是唐山鋼鐵廠的工人。
1981年,他住進了70號小區。他發現所謂小區就像一座“城”。區中心有百貨商店,百貨店對面還有糧店。
當初的糧店現在已成為待租的鋪位,曾經的百貨店如今也成了一個個的小雜貨舖。
看著現在面前一片空無一物的沙地,強勝冠説,當初這裡是小區的健身場所,沙地上還有器材呢。
按照規劃,在這些80年代的“城”裏都有幼兒園、小學、副食店。三五個“小城”形成一個“大城”,那裏有電影院、醫療衛生所、廢品收購站、布店、浴室等等。很長一段時間,強勝冠出去逛街,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驚喜。
震前,他住在“小山”───當時唐山人口密度最高的居住區,也是地震的震中。
“那差別太大了。”小山的平房一排排都擠著,吃水要到遠處的井去挑。
而強勝冠在70號小區的住房裏,有獨用的廁所和廚房。廚房裏有煤氣、廁所裏有自來水。他有親戚在上海,對他説,上海人都住很窄的石庫門,每天還要倒馬桶,即使那些住在工人新村和老洋房的人都是幾家共用一個廚房和衛生間的。
地震後,唐山興建了自來水循環管網。城市裏所有的水拴都不見了。原先要麼在幾棟樓間,要麼就沿街會排列著許多水拴。唐山人喝水就要用桶去挑。
“然後又有了焦化廠,進行集中供熱。”謝宗輔説,城市裏許多居民都可以用上煤氣,而北京普遍還在使用沉重的液化氣罐。
大企業艱難搬遷
在規劃中,唐山重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企業從老市區搬遷至新區。但這些願望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謝宗輔説,規劃搬遷的有46家企業,但最後實際搬遷的企業連10家都不到。
啟新水泥廠就是其中最顯著的例子。這個廠在中心區的東部。它每天要排放150噸左右的粉塵。在最初的規劃中,就打算將它搬出。
趙振中説,而且啟新也同意搬遷,所以在啟新附近規劃了各種商業和住宅。“現在啟新周圍的人只能在粉塵中生活。”
原先的搬遷計劃是,在新區新建一個冀東水泥廠,等冀東投産運行,啟新就開始搬遷。啟新的宣傳部長盧錫林説,最初是這樣準備的,冀東的主要領導也都是啟新派去的。
而1986年,當這個亞洲第一的水泥廠建成投産時,一位建材部的領導來到啟新,宣佈啟新不再搬遷。
唐山在地震之後一共做過4次規劃。每次規劃中,都要求啟新搬遷,但至今啟新還在原址生産。啟新的所有生産機械都到了使用年限,最近該廠又重新更換了機械,繼續生産。
趙振中明顯感受到啟新背後的力量。這個廠成立於1889年,而唐山在1938年才建市。這個企業比唐山年長近50歲。它又是中國第一代水泥的出産地,是1954年,毛澤東來到唐山視察過的惟一一家單位。“以前,它是部屬企業,要它搬,很難。”
像啟新這樣的大型國企在唐山很多,而且它們的成立都早于唐山市。
1878年,光緒期間,開灤煤礦───中國近代第一個礦井剛創建時,唐山還是個小鎮。之後的唐山機車車輛廠、唐山搪瓷廠、唐山鋼鐵廠、發電廠都沿著陡河逐個建立。
這些大企業聚攏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開灤煤礦在震前就擁有了40萬人口,唐山市的東礦區住的幾乎都是開灤的職工和家屬。在大企業的推動下,唐山也從城鎮發展為城市。
但是,這些重工業企業帶給唐山市的直接後果是,全市每年排塵26萬多噸,排廢水11000多萬噸,排廢渣1000多萬噸。
“它們往往又盤踞在市中心。”趙振中説,要讓這些企業搬遷實在不容易。
原華新紡織廠、機車車輛廠等企業都和啟新一樣,在新區建起了新廠後,老廠依舊維持生産。“這樣,城市很難實現它的合理性規劃。”
唐山“第二中心”
王雪峰對唐山的希望寄託在1994年───201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上。他希望這次規劃能真正實現這座城市的現代化,讓它回歸到自身正常的發展軌道上。
王雪峰是唐山市規劃局的黨組書記。他介紹説,整個城市將向西北方向發展。城市的生産力朝著沿海地區推進,發展海洋經濟。曹妃甸工業區就是一個典型。整個唐山在經濟上,對傳統企業依賴少了,城市自身發展的能力和空間也就大了。
“啟新肯定是要搬遷的。”王雪峰在最新的總體規劃中,已經將啟新水泥廠列入到搬遷企業行列。“等到它的經濟實力達到搬遷要求了,它就必須搬走。”
中心區依舊是讓王雪峰頭痛的問題。最新的規劃將會從中心區的東南部開始著手改造,“那兒相對落後得比較嚴重”。王雪峰説,在恢復建設時,那兒都是平房。
這些70年代標誌性的建築將一點點地在新的規劃中被抹去。
而唐山市西北處的機場新區是王雪峰更為看好的一部分規劃。在那裏,唐山將擺脫地震、大企業的影響。
那塊地有23平方公里。
將會出現一個市政廣場和諸多現代住宅設施。它將會成為唐山第二個市中心。
“真正的新型都市將會在那兒出現。”趙振中也聽説了這事。那兒原先是一個軍用機場。關於這個機場搬遷,王雪峰他們就和相關部門談了10年。
現在雖然退休了,趙振中仍會到規劃局來走走看看。他喜歡聽到有關城市建設的所有消息───舊的一點點被改造,新的一點點在建設,“也只有這樣,通過兩面漸進地實施改造、建設。唐山才能從分裂的兩個時代,一點點回到一個時代中來。”
■歷數奇跡
30載重建歷程
“十年重建”:1986年6月,重建竣工面積1800萬平方米,23萬戶居民遷新居,佔總戶數98.5%.“十年振興”:截止到1995年,各類房屋建築3358.41萬平方米,人均居住、供水、供熱、供氣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十年快速發展”:到2006年,市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比震前擴大了兩倍多,各項事業成就矚目,人均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均居河北第一。
數字唐山
1989年,進入全國25個GDP超百億元城市行列。
1994年,經濟總量提前6年翻兩番。
1995年,達到490億,是震前7.4倍。
2005年,生産總值完成2027億元,財政收入226億,成河北經濟領頭羊。
榮譽唐山
1990年,成為國內第一個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的城市。
2003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04年,唐山南部採沉區綠化項目榮獲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2005年,第三次榮獲創建全國文明生態城市先進市稱號,第五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唐山新名片
南堡鹽場:亞洲最大海鹽生産企業。
曹妃甸工業區:河北“一號工程”,中國未來的“鹿特丹”。
唐山陶瓷:中國陶瓷工業發祥地創新升級,成為北方瓷都。
唐山港京唐港區:渤海灣迅速崛起的一顆璀璨的港口新星。
國家領導人關懷唐山
1978年9月,鄧小平親臨唐山,對重建指明方向。
1996年,紀念唐山抗震20週年前夕,江澤民為唐山題詞“弘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設得更繁榮更美好”,並親臨唐山視察。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多次視察唐山,做出指示指導工作,給唐山人民巨大鼓舞。(以上資料均據唐山市委宣傳部)
■故事
一座“恐高”的城市
在抗震紀念碑對面,有一棟唐山的標誌性建築───百貨大樓。它只有4層樓高,但有好幾百米長,就像一塊巨型方磚,橫臥在新華道邊。
雖然唐山也有高層大樓,但僅有的零星幾幢,更顯得唐山的建築“匍匐”于地面之上。對於高度,地震之後的唐山始終存有某種恐懼。
曾經的唐山恢復建設指揮部總指揮謝宗輔説,他記得當時手下有一名採購員,去廣東出差,對方聽説他是從唐山來的,想款待他住很好的賓館。但這名採購員執意要住平房。可當地早已沒有平房。最後他就在門房間過了一夜。
趙振中也有類似經歷。
他去北京出差時,同樣沒找到平房,最後住在了一個地下旅館裏。
地震之後的統計數據表明,平房的死亡率是11%,樓房的死亡率是87%。
“不要説高層,地震後,四五層的房子都沒人敢住。”啟新水泥廠在地震後很快就蓋好了樓房,但沒人願意入住。為了起到示範作用,謝宗輔是全廠第一個搬入樓房的人。
現在唐山的路南路北區都是式樣呆板、被人譏笑為“火柴盒子”的樓房。“但確實牢固。”謝宗輔説,這些樓房都採用“內澆外挂”的方式建造,整棟房子就是一個整體,內墻不是磚塊砌的,而是水泥直接灌注。個別異常堅固的房子,在拆除時,必須通過爆破。
在唐山,高層商品房與這些火柴盒子相比反而受人冷落。10多年前就已經蓋好的高層住宅───世紀華亭,在最初的銷售期間,幾乎無人前來購買。
丁小鵬36歲,地震時6歲,他曾陪朋友看過世紀華亭的房子,“銷售情況很慘澹。而且開發商也換了好幾手了。”最終,他朋友還是沒有購買高層住宅。
現在好多高層住宅住著的都是些外城市的人。丁小鵬説,“一個大企業就在世紀華亭買了100多套。”
2002年,丁小鵬買房子了,在一座6層的住宅樓的2樓。有一次,丁小鵬曾聽出租車司機説,唐山的地下都是空的,有一輛載滿啤酒的大貨車在路面行駛,忽然一隻輪子將地面軋出了一個坑。丁小鵬就想,看來他選擇2層還是對的。(記者 閭宏)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