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華益慰是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56年來他任勞任怨工作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憑藉著高尚的醫德、精湛的技藝治愈了無數患者。他的事跡令人動容。
華益慰醫術精湛,行醫數十年來,治愈患者無數。從20歲他由協和醫學院參軍轉入第四軍醫大學開始,便就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他曾先後參加援藏醫療隊、唐山大地震、海城地震等急難險重任務的醫療救護。幾十年來,他用手中的手術刀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
華益慰醫德高尚,從不收取患者給的錢物。面對患者他總是精神飽滿、體貼入微,總是替患者考慮儘量為他們節約醫療費用。對待同事,他沒有什麼架子,人品高尚,被同事交口稱讚。退休後,他又以醫院的專家組成員身份繼續發揮著餘熱。
然而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到了老年卻不幸身患胃癌,胃部被全部切除,現在癌細胞又擴散到了其他地方,生命垂危。但就在這樣的時候,他還不忘記關心他人。他留下了遺囑:“死後不要保留屍體、不留骨灰,搞那些形式的東西沒什麼意義,屍體解剖我是自願要做的”。
這就是華益慰。他一輩子治病救人,自己身患絕症病倒在工作崗位上,還不忘盡一名醫生的職責,真正做到了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事業和人民。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翟樹傑:
人在困難的時候最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特別對深患重病人來説更是如此。內蒙古包頭市的一位農民妻子兩年前突然身患重病,經過多方治療病情沒有好轉,還使得家裏傾家蕩産。就在他們快要絕望的時候,一位好醫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解説:
張建忠是內蒙古包頭市哈業腦包的農民。2004年底,他的妻子突然出現腹痛並伴隨著高燒,當時他帶著妻子到當地一家大醫院進行治療,可做了三次手術都不見好轉。
張建忠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哈業腦包農民:
做了三次手術。把腸切掉以後,外頭挂了一個糞鬥,她要從外頭排便,但是回來還不行,每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她就趴下睡。
解説:
三次手術總共花掉了六萬多塊錢,家裏的積蓄沒了,值錢的東西也變賣了,病人甚至産生了輕生的念頭。
張建忠:
除了伺候她,該吃的該喝的,再就是最擔心的就是防止她尋短見。
解説:
直到2005年6月,夫妻倆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當地的解放軍第291醫院。這裡的醫生答應幫助他們聯絡北京的一位專家來做手術。
尹劍 解放軍第291醫院外一科主任:
就説是我把這條命交給你們,能不能解決?我説我的能力有限,我要請我們上級醫院的華教授過來,看看他能不能有辦法。最後,我們又聯絡了華教授。
解説:
這就是他們説的華教授,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一位有56年從醫經驗的權威醫生。這樣的老專家能專程到包頭來給一個農民看病,這在張建忠夫妻看來簡直不敢相信。
張建忠:
當時一下飛機,我瞅著在四樓上站著的像,尹主任陪著。那個老頭歲數不小了,白頭髮。通知下午,不可能當時人家就上來吧?沒過五分鐘,兩個人就穿了白大褂就上來問我們病情。我給我老婆看了七、八年病,我是第一次遇見這麼溫和、這麼溫柔的,我們在地方叫老漢漢。
尹劍:
華教授當天中午的飛機到了之後,下午就認真檢查完病人之後説,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解説:
到達291醫院的當天,華主任就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下午開始為病人做手術。
陳天榮 解放軍第291醫院外科主任:
根據華主任自己的手術高超技術,順利完成了,按第一套方案順利完成手術,所以病人癒合得非常順利。
賀粉 患者:
現在我效果很好,很好。我又能吃飯,又愛吃飯,我心情相當好,華主任給我做的這個手術我相當感謝。
解説:
這次手術讓張建忠的妻子徹底痊癒了。用她的話説,華主任是他們家的救命恩人。實際上在這裡做手術,華益慰早已經不是第一次。由於他所在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和291醫院建立了幫帶關係,從1987年開始,華益慰就經常來這裡為基層官兵和駐地群眾看病。
陳良軍 解放軍第291醫院醫務辦公室主任:
他每次來就住這個地方,每年都要來個幾次,我們有時候解決不了的問題、一些大的手術去不了北京了,那麼我們一叫他就到。
解説:
華主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醫生呢?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些資料,這是三年前醫院拍攝的他查房時的一段鏡頭。
華益慰 北京軍區總醫院外一科原主任:
看還有什麼要問我們的嗎?
患者:
沒有,一切都行。
華益慰:
後天咱們就準備手術了,
患者:
好。
華益慰:
把治療上的事情都交給我們多考慮,您自己就配合,配合我們的治療,手術後提醒您傷口要有點疼,別怕疼,自己能活動的地方,胳膊、腿呀能動的地方就動,在床上多翻身。
解説:
畫面中的這位華益慰主任總是精神飽滿,面對病人的第一個表情就是微笑。
章曉莉 北京軍區總醫院外一科原護士長:
他的微笑絕對就是發自他自己內心裏頭,因為我跟他這麼多年,我沒見他跟我發過脾氣。
解説:
在這些圖像資料中,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給病人聽診,華益慰總是先把聽診器放在手裏焐一焐,再放到病人身上,避免聽診器冰涼,刺激了病人的身體。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體現出這位醫術精湛的老專家把病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章曉莉:
他查房第一個動作就是把門輕輕地關上,因為正好是門口的這個病人,就把門輕輕地關上。到了病人那兒,先是低著頭彎著腰,輕輕地先笑笑。
解説:
在醫院,華益慰是病人信任的知名專家。他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次手術,而且實實在在地為病人著想。做腸吻合術,採用吻合器省時省力,可是病人為此要多支付一兩萬元的費用。為了給經濟困難的病人節省費用,他常常不顧年事已高,用傳統的縫合術趴在手術臺上四五個小時精心地縫合。
張冬 北京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
他的基本功太紮實了,手術的技巧太好了,他縫合的技術一點不比它差。
解説:
採訪中,只要談到華益慰,無論是醫生還是他曾經救治的病人,無不交口稱讚。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醫生,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記者見到他時,卻躺在了病床上。
于聰慧 北京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
華主任是患有晚期胃癌,先後做過兩次大的手術,一次是胃癌根治,還有一次因為術後出現了一個腸梗阻,所以第二次又進行剖腹探查。
解説:
身患晚期胃癌,華益慰的胃部已經全部切除,現在癌細胞又擴散到了其它地方,生命垂危。今年73歲的華益慰是有50年黨齡的老軍醫,原是北京軍區總醫院外一科主任,1998年退休後被聘為醫院專家組成員。從20歲時,他由協和醫學院參軍,轉入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先後參加了援藏醫療隊、唐山大地震、海城地震的急難險重任務的醫療救護。幾十年來,他的手術刀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最後卻身患絕症,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當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後,許多經他治療的病人自發地趕來探望。
劉菊榮 患者:
我早上來了一遍了,小護士問了問,説最近看的人挺多的,後來她説他剛睡著,她説不讓看,後來我説你開開門,我看一眼,我心想我看他一眼給他鞠仨躬我就走,心踏實了。
王宏敏 患者:
華主任聽説是我們倆去了,不讓等,讓他們進來。結果我們倆去了,去了以後第一句,他把那個舀粥的那個勺放下來以後,他説,你看我比你還徹底,我知道他的意思就是我的胃還留了五分之一,他已經全部切掉了。我説華主任,您是這個。我想不通的是我覺得老天爺太不公平了,
賀粉 患者:
華主任,你要能聽見,知道我們患者的心情跟你的心情一樣,你是最好的,好好養你的病,健康地站起來。
解説:
病床上的華益慰還有一個心願沒有了結。這個存摺是九年前他以張秋海的名字開的,當時,張秋海的愛人因患小腸癌需要動手術,手術前他們到華主任家諮詢手術方案,悄悄地將一千元錢放在了茶几上。華益慰發現以後,幾次退錢,張秋海執意不收,於是他把錢以張秋海的名義存入了銀行。如今躺在病床上的他,再三叮囑家人一定要想方設法了結此事。經過四處查詢,幾天前,華益慰的愛人終於找到了張秋海的住所,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患者:
坐下歇會兒吧?
華益慰愛人:
不坐了,我們今天來吧,主要是老華讓我一定把這個你多年前的一定還給你。
張秋海 患者家屬:
不行,不行,那不行,不能這樣做。
解説:
張秋海還是執意不肯收回這些錢,直到華益慰的愛人告訴他這是老華在病床上的囑託。
華益慰愛人:
你別難過了,別哭。
解説:
九年前的一千塊錢,到今天無論對誰來説都不是一個大數,可是它卻成了壓在華益慰心頭的一件大事,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家人千方百計地送回去。拿著自己都快忘掉的這一千塊錢的存摺,張秋海和他已經康復的老伴兒禁不住痛哭失聲。
作為醫院的權威醫生,這些年來,患者通過各種方式給華益慰送的紅包不計其數,但每一次都被他婉拒和退回。也正因為如此,在患者心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和信任的好醫生。
如今華益慰躺在了自己巡視多少回的病房裏,這裡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第二次手術之後,他留下了這樣的遺囑。
華益慰:
我的這個病情如果不好,死後的處理不要保留屍體,不留骨灰,搞那些形式的東西沒什麼意義,屍體解剖我是自願要做的,大家對我這麼關心,我也很知足了。
解説:
幾十年的從醫生涯,華益慰以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忠實地履行著一個醫生救死扶傷的職責。他在病床上的一段話,讓我們看到了銘刻在他心中的一個信念。
華益慰:
我這一輩子做醫生就想當個好醫生,做一個能給病人解除痛苦,受病人信任的醫生,這就是最幸福的事。
演播室主持人 翟樹傑:
做一名好醫生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華益慰用了整整56年的行醫經歷實踐了自己的追求。從許多患者和華益慰同事講述的一點一滴的小事中,人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華醫生那種深厚的感情和深深的敬佩,而患者的尊敬和愛戴其實是一位醫生得到的最高的褒獎。
責編: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