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建設新農村湖南:三村三特色 瀟湘亮點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1日 09:48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經濟日報消息:踏上5月的瀟湘大地,如置身綠色海洋。從洞庭湖畔到瀏陽河邊,穿行在一個個生機勃勃的湖南鄉村,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採訪過的三個村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清水村:放下鋤頭進課堂

    5月14日,記者來到岳陽市新墻鎮清水村村委會辦公樓遠程教育室時,偌大的教室已被村民們擠了個滿滿噹噹。

    電視上正播放著《優質葡萄豐産栽培技術》的講座。葡萄種植大戶彭衛兵以前搞建築,2004年聯合6戶村民種了400畝葡萄,收成不錯,在他的帶動下,村裏已經有60多戶村民種了1200多畝,他自己也當上了新墻葡萄協會會長。“還有些問題不太清楚,再來聽聽。”他説。

    岳陽市利用汨羅大荊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和遍佈全市的遠程教育網點,將扛鋤頭的農民招進課堂,已有三個年頭。光清水村就有2200余人像彭衛兵一樣通過網絡培訓得到實惠。

     渡頭村:花木高手挑大梁

    走進瀏陽市柏加鎮渡頭村,猶如走進了花卉盆景植物園。

    渡頭村黨總支書記易樹光説,村裏的花木已形成規模化、品牌化和專業化的生産機制,桂花樹、杜鵑等低等品種苗木已逐漸淘汰,村民們爭著培育高品質、造型獨特的苗木。

    渡頭村花木迅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發展。村民龔立軍2004年註冊建成湖南花木網,專門為附近的農戶提供信息進行網上交易,去年通過他的網絡成功交易額達上千萬元。柏加鎮鎮長唐建國告訴記者,渡頭村已走出去了30多位花木能人,正是這些能人將渡頭花木銷到四面八方,挑起了渡頭花木發展大梁。

     金龍村:整理土地建茶園

    5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長沙縣金井鎮金龍村時,村支書宋海晏正和村幹部商量整理土地、改造茶園的事。宋海晏介紹説,如何做活土地這塊,他們的打算是“注重田裏、看重園裏、發展山裏”。

    她説,結合完成土地整理,創建1000畝高標準優質稻示範區,出臺獎勵政策並由企業保價收購,這叫“注重田裏”。而“看重園裏”就是以“金茶”為依託,創建100戶以上的以茶葉為特色美化、綠化、創收的示範家庭,使這些家庭在茶葉種植業上增收。“發展山裏”是改造茶園1000畝,凡改造舊茶園的,每改造一畝獎勵200元;凡開發新茶園的,每發展一畝獎勵400元。(記者 李琛奇)

責編:霍筠霞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