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評:科學決策從細節抓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3日 07:51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光明日報消息:科技奧運包括很多內容,環保是其中一項,節水廁具又是環保中的一個小項。北京市奧組委並沒有因為奧運事項千頭萬緒而忽視這個小項。先是在《奧運工程環保指南》中明確規定:“衛生器具必須採用節水型;充分利用污廢水資源,最大限度減少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量;所有臨時公廁應採用生態廁所。”接著,由第29屆奧科委辦公室和北京2008工程辦主辦、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承辦的北京奧運場館節水廁具展示會和專家論壇日前同時舉行。

  大樓第5層,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以及法國、日本的15家企業參加展示。各種節水型、無水型廁具琳瑯滿目,有無水型微生物生態廁具、無水型泡沫封臭廁具、循環水廁具、0.3升水衝廁的泡沫型廁具、一年才用1噸水的廁具、用小便衝大便的廁具……

  樓上第16層,來自京滬兩地的專家受邀對展品評長論短。第29屆奧組委環境活動部部長余小萱説:“奧運場館及其廁所能否做到既衛生、方便、舒適,又環保、節水,是考驗奧運會是否成功舉辦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同於一般的展會和論壇,每個展臺都帶來了實物,專家對企業是“背靠背”不留情面地點評……一切都顯得那樣細緻、紮實。余小萱還提出了專家們的具體評價標準,即先進性、可靠性、環保性和經濟性。

  細節決定成敗。在節水廁具的選擇上,北京奧組委不放過每個細節,為科學決策打下了基礎。

  此時,似乎只待專家拿出意見,評選出合適的廁具,大功即初步告成。

  經驗豐富的上海專家不負眾望,拿出了真知灼見,使人發現了一些易被忽視之處,方感真正實現決策“從細節抓起”並不容易。上海市原環衛局總工程師、副局長徐振渠提了這樣幾條建議:

  ──節水廁具標準需要量化,才可操作。本世紀初開發的每人次6升的廁具節水技術已經成熟並列入國家標準,可以將6升作為節水廁具標準。這一標準是否從6升下調,要看技術是否成熟。

  ──節水技術是否成熟,要經過實踐檢驗,要有可靠性數據。以奧運會人次和廁具數量計,每個廁具至少需連續無故障使用10萬人次。展示廁具標示用水量從0升到3.8升不等,思路新穎,但目前所接觸到的廁具都難以達到上述標準,所以宜先在小區試點、改進,待成熟後再用於奧運會。

  ──為節水,可在奧運場館埋設中水管道,使用可循環使用的中水。為節省資金,可變廁具招投標為議標;可採用冠名權或廣告方式取得贊助或資金。

  如何真正做到決策“從細節抓起”,從專家的點評中我們可以得到不少啟示:1、要量化。比如判斷節水廁具質量,首先要看其節水量和使用次數。2、要操作驗證。這位專家就是在現場要求根據工作原理展示表演而發現不少不可靠因素。3、要深入生活實踐進行檢驗。節水技術只有在反復實踐中才能辨出優劣,才能使優者不斷改進,逐步成熟。4、要開闊思路。節水廁具目的在節水,埋設中水管道是節省大量飲用水和實現水循環利用的前提,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以上經驗,還有一條我們不能忽略,即善於學習,通過學習得到真知,彌補原有經驗和知識的不足。

責編:劉彥妤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