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研戰教戰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摻不得半點水分,一刻也不能分心走神。”2019年5月,單東升不遠千里來到靶場,一輛步兵戰車正在快速行進中向著遠處的靶標開火。他手握望遠鏡,對彈著點仔細觀察。
步兵戰車在運動中射擊精準度不高,這個提升戰鬥力的瓶頸,陸軍裝甲兵學院教授單東升一盯就是10餘年,戰鬥力提升的瓶頸在哪,就將科研的準心瞄向哪。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鑽研的破解之法,他漫漫求索只為一朝結晶。
2020年八一建軍節前,陸軍裝甲兵學院教授單東升被記個人二等功。
“能跑著打就好了”
單東升來自河南正陽,1982年考入陸軍裝甲兵學院學習,他以出色的成績拿到了本校碩士研究生學位。1990年,自畢業留校的那一天起,單東升便開始了戰車穩像火控系統的課題研究。
單東升依稀記得他在軍校學習的時候,一個步兵戰車射手在一次演習中因為錯失戰機而發出的感嘆“能跑著打就好了”。“其實所有的裝甲裝備能夠跑著命中目標,這應該是從坦克出現以來,每個射手夢寐以求的。在工作中,當你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哪怕只是一句話,都會引發更強烈的觸動。”從那以後,如何自主研發一個“容易上手,還打得準”的火控系統就成為單東升的目標。
(圖片來源:三沙市人民政府網)
單東升説:“在我們這個年齡成長的時代,正是各種裝備的一個高增長期,我所從事的火控領域和戰鬥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而在那個年代,我國自主研製的步兵戰車還不能安裝穩像火控系統,即使是國外的火控系統也找不到低成本的方案。這條路註定是孤獨而艱難的,但是十幾年來,他毅然地在這條強軍興軍的路上走著,走得堅實有力。
十年磨一劍
從火控理論入手,解決思路雖然在研究中一次次被推翻,但是在單東升研究生畢業的第二年,就憑藉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榮獲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而後在俄羅斯軍事留學的三年時光,拼命學習之餘,也更加堅定了他一定要幫助祖國研發火控系統的決心。
俄羅斯BMP-3型步兵戰車
在俄羅斯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坦克學院的一個教研室裏,單東升羨慕地聽著老師説,他們的步兵戰車,俄羅斯的BMP-3系列,就是那個教研室主導研製的。單東升深受觸動:“我們作為一個院校,能不能也在裝備發展上做一點類似的事情?”
2008年的一天,在給學員們上火控原理課時,單東升忽然想到了那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思路,三年後,終於成功驗證了關鍵技術的可行性。2014年,項目正式進入原理樣機試驗階段,更大的挑戰接踵而至,卻從未阻止他前進的腳步。
試驗失敗,他就不斷地去思索、試探各種可能影響的因素。單東升反復對照坦克、步兵戰車參數指標,從論證到解決歷經半年。暑去冬來,為了設計出適用於步兵戰車最精確穩定的火控系統,測試場內總能看到他帶領戰士們試驗戰車的身影。
在盛夏,車裏溫度遠遠高於外面,單東升和戰士們依然堅持做試驗閉倉駕駛。為了一個數據,他在戰車裏一待就是四個小時。“閉倉駕駛停下來休息,開開艙門,我們的駕駛員露出頭,我甩給他一瓶水,我就從來沒見過一個人能那樣喝水,要渴到什麼程度,全身是汗,一口氣把一瓶水灌下去。”單東升回憶。
從原理驗證到工程實踐,單東升一個環節都不放過,闖關路上啃下一塊塊“硬骨頭”。
“我只是邁出了一小步”
終於迎來了2015年第一次摸底打靶試驗。車緩緩地跑起來,時速15公里5發5中;20公里5發5中;25公里5發4中……試驗結束,部隊的幹部和戰士們特別激動,他們都高興地説:“太不可思議了!”
單東升知道,從系統試驗成功再到順利通過定型鑒定試驗,一刻也不能放鬆。曾有人委婉地建議,“階段性成果可以先發表論文並報獎,不要錯失個人發展機會……”單東升不為所動,依然默默埋頭寫代碼,風雨無阻地來到試驗場。
2018年,新型數字式穩像火控系統終於研製成功,填補了該領域多項空白。這個新的系統在降低製作成本的基礎上,又達到很高的精度,解決了戰車在行進中精確射擊的問題,有效提升了裝備戰鬥力。
(圖片來源:三沙市人民政府網)
2019年,單東升所在的院校已經定型了兩個型號的裝備,按照計劃,另外一個型號的任務在2020年可以完成。“強軍興軍的路上,我只邁出了一小步,要走的路還很長。”他説,“大家都有為國家做貢獻的情懷,所以應該更好地去做,一絲不茍地把事情做到位。”(文/陳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