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長征五號火箭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載荷能力達到了23噸。增壓輸送系統就像是火箭的“動脈”,精準調控貯箱壓力,從而為火箭穩定飛行提供保障,它上面的一些關鍵閥門直接關係到火箭發射和飛行的可靠性,甚至是飛行成敗。
而林文亮則是長五火箭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生産的把關者。
在擔任箭體和發動機泵閥零部件生産車間生産副主任的4年時間裏,在每一次長五火箭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的生産組織中,林文亮帶領他的團隊闖過了一道道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生産難關。
專注與專業是林文亮對自己的要求,他常説,“我不光要做一個專注的管理者,更要做一個專業的管理者。只有做到專業,才能將火箭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管理好,將團隊帶好。”
節點就是命令
長征五號火箭的增壓輸送系統上,配套閥門有32種、118套,種類多,數量大,且閥門採用很多新的設計方案,精度和性能要求高,裝配複雜,涉及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等多環節,需要協調、配合完成,生産組織難度很大。
怎樣組織好長征五號火箭增壓輸送系統的生産?在林文亮看來,需要團隊精心策劃,識別風險,向生産準備和過程控制要效率,把計劃落實到“最後一毫米”。
當上級領導明確火箭齊套要求時,排氣活門的生産週期已經不夠,況且排氣活門上的複合頂桿就要生産60天,林文亮所在的泵閥零部件生産車間對按時交付産品徹底沒了底。
節點就是命令!今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正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窗口期,一旦錯過,只能等2022年才能再有機會。
為了按時交付産品,林文亮沒有被動等待,而是帶領生産團隊兩條腿走路。他一邊和團隊提前摸索加工參數,研究工藝方法,一邊與兄弟單位溝通協調生産進度、流水作業。
在林文亮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複合頂桿的生産週期節約了10天時間。
閥門裝配時,林文亮與團隊提前預判,採用小組件和主閥並行裝配的方法,使生産週期又縮短3天。
林文亮一直專注于任務節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最終,排氣閥門也按時交付。
學習專業知識已“融入骨髓”
“學習火箭增壓輸送系統理論知識,是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已經融入骨髓。”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的生産涉及機加、裝配、試驗等多個環節,林文亮在他的“老領導”的影響下,養成了不斷學習專業技術的習慣。
長征五號火箭上有箭體閥門32種,循環泵1種,低衝擊分離裝置1種。這些産品都由林文亮負責,“如果不懂專業知識,不能做到事半功倍,這些任務根本完不成”。
在生産管理上,林文亮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每次接到新的任務,先摸清産品結構、原理,然後組織團隊從材料特性、加工工藝、裝配試驗難點等方面進行研討,同時識別出齊套風險和短線,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安排生産。
“這樣操作,生産會更流暢!”林文亮説。由於他前期在車工、銑工、磨工等崗位的鍛鍊,加上多年的學習與實踐,對於優化生産流程,林文亮有著獨到的認識。
長征五號火箭上有6種電磁閥,是現役和新一代運載火箭增壓輸送系統中最多的。電磁閥分電磁鐵和主閥兩部分。以電磁閥的電磁鐵生産為例,從機加到裝配試驗,需要廠工藝研發中心、703所、702所等多個單位配合,無形中增大了産品的按時交付風險。
林文亮提前學習了每一種電磁閥門的工藝流程、産品結構等,識別出磁性能材料熱處理有技術難點,電磁鐵和電磁閥在裝配試驗上難度大。
在安排作業計劃時,林文亮特意囑咐主管調度員,緊前安排生産,規避因技術和質量風險帶來的進度風險,保證電磁閥生産流程順暢。
不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林文亮還習慣每天帶著問題下現場,既有前期梳理的風險,也有生産中遇到的突發問題。
他説,“與一線師傅交流的過程,是汲取他們經驗和智慧的過程。這讓我可以更好地抓住問題的本質,更好地解決問題。”
面對有著高密度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火箭,要繼續保障好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生産,林文亮一如既往保持專注與專業,咬定節點不放鬆,把計劃落實到“最後一毫米”。(董淑雲 王鈺/文 宋春燕/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