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四川涼山州昭覺縣向東60公里,阿土列爾村坐落在美姑河大峽谷與古裏大峽谷的簇擁之中。阿土列爾村的名字,卻遠不如它的別名更有名氣——“懸崖村”。
一根藤梯攀附在懸崖邊,村民從山下到山上需要借助藤梯攀爬800米的懸崖,這就是村民們上山下山唯一的路。
2015年12月,在昭覺縣政府辦工作的帕查有格被選派到阿土列爾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從小就在彝區長大,是土生土長的昭覺人,他在大山裏邊放過牛放過羊,很高的山他都翻過,所以當聽説要去“懸崖村”時帕查有格心裏並不害怕。擔心更多的,是帕查有格的家人。
帕查有格的媽媽一直在反復地問帕查有格:“可不可以不去?”而他的叔叔則直接形容“懸崖村”是“猴子住的地方,根本不是人住的”。帕查有格卻覺得,能被選中去阿土列爾村做工作,是其他人對自己的一種信任,這種信任內化成了一種動力,他覺得自己一定要把這項工作做好,而且自己還年輕,應該去闖一闖。可能是帕查有格的態度堅決,媽媽的疑問最終變成了欲言又止的關心,在帕查有格走之前,總是往他的包裏塞乾糧。
轉變生産觀念,他説村民想致富的願望等不起了
即便是從小在山里長大的帕查有格,第一次爬上藤梯時,心裏也抖了一下。他形容白色的峭壁上面是橫過去的一段梯子,再往前看時就根本不知道路往哪走了。“根本看不見,哪有路,根本沒有路。”
這條絕壁上的藤梯嚴重制約了懸崖村的發展,很少有姑娘願意嫁到山上,也幾乎沒有老師能在山上待得住,山上沒有學校,太小的孩子根本沒法上學,大一點的孩子也只能爬懸崖到山下上學,極其危險。不少需要急救的村民在背往山下就醫的路上去世。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帕查有格知道,路,是擺在當地面前的一道脫貧難題。雖然修路一直是“懸崖村”村民的渴望,但是通村路需要投資4000萬元,而昭覺縣全年財政收入只有1億元,拿出將近一半的財政收入修路,當地財政的確難以承受。
身為阿土列爾村的第一書記,帕查有格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村裏的脫貧工作。脫貧攻堅不能在路的問題上卡了殼,他知道“村民想要致富的願望等不起了”。
帕查有格看到養羊是“懸崖村”的主要産業,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羊,但是一遇災病羊便死亡過半。帕查有格想到,在村裏辦個養羊合作社,讓會養的人集中養羊,村民來分紅。
但什麼叫入股?怎麼分紅?為什麼這麼做?好處在哪?外界看來習以為常的事,常年處於閉塞環境的村民們卻並不理解。有村民直接反對帕查有格:“如果你給錢,我可以拿起來修整我的土地,錢現在變成大家的了,我缺什麼也不能去買了。”
帕查有格和其他扶貧幹部一起,開始一戶一戶地向村民們解釋説明,到了後來,帕查有格的嗓子幾乎都説啞了。最後,阿土列爾村召開了第一次村民大會,大家用土豆當選票,通過了開辦養羊合作社的決定。
原本,阿土列爾村的傳統農作物基本只有土豆和玉米,帕查有格知道,養羊和種植玉米給村民帶來的僅僅是剛好夠解決吃飯問題的收入。為了脫貧,帕查有格開始轉變村民的生産觀念,和其他扶貧幹部一起開始引領村民種植臍橙、青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增加村民的收入。
藤梯變鋼梯,他擔心地睡不著覺
然而,要想擴大經營並儘快改善村裏的生存和生活環境,路就是阿土列爾村永遠繞不過去的檻。2016年7月,涼山州、昭覺縣兩級政府籌措了100萬元資金,決定把懸崖村的藤梯改造成更加堅固和安全的鋼梯。
帕查有格在村裏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他告訴村民:“我們自己作為業主,自己來組織實施,我們是給自己修路,不是給其他的誰修路。”就這樣,在帕查有格等扶貧幹部的帶領下,“懸崖村”的村民們將6000多根、總重120多噸的鋼管一根根親自背上懸崖,修建鋼梯。
帕查有格卻整夜都睡不著,他心裏擔心,鋼管最長的有六米,靠人向上背非常危險,一不注意就可能會被鋼管抵到萬丈懸崖下面去。為了更好地工作,帕查有格大部分時間是住在阿土列爾村裏的,誰家有出去打工的,就到人家家裏借張床睡。從一開始爬上藤梯還會感到害怕到後來一天來回走兩趟成了常態,半個小時就能走一趟藤梯。
鋼梯搭建好後,基礎設施也順著鋼梯“連接”到了村裏。村裏通了自來水和電,通了手機信號,還通了寬帶。“懸崖村”村民與外界的聯絡越來越頻繁,他們甚至開始在網上直播,售賣一些農産品。旅遊業也興盛起來了,村民們在網絡上發佈的“懸崖村”的自然景觀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遊玩。
鋼梯通了之後,阿土列爾村開設了幼教點,學齡前兒童不用下山,也可以免費上幼兒園了,解決了帕查有格的一塊心病。看著孩子們坐在黑板前跟著老師一起説著漢語,帕查有格説:“這一幫孩子就是懸崖村有史以來起點最高的一幫孩子。”因為帕查有格知道,這一幫孩子就是“懸崖村”的未來,“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才是脫貧最根本的出路。”
阿土列爾村的孩子們和帕查有格很親,有的孩子把帕查有格叫做舅舅,但帕查有格心裏也有著一份遺憾,他大部分時間駐守“懸崖村”,和這裡的孩子們親近了,卻和自己的孩子變得生疏了,有時時隔一兩個月才回到家,他的孩子便會躲著他。
不願離任,他又有了新目標
前不久,村裏84戶貧困戶陸續搬進了位於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徹底告別了爬藤梯的日子。搬遷的當天帕查有格的膝蓋有些不適,卻還是堅持去了搬遷現場,他兩手提著生活用品,跟著去了村民的新家。村民的新家寬敞明亮,裏面還有政府提前為村民置辦好的沙發、電視、床等傢具。
住進新居的“懸崖村”村民 攝影 阿克鳩射
按照規劃,未來“懸崖村”還將建民宿、修索道,整村開發具有彝族特色的傳統民俗村落。帕查有格説:“搬遷並不是走了就不回來,懸崖村不是一個過去閉塞的小山村了,現在是一個面向世界、向世界擁抱的彝族村莊。”
帕查有格第一書記的任期原本預計只有兩年,但現在他已經在懸崖村任職四年半了,他不願離任,因為他覺得“懸崖村的事其實還沒完”。接下來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怎麼樣讓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美好,是帕查有格下一步的目標。(文/王汝希 校對/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