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就是要化普通為神奇!她用麥稈貼出《清明上河圖》

匠人匠心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千根麥稈一把抓,一線穿心情思挂”,從麥稈扇到麥稈花、麥稈貼畫,在浙江省浦江縣民間手藝人的創作中,麥稈搖身一變成了精美的工藝品。

2010年3月,長23.8米、寬1.2米的巨幅麥稈剪貼畫《清明上河圖》出現在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這幅麥稈剪貼畫比原作放大了4倍多,畫面上人流穿梭,貨物雲集,屋檐上的瓦片錯落有致,甚至連形形色色的人物表情都清晰可見。

這幅作品被專家評價為“在麥稈剪貼工藝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麥稈剪貼非遺傳承人蔣雲花就是這幅作品的創作者。

2008年6月,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中,麥稈剪貼榮列其中,而它的代表性傳承人蔣雲花在40年的創作實踐中,不僅總結和發展了浦江麥稈剪貼的製作手法和工藝品種,成為這一民間藝術的集大成者,而且在題材和藝術特色上開創了新的領域。

蔣雲花的作品入選上海世博會,緣于她期待已久的一個電話。

2008年8月的一天,蔣雲花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聽著電話裏説的內容,她感覺自己的手都在顫抖,甚至可以説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她已經準備了很多年。電話是浦江縣文化主管部門打來的,他們接到通知,將派蔣雲花攜帶創作的麥稈剪貼作品作為浙江省代表性項目之一,參加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第41屆世界博覽會。

麥稈剪貼工藝複雜,必須全手工製作,麥稈原材料需要經過浸、熏、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製成薄如蟬翼的麥稈片;然後將麥稈片拼、挺、燙,最後剪貼成品,製作中的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製作人不僅需要耐心、細緻,更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

當時蔣雲花研究和創作麥稈剪貼已有幾十年的經驗,她的作品融匯了各種麥稈剪貼的技法,富於變化,在形式、色彩、內容、品種製作方法上,既顯露出鄉土藝術的質樸風格,又不乏高雅藝術的精美特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蔣雲花創作的《百鴿圖》《梅蘭竹菊》《溪山漁隱圖》等多次在全國獲獎,然而她心中一直有一個願望,要等待機會創作一幅真正全方位展示麥稈剪貼工藝的代表性作品。這一次能夠參加世博會,她覺得機會終於來了。

蔣雲花認為,世博會在中國舉辦意義重大,因此作品既要有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又要能夠展示祖國盛世之下和諧社會場景中人們的精神風貌。經過反復思考,她選擇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確定方向後,蔣雲花開始制定創作時間表、組建團隊。由於時間非常緊張,她決定立即停止工廠所有的其他生産,全部人馬全力以赴投入到《清明上河圖》的準備工作之中。

然而要製作《清明上河圖》麥稈剪貼畫,最難的並不是豐富多彩的人物,而是棚頂和“清明上河圖”這幾個字。

“‘清明上河圖’幾個字很長,也很大,如果把它縮小做的話,不好看,因為跟圖比例不配。一樣大來做,也沒有這樣大的麥稈。”蔣雲花和團隊的工作陷入停滯,兩周過去了也沒有找到製作方案。

蔣雲花的焦急被徒弟張霓環看在眼裏,“我們所有人就像上了同一艘船,蔣老師就像船長,船長掌握不好方向,我們所有人眼前一抹黑,心裏也很慌張”。

轉機往往來得悄無聲息。那段時間杭州中國扇博物館委託蔣雲花收集浦江麥稈扇,她便請了幾位民間老藝人進行創作,一位80多歲的老人根據兒時的記憶製作出了一把工藝獨特的麥稈扇。 

蔣雲華一看到這把扇子,靈感出現了:編織,可以用編織的方法!編織出來的東西完全可以克服材料的粗糙感,同時還形成一種古樸、凝重、滄桑、柔美的觀感。

2010年3月,耗時5000個日日夜夜、前後花費200多斤的麥稈剪貼畫《清明上河圖》如期完工,走進了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

蔣雲花年輕時並不知道什麼是麥稈畫,而她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還考入了金華師範學校。在一次偶然的參觀活動中,她第一次看見麥稈畫就突然想起童年時母親在盤扇中央用麥稈剪貼的裝飾畫。而她也突然意識到,家鄉曾有這麼一種民間手藝,於是便暗暗下決心要將麥稈畫這種民間藝術傳承下去。

畢業後,機緣巧合之下,蔣雲花被分配至浦江鄉鎮局負責宣傳工藝美術,她召集當地擅長麥稈畫的技師,讓他們來鄉鎮局教民眾學習,她自己也跟著邊學邊練。

“在很多人看來,麥稈只是飼料和燃料,但是通過剪貼,可以將它變成藝術。在我看來,匠心就是要化普通為神奇。”1981年,蔣雲花開始專職從事麥稈畫創作,從此手中的麥稈再也沒有放下。

經過幾十年麥稈剪貼畫的實踐,蔣雲花看到了浦江麥稈剪貼不僅面臨技術上的斷層,而且還面臨傳承上的斷層,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她也非常清醒地意識到,僅僅獲了幾個獎、得到了一個大師稱號,對於傳承和發展麥稈剪貼非遺項目還遠遠不夠。

“美的東西,都是有手的溫度的。”把麥稈剪貼這一民間工藝傳承下去,蔣雲花説,這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文/董淑雲)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