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百米穿刺” 他用無人機“把脈”國家電網

行業先鋒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1基桿塔,9個定點部位拍照,5分鐘巡視檢查完成;每塊電池可以完成3基桿塔,從起飛到拍攝、返航,操作嫻熟,不拖泥帶水……這是2020年河北大工匠、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無人機作業班班長李剛濤用無人機進行線路巡視時的場景。

自2012年至今,李剛濤已累計開展無人機線路巡檢4200架次,飛行時長1000小時,巡檢桿塔8900基、走廊2600公里,發現缺陷問題2400項,保證了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展現了一名年輕無人機操控手的驕人戰績。

做“飛手”:一個月通關 三個月蛻變

大學畢業後,李剛濤來到檢修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巡線人,肩負起保障電網“高速路”日常檢修維護的重任。但線路環境的艱苦、複雜是李剛濤沒想到的,他經常要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為了解決線路跨度長、山路陡峭險峻、巡線危險重重的實際難題,2012年,國網河北檢修公司在輸電運檢中心成立了小型民用無人機應用研究中心,李剛濤有幸被選拔進來,從此走上了無人機巡檢的“飛手”之路。

為了能夠儘快掌握這項新技能,李剛濤工作之餘不斷查找、學習各種型號無人機相關知識,剛接觸不到一個月,他就成為該公司第一批合格的無人機操控手,並且同時取得了旋翼、固定翼兩項操作手資格;又經過三個月的鑽研和練習,他熟練掌握了無人機巡視系統的精髓,開始使用無人機開展線路巡檢。

首條試點飛行巡檢的是500千伏廉集線,雖然地處平原,但是在500千伏線路鐵塔處還有110千伏線路桿塔的跨越,鐵塔間距離較近,飛行環境複雜,無人機需要繞過桿塔後對各挂點進行拍攝。

在這次無人機巡視工作中,李剛濤和同事利用無人機共發現214處線路缺陷,其中銷釘級缺陷75處,缺陷部位均在桿塔導線以上,都是人工地面巡視難以發現的缺陷。這一數據有力證實了無人機線路巡檢的應用價值——減少人員登塔次數、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系數,在巡視過程中巡視的足跡、時長、發現的隱患數據,也為今後無人機線路巡檢可行性提供了可靠技術支撐。

鑽技能:無人機百米“針刺氣球”

“靠知識武裝自己,靠技能為公司奉獻,做一名知識型、實幹型、創新型員工。”這是李剛濤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9年,李剛濤作為公司無人機專業技術骨幹,參加了河北大工匠“不服來戰”晉級挑戰賽,其中最有難度的項目是“針刺氣球”:無人機搭載著細細的銀針,飛行200米的距離按順序扎破氣球,並進行計時。操作無人機低空平穩快速飛行本就需要很強的控制力,還要在氣球前面瞬時停住,找到要刺破的氣球(氣球上有數字並亂序排列)刺破,這一系列操作的難度都是前所未見的。李剛濤沉著冷靜,運用紮實的技術突破障礙,取得該項目用時最短的好成績,最終獲得挑戰賽冠軍。

作為無人機作業班班長,李剛濤把科研創新與安全生産、解決事故隱患等中心生産焦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潛心研究無人機技術在特高壓線路中的應用。

短短幾年,李剛濤帶領隊員參與研發的“絕緣子操作多功能箱”獲得國網河北檢修公司技術創新優秀獎,“導線檢修移動作業平臺”獲得國網河北檢修公司技術創新二等獎,“一種緩降型安全帶”“卡接固定到橫擔上的F形提線裝置以及使用方法”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國家發明專利,“應用於帶電作業的無人機挂拆繩索裝置研製”獲河北省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勝成果……

最大願望:以無人機巡視為主 解放勞動力

今年疫情期間,各地實行封閉管理,很多時候檢修工人無法到達指定位置對輸電設備進行檢查。李剛濤帶領著無人機作業班,經過一週的艱苦奮戰,對處於山區的245基鐵塔全部巡視完畢,這次“大作戰”及時發現線路安全隱患11項,有效防止了線路異常事故的發生,保障了疫情期間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如果沒有無人機參與巡視,像這種複雜的線路,同樣的時間只能巡視20多基桿塔。科技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李剛濤説。

對於未來,李剛濤表示,他的目標是進一步減輕輸電線路運維人員的勞動強度,在工作中提質增效:“我努力的方向還是創新應用。創新是提質增效的最有效的手段。我們最大的願望是以無人機巡視為主,人巡為輔,解放運維人員的勞動力,調配出更多的人去關注那些更重要、重點的項目區段,這樣就能更好地運維我們的線路。”(文/高仕佳 圖片/河北工人報融媒體中心)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