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每年春運期間,鐵路系統因為匯聚和承載了無數的期盼,都將迎來一場“大考”。而其中貨運系統的運載壓力和工作難度絲毫不亞於客運。
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處——鄭州北站,每天有2萬多輛貨車從這裡通過,運輸來自全國各地的日用品、生鮮、煤炭等物資,而晝夜不停地完成這一任務的,就是在這裡每天忙碌不停的解鉤手。
下行駝峰平臺眾多高大忙碌的身影中,有一個個頭不高、身材瘦小的小夥子尤為引人注目。在調車機車推動下的貨物列車旁,他來回奔跑著提鉤、解鉤、摘管……使得一節節裝載貨物的車廂,或成單或成雙,或多組串聯。
這名小夥子就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鄭州北站駝峰連結員陳林,2019年“最美鐵路人”之一。在這個崗位上,他跑了整整8年,一共跑了25000公里,跑壞了140多雙膠鞋;整整8年,他出手上百萬次,創造了零差錯的紀錄。
然而,8年前入職時,他卻被質疑不適合幹這份工作。
從鐵路“小白”到雙料精英
駝峰連接員,又被稱作“解鉤手”。解鉤手不僅僅要在時速10公里的貨車旁,將列車連接鉤分離、摘風管、禁溜線放車,還要進行交換場、編組場拉車,禁溜車連接等作業。可以説這是一個對技能與體力都要求很高的崗位,看起來有些偏瘦的陳林剛入職時則不被看好。
第一次使用提鉤器摘風管時,陳林就因為不懂得技巧沒有摘開,雖然老師並沒有説什麼,但他還是記在了心裏。從那次以後,就開始研究風管連接的構造,提鉤器卡在風管的什麼位置能夠卡緊,從什麼角度能夠輕鬆地摘開風管,等等。
回想起剛入職的自己,陳林説:“啥不行練啥!經驗都是實踐出來的!第一次接觸這工作,啥都不懂,啥都不會,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那時我就告訴自己,別人能幹的我也能幹,而且還要幹得比別人更好!”
陳林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在兩個月時間裏把技能練好!不管有沒有輪到他作業,他都會跟著一起練,摘風管一次摘不開就兩次、三次,手上磨出了水泡,挑了繼續練!憑著一股子韌勁,僅僅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他就將作業所需技能練得爐火純青,成為了他們那一批第一個能夠單獨頂崗作業的學員,此時他的手上已磨出厚厚的一層繭子。
繁忙的鄭州北站日均作業量為22000輛,承擔著南來北往、東來西去的列車分解、編組重任,陳林所在的下行駝峰承擔著全站調車作業量的65%。
自參加鐵路工作以來,陳林每天一個班12個小時,平均解體列車2000多輛,摘車鉤1000多次,奔跑行走20多公里,將近半個馬拉松。而且無論天氣多惡劣,他都不能少跑一步、少看一眼。
從單獨作業的那一刻起,陳林就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這是他的“秘籍”,裏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作業需要知曉的規章制度。而如今的陳林已經不再需要他的“秘籍”,所有的內容他已熟記於心。
入職以來,陳林已安全提鉤120多萬次,解體車輛近300萬輛,做到了無違章、無違紀、無差錯,防止大小事故11起。
2016年度鄭州北站“調車職業技能大賽”中,陳林榮獲連結員個人第一名。2017年,在鄭州北站“調車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了調車長個人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八年間,陳林靠自己的努力,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鐵路“小白”變成了技能、業務雙料精英。
凝聚團隊力量 甘做“傳幫帶”
2017年12月,陳林通過公開競聘,成為鄭州北站下行運轉車間北區二班副班主任,協助車間管理幹部,加強現場安全卡控。崗位變動後,陳林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安全盯控與業務傳幫帶上,他結合調車作業特點,細化完善了班組自控、互控、他控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團隊作用。
2018年1月15日,綜合集成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在鄭州北站正式上馬,陳林組織成立了駝峰自動化課題攻關小組,先後破解了往駝峰傳輸調車計劃、調車進路平行作業等24項技術難題,既降低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作業效率。
同年1月28日,陳林帶領他所在的班組,創造了新系統上馬以來,單班解體51列的新紀錄。他還成立了“陳林式青年突擊隊”,定期開展傳幫帶,他的徒弟中有的還升職成了調度長。陳林所在的班組也連續兩年獲得鄭州北站“調車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把青春獻給最愛的崗位,用奮鬥踐行鐵路精神。“解鉤手”陳林是鄭州北站2000余名鐵路人的縮影,是他們的默默堅守、接力前行,造就了鄭州北站“亞洲第一大編組站”的最美風景。(李珊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