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密林層層掩映的深山裏,有一支駐守在那裏的神秘部隊,他們服役于後勤保障部隊某軍械倉庫,被稱為“坐在火山口上的兵”,每天的任務是跟報廢的彈藥打交道。
彈藥銷毀,是一項國際公認的高危行業,操作方式極為複雜,拆彈兵們隨時都可能面臨險情,既要大膽勇敢,也要耐心細緻。已經在這支部隊裏承擔拆彈任務十餘年的“拆彈專家”申修強,是經驗最為豐富的老兵,但他的戰友卻説,論對待工作的認真程度,申修強“比新兵還像新兵”。
一枚手榴彈在他眼前爆炸
“出現故障,找申班長排除故障!”提示鈴聲響起,申修強讓戰友們去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則迅速穿戴好防護設備進入處理手榴彈的工作間。
儘管採用了人機分離的模式,能夠確保人員的基本安全,但是部分“老齡”手榴彈的性能不穩定,彈體和彈柄分解不開,或是彈柄斷裂,裏面的拉火繩在拉發狀態,隨時都可能爆炸。
剪拉火環是其中最緊張的環節,這需要拆彈人員操作時手又穩又準,絕不能抖動,微小的顫抖也有引爆手榴彈的風險。
某次操作機器時,申修強從監控視頻裏看到,一枚手榴彈已是不可控的狀態,他果斷停機後,眼睜睜看著這枚手榴彈拉發、冒煙、爆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讓申修強更深刻地意識到在進行炮彈銷毀時冷靜處理的重要性。
申修強經常笑稱自己的工作是“鬼門關前轉一圈”,可以説,每一次拆彈都事關重大。從最初的緊張到不敢下手,如今的申修強在拆彈方面已經是十拿九穩,用過硬的心理素質與多年積累的經驗去面對所有的驚心動魄。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2013年,申修強所在的銷毀班接到任務:銷毀一批老式加農炮彈。它們已經存放了將近40年,引信頭螺鉚釘(作用是確保彈藥在飛行的過程中不脫落,拆彈必先去除鉚釘)銹跡斑斑。這是銷毀班未曾接觸過的彈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沒有任何經驗,怎麼辦?申修強拿起了書本,開始研究彈體結構,分析適合操作的機器,經過和工程師及工廠人員的交流,最終確定了先用鑽頭取出鉚釘駐螺的方案。
鑽頭取鉚釘,下面就是火藥,一旦鑽頭鑽到火藥上,溫度升高,很可能會産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心理素質好、技術能力強、膽大且心細的申修強再一次義無反顧地承擔了這個危險的任務。
“鑽子有個固定深度,我很害怕會鑽到火藥上去,所以鑽一下趕快提起來看一下,看鑽到多深了,剛放下去再馬上提起來,向鑽孔裏澆點冷卻水,冷卻後才能繼續,一發彈丸將近要鑽將近一個小時。”申修強回憶道。
第一次鑽完時,豆大的汗珠從申修強的額頭滴落,他的衣服都濕透了。表面上很平靜,其實心裏卻是一直在發抖,説到當時到底有多緊張,申修強不好意思地笑了。
經過一點一點地試探,申修強終於突破了技術難關,掌握了這個型號彈藥的拆卸方法。不僅如此,他還結合其他幾個型號的炮彈拆卸經驗,總結出一整套規範的操作流程。
申修強是服役年限最長的一名老班長,也是大家的定心丸,無論遇到多危險的情況,大家一想到他就會立刻心安。
“比新兵還像新兵”
申修強所在的崗位擁有著整個銷毀流程中最為惡劣的作業環境。
蒸汽倒藥間溫度高達50攝氏度,總是瀰漫著難聞的氣味,待久了嘴巴裏會泛苦,反胃、想吐是最正常的反應。早上從8點鐘上班,到12點鐘下班,申修強每天都要待在這個房間裏,即使能間歇地到戶外“放風”,也只是喘口氣的工夫。
蒸汽倒藥,曾是讓申修強望而卻步的專業,因為風險高,所以須要士官骨幹把關,由經驗豐富的人來操作,所以重擔便又落到了申修強的肩頭。久而久之,申修強對這份工作産生了難以割捨的情感,很多次他想換崗,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2016年,申修強被查出雙肺患上腫瘤,入院治療。然而術後僅僅三個月,他就又回到了銷毀班,一邊給戰士們上課,一邊積極恢復體能。
幹起活來,部隊裏大多數同志對申修強的評價是“比新兵還像新兵”,踏實、嚴謹、一絲不茍,就連每次打掃衛生,他都會進行二次清潔。
在申修強的帶領下,銷毀班梳理制定了彈藥銷毀工作流程70余種,人員設備操作規章制度10類28項,涉及崗位27個,全面優化了銷毀作業流程。
申修強説,有時候做夢他都在銷毀炮彈。倉庫裏的炮彈堆積如山,幾乎每一枚都經過了他的手拆卸。對於申修強來説,這些銹跡斑斑的炮彈殼不僅是他二十多年軍旅生涯無言的見證者,更是親如陪伴他“出生入死”的戰友。(王若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