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茹瑪汗·毛勒朵:把我的中國心刻在邊境上

道德模範 來源:央視網 2019-9-27 第1096期 A-A+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張琪):吉根鄉位於祖國西部邊陲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境內,被稱為“最後一縷陽光鄉”。

這是一片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土地:三面高山環繞,北接南天山山脈西端,南靠帕米爾高原。晝夜溫差極大,年平均氣溫只有7.3℃,一年有300天都是風沙和低於零下20℃的嚴寒天氣。

這是一塊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土地:從這裡向西,便是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線,長達470公里。這裡的牧民一代代傳承,守土戍邊。在邊境線上,每一座氈房都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名流動的哨兵。

1

布茹瑪汗·毛勒朵  圖片來源:新華網

布茹瑪汗·毛勒朵就是這樣一位流動的守邊員。五十多年,長達一生的堅守,她的足跡遍佈整個冬古拉瑪通外山口;五十多年,短若昨日的重現,山川河流、界碑界樁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要熟稔於心。

“中國,祖國在我心中!”

在帕米爾高原吉根邊防派出所管轄的一處通外山口冬古拉瑪山口,隨處可見刻著柯爾克孜文和漢文兩種文字的“中國”的石頭,這是布茹瑪汗·毛勒朵用幾十年寫就的“史詩”。

1

布茹瑪汗·毛勒朵和她的“中國”石  圖片來源:央廣網

“風吹石頭跑,滿山不長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當地人眼中的冬古拉瑪山口淒寒蕭瑟,人跡罕至。“冬古拉瑪”,在柯爾克孜語中的意思是“風吹石頭滾動咚咚響”。

布茹瑪汗·毛勒朵卻一腳踏進海拔超過4000米、山頂常年積雪的冬古拉瑪山口,成為一名守邊員,那年她19歲。

上山當天,冬古拉瑪山口依舊是狂風呼嘯,戈壁山上沙石滿天,她第一次看到了寫著“中國”二字的界碑,從那以後這兩個字就是她心目中最神聖的字。學會寫“中國”這兩個字,她激動得三天都沒有睡著。

五十多年來,在巡邊時只要見到能夠刻字的大石頭,她就會盤坐地上,在石頭上刻“中國”二字,刻一顆石頭往往需要花上她近一天的時間。第一次刻下“中國”的場景,她歷歷在目:那晚她遇到洪水被困在荒野,心想與其被狼吃掉或凍死,還不如學寫“中國”兩個字刻在石頭上。如果壞人看到這兩字,他們害怕,就不敢進入中國領土。

這一刻,就是一生。“中國”二字上留下了她多少個虔誠親吻的唇印,只有冬古拉瑪雪山知道。她説:“我熟悉冬古拉瑪山口的石頭,就像熟悉自家抽屜裏的東西一樣。哪塊石頭是走人的,哪塊石頭是趕羊的,哪塊石頭是走賊娃子的,都逃不過我的眼睛。”

1

布茹瑪汗·毛勒朵   圖片來源:新華網

如今,布茹瑪汗·毛勒朵已經年過七旬。從花樣年華的少女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她把自己獻給了祖國西陲的守護事業。齊胸深的積雪,凜冽刺骨的寒風,沒有路沒有電的艱苦生活……她都咬牙堅持下來了,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布茹瑪汗每天巡邊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按每步50厘米的步伐保守計算,她在守邊路上留下的腳印多達1.6億個,相當於環繞地球走了兩圈。

她沒有多少文化,也不太懂忠貞報國多麼偉大。她的想法很簡單:這是中國的領土,每一寸都不容侵犯,每一寸都要有中國印記。

“守邊離不開部隊,愛邊先愛子弟兵”

幾十年的守邊歷程中,布茹瑪汗視邊防軍如子女,厚愛有加:“這些孩子遠離父母,來這裡是為我們守邊,他們更需要得到母愛。”

只要邊防官兵巡邏到了她家,她都會把氈房讓給他們住,把最好的被褥拿出來給他們鋪上,而她與丈夫則悄悄搬到平時堆放雜物的庵棚中過夜。戰士們的鞋襪濕了,她就在火堆旁幫他們一件一件地烤幹;衣服破了,她就一針一線地縫好,然後整整齊齊疊放在“兵兒子”的身邊。

她總是説:“我有兩個女兒,三個兒子,但我不會認為我只有這五個孩子。我把所有的士兵當成自己的兒子,我對他們就像是父母對孩子的感情。”

1

布茹瑪汗·毛勒朵和邊防官兵巡邊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布茹瑪汗生活清貧,成年累月都捨不得殺只羊。但為了保住小戰士嚴重凍傷、可能致殘的雙腿,她毫不猶豫地宰羊,用熱羊血為戰士洗腳,用熱羊皮為戰士捂腳。

戰士們被洪水困住斷了糧,布茹瑪汗在暴風雨中爬山越嶺七個小時趕了十里路,給戰士們送去了糧食。戰士們感動得熱淚盈眶。而她不顧自己渾身傷痕纍纍,只怪自己來晚了。

在暴風雪中,她擔心戰士們巡邏遇到意外,冒著牛羊被大雪凍斃的危險,毅然堅守山口,為斷糧斷水的戰士們點燃了生的火把…………

“守邊離不開部隊,愛邊先愛子弟兵”,這是布茹瑪汗的信念。在守邊官兵們心中,她就是溫暖雪域高原的“冬古拉瑪媽媽”。

“讓子孫一代一代接力守邊”

“現在我老了,不能守邊護邊了。”布茹瑪汗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腿腳行動不方便,離開邊境線的退休生活讓她有些失落。但説起她的護邊員子女,布茹瑪汗充滿了自豪,“我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冬古拉瑪山口,我的3個孩子是在守邊的地方生的。將來就是我死了,兒孫還要守下去,子子孫孫都要守下去!”

布茹瑪汗的守邊情結源於父親,父親曾告訴她:“現在的好日子是解放軍給的,我們一定要對解放軍戰士們好,回報他們的恩情。”布茹瑪汗記得小時候,父親曾帶領兄妹5人為解放軍砸開大石,鋪平道路。

1

布茹瑪汗·毛勒朵在石頭上刻“中國”二字 圖片來源:光明網

在父親的影響下,布茹瑪汗無論多苦都堅定地擁軍愛軍,堅守戍邊崗位。如今,在她的感召下,她的五個孩子也成為護邊員。

二兒子麥爾幹12歲開始就跟著布茹瑪汗巡邊護邊,那時的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地去巡邊。媽媽告訴他:“我父親教導我必須要守邊護邊,為黨為國家作貢獻。為了這句話,我發誓就算剩最後一口氣,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如今作為一名護邊員,麥爾幹説他也會傳承媽媽的精神,堅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

2010年,布茹瑪汗把自家的一間房子改造成“護邊員歷史教育館”。館內200多張圖片、12件實物生動真實記錄了布茹瑪汗半個多世紀的守邊歷程,以及護邊員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能再去邊境線,那就把護邊員的故事講給後代人。

1

布茹瑪汗·毛勒朵家中的榮譽室 圖片來源:光明網

祖國不會忘記英雄兒女們。

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布茹瑪汗·毛勒朵“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這個國慶節,她將東行4000多公里去看一看她守護的祖國的心臟。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