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的十分之一,都是由他參與測量的

大國工匠 來源:央視網 2019-9-11 第1085期 A-A+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央視網消息:九月的秦嶺山脈北麓透著些許涼意,溝壑錯縱處,白芝勇帶著幾個徒弟進行測量外業觀測練習。

打開測量腳架支好,從箱子裏把儀器拿出來,架到腳架上,再對儀器進行對中和整平,這個過程一般情況下白芝勇的徒弟需要花費3分鐘的時間,而白芝勇不超過40秒。

白芝勇(左一)帶著徒弟進行測量外業觀測練習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白芝勇(左一)帶著徒弟進行測量外業觀測練習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再快1秒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是白芝勇信奉的武功秘籍。

白芝勇,中鐵一局五公司精密測量隊高級技師。他的一戰成名,恰是因為“快”。

時光倒流至2005年,白芝勇毛遂自薦第一次參加測量工技能大賽。

白芝勇告訴央視網記者,這類技術比賽是選拔優秀技術人才的平臺,機會難得。“第一次參加比賽就賽不好,那以後豈不是一點參賽的機會都沒有了?”白芝勇琢磨怎麼用手頭的計算器能夠快速完成計算,上場後他很快在計算器中編寫出了一個小程序,專門用來應對這項比賽中的數字計算。

最終,白芝勇用了18分鐘完成了外業觀測,用13分鐘完成了程序編制,接著輸入數據3分鐘後出了結果,又用了8分鐘完成了實地放樣。

僅僅用時42分鐘,他就完成了外業觀測和內業計算兩項複雜任務。這麼快的速度,以至於裁判和其他參賽選手都覺得白芝勇是不是作了弊。但經過他的重新演示和一番論證後,令裁判、老師及選手們由衷折服,都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思路。

白芝勇(左二)現場指導青年技術人員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白芝勇(左二)現場指導青年技術人員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這場由陜西省和中鐵一局舉辦的“陜西省職工工程測量技能競賽”,距現在已經過去14年了,在之後同樣的比賽中,仍然沒人能破白芝勇的紀錄。那一年,他27歲,還是一名初出茅廬的測量“新兵”。

剛入行時,不論寒暑,只要不出差,白芝勇都會練習最基本的4個動作,支好腳架、從儀器箱中拿出儀器,在腳架上架好,再調準,把這4個動作在40秒之內做完,白芝勇練了大半年。看似簡單重復的動作,每天一練就是三四個小時。

“每減少一秒,都要靠苦功夫、真功夫。”從一分半到一分鐘,白芝勇只需要幾天;從60秒練到50秒,他花了一個半月;從50秒練到40秒,他用了半年……

“我是靠技術比賽出來的。”講述起自己的故事,白芝勇眼裏是光、笑容坦蕩。

哪怕是1毫米!

眼前這個個頭不高、言語不多,皮膚白皙,氣質文雅,讚譽不少卻仍然低調的四川巴中小夥兒,竟然帶著他的精密測量小分隊,走過黑土地,去過大漠戈壁,踏過原始森林,到過錦繡蘇杭。祖國的大江南北,都有經過他精細測量而建成的道路橋梁和高樓大廈。

精密工程測量,是指以毫米級或更高精度進行的工程測量。工作中,白芝勇要用一組組數據,引導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將道路準確向前延伸。有人説,他們就是築路工程中的“千里眼”。

白芝勇(右二)在秦嶺天台山特長隧道附近和技術人員交流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白芝勇(右二)在秦嶺天台山特長隧道附近和技術人員交流 央視網記者 弟辰晨/攝

 南京市緯三路過江通道隧道,從長江江底開挖的上下兩層單向三車道過江隧道。如今坐車通過這裡,只需要短短三四分鐘的時間,但是當年修建這條隧道時,卻讓白芝勇揪心了900多天。

在長江下打通一條超大直徑的隧道,盾構機是最重要的設備。它就像一條巨龍在長江江底掘進,穿越軟土、硬岩、砂卵石等地層,而江面上通行的船隻卻一無所知。白芝勇的工作,就是要引導這個比五層樓還要高的盾構機,在江底的黑暗中隨地勢起伏曲線前行。由於是水下施工,而且盾構機的前進路線有多次曲線變化,每天的潮汐、水壓、流速等因素都會影響盾構機掘進的精度。為了儘量減小誤差,白芝勇在測量方案中做了三重保險。

2015年7月2日,盾構機在地下已經穿行了900多天。按計劃,這個龐然大物即將在這一天下午3點破土而出,精準貫通到預先在出口位置設定的鋼環中。然而,既定時間已過,盾構機出口位置的水面卻依然平靜如初。

平時沉穩冷靜的他,卻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

經過多方溝通,白芝勇才得知,原來是盾構機出了一點兒故障。又過了大約一個小時,盾構機緩緩駛出長江南岸接收井,圓滿實現了隧道貫通。“這真是個奇跡!”就在現場歡呼雀躍時,沒有人注意到,白芝勇已帶人在鋼環前擺開測量儀器,分析檢驗誤差。

“為了減少1毫米的誤差,我要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可沒準兒後邊施工的人隨便一動就偏出去1公分甚至幾公分了。但我不管後面怎樣,在我這個環節,我就是要用心,盡最大力量,不能出差錯。”白芝勇向央視網記者表示,12毫米的誤差,比預定的50毫米,少了38毫米。

一瞬間,百感交集。如今回憶起來,白芝勇仍眼眶濕潤,“900多天的堅守,引導盾構機正確的前行,這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偶爾一天在野外,我們把它叫做踏青;偶爾幾天在野外,我們把它叫旅遊。但是一年365天有300多天在野外,我們把它叫做搞測量。”白芝勇打趣道,“苦到頭了就是甜,我這個人記甜不記苦。”最讓他驕傲的是,他參與完成工程測量任務約3500多公里,其中高鐵測量任務完成2500余公里,佔了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近十分之一。

“爸爸的工作就是控制高鐵軌道的平順性。”白芝勇的兒子第一次坐高鐵時,看到立在高速行駛的列車窗臺上紋絲不動的硬幣,脫口而出:“爸爸,你真了不起!”……

車廂裏,是一家人難得的共處時光,車窗外,風景流動,往事飛馳。(文/弟辰晨 視頻/實習記者 楊帆)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