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竹鄉深處匠心獨運:制一把竹扇 費半生心思
面孔 央視網 發佈時間:2019年08月31日 00:13

央視網消息:“一把扇子看起來很簡單,把它做好,很難!”王明德和孫女王亞淩正在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些扇子製作精美、品種繁多、色彩亮麗、文化氣息濃厚,贏得了大家的盛讚。“有黃山的日出,有迎客松、有飛來石等等,很多畫面。”

近日,國新辦舉行“堅持改革創新 勇於闖出新路——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發佈會,發佈廳外,包括當地制扇等傳統技藝展現了安徽悠久的歷史文化。

竹扇,經過千百年民間藝人的磨礪和歷代文人的滋潤,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並逐步由實用品演變為供人們收藏和欣賞的藝術品。

來自廣德縣竹製品加工傳承人王明德,是徽扇子的第四代傳承人。他們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制扇歷史。他本人更與折扇結下了“不解之緣”。對這份“緣”,王明德有自己的理解:“用最平凡的材料,做出最高的工藝,這是匠心的體現。”

“很難想象吧!我們做一把竹扇需經過60多道工序,才能成功。從扇面到扇骨到貼邊,每一個細節都很講究。”説起自家扇子,1949年出生的王明德很是驕傲。他家所製作的竹扇,從細節處入手,從用料到做工,每一個環節都傾注著心血。“最關鍵的,每一道都要好好地把關,仔細地做好,不然會影響扇子整體質量。”

目前,他的折扇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功背後是他多年的堅守與傳承。

“我印象最苦的,是當初我和我父親學手藝的時候。”王明德説,自己從小學畢業後,就正式跟著父親開始學做折扇,這一做便是60多年。破篾做扇骨是製作紙扇的基本功,它需要準、快、穩。學制扇第一步便是學破篾開始,為了學好破篾的技術,王明德勤學苦練,雙手被竹條劃出道道傷痕,但他始終咬牙堅持。除了多次向父親請教製作扇骨的工藝流程,他時刻做到精益求精。

對扇面的製作,王明德更是細緻入微。過去,折扇的扇面材料主要是紙,這一道工序主要是將扇面紙粘貼在扇骨上,粘貼時不能出現皺折。一齣現皺折,品位就會大大降低。苦練出技藝,勤學事方成。由於王明德和他父親做的紙扇精美、耐用,而且價格也很公道,再加上他們父子為人非常厚道,他們的紙扇在同行業享有盛譽。

“我始終還在摸索著這把扇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制扇便是如此。為此,王明德每次製作一把扇子,都會在幾天之後再觀詳,哪做得好,哪做得不好,每次都要看上“三分”。時至今日,即便竹扇遠銷海內外,也是如此。在繼承家族傳統而獨特扇骨打蠟技藝的同時,他還創出了新的扇骨製作技藝“貼邊裏”,這兩項獨特的製作技藝更是讓折扇扇骨不變形,且環保耐用。“可以把很薄的材料鑲到這裡面,只有我們能把它做出來!”談起這些絕技,王明德老先生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個市場,開始走得很失敗,一點效果沒有。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苦練出技藝,勤學事方成。為了能讓自己的扇廠生産出更多品種的扇子,生産出更有品位的扇子,王明德派自己的小兒子去日本學習。扇廠在成立技術研發小組的基礎上,多次到蘇州、杭州、紹興等扇廠學習取經,到北京中國扇子藝術學會學習。王明德説,學會以後,大有進展。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做得很好,銷大於産,構成了産業鏈。“規模很大!解決了當地一千多人的就業問題。”

“把關,都在自己廠裏。”儘管現在扇廠規模擴大了,産量也增加,但是,每一把扇子的製作工藝流程決不能馬虎,要自始至終保證質量。他常説,扇子做不好,別説經濟效益,就是臉上也沒光彩!每個人都要視質量為生命。大家都要懂得,如果沒有今天的産品質量,就沒有明天的市場買賣。

從傳承學藝、到終成大師,今年70的王明德與竹扇之間已建立了60多年緣分。制一把竹扇,費半生心思,他認為,這很值得,他以一種清逸的姿態活在竹鄉深處。他的這份心思,也一代代傳了下來。孫女王亞淩作為第六代傳承人,已從心裏喜歡上了這門折扇技藝!她説,這都是父輩留下的心血。“一開始是覺得不容易,但環境奠定了基礎,靜下心來,慢慢慢慢地,就喜歡上了。”

編輯:黃佐春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