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李艷華
央視網消息:29年來,她紮根黑土地,培育的東生系列優質大豆新品種,大田種植畝産普遍達400斤,甚至有農戶種出每畝480斤高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新品大豆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5000萬畝,增産20多億斤,增效40多億元。她用一顆顆金燦燦的大豆“作墨”,把論文寫在黑土地上,換回農民們的最高讚譽——“金豆娘娘”。
她叫李艷華,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出身農家,考入農校,從事農研,李艷華一生和“農”字有不解之緣。
黑龍江省海倫市位於松嫩平原東北端、小興安嶺南麓,黑土肥沃,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之稱,也是重要的大豆集散中心。1966年,李艷華出生在海倫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裏幾代人都以種大豆為生。李艷華自己都沒想到,活了大半輩子,一直都沒離開過大豆,而且會“伴豆一生”。
李艷華為農民講解大豆知識
1990年,從東北農業大學作物學專業畢業後,李艷華回到家鄉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試驗站從事育種研究工作。從到實驗站的第一天起,她就確定了目標:培育適應東北高寒地區種植和加工的優質大豆品種。從第一個品種開始培育,到有了第一個通過審定的品種,李艷華用了整整10年時間。
雜交組合是大豆育種的基本方式,將大豆品種不同的性狀通過雜交集中到一起,稱作一次雜交組合。29年來她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培育出50多個優質品係,最終才從中育成了東生1號至10號十個審定品種,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高緯度地區大豆品種較為單一的問題,為種植結構調整儲備了不少早熟品種。科技成果轉化難是一個普遍問題,但李艷華培育的東生系列大豆品種卻很受青睞,累計轉化資金近2000萬元。
“爭分奪秒”已經成為李艷華工作中的一個習慣。大豆育種工作不講究什麼“朝九晚五”,也沒有雙休和年假,只看天氣。李艷華調侃:“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即便下雨,她往往也只是將工作地點從田地裏轉移到實驗室。
每年,李艷華待在地裏的時間有150天以上,遠遠長于一般的農民。就連她懷孕和孩子哺乳期間,也常常工作在田間地頭。孩子需要喂奶時,丈夫就把女兒抱到地裏給她喂,喂完再抱回家。
大豆的花期本來就短,一天當中真正能進行雜交實驗的時間也就是清晨的兩三個小時。為了多進行幾個品種的雜交實驗, 不打擾家人和單位的門衛,她常常晚上就睡在辦公室裏,躺椅作床,軍大衣為被,獨樓孤燈作伴,淩晨兩三點鐘就起來工作。
幾乎每年秋季,李艷華都要跨越4600公里的行程,往返在我國版圖上最北至最南的兩省之間,把種子從海倫帶到海南“避寒”繁殖, 進行“北種南繁”。第二年春季再把培育的種子帶回海倫繼續實驗,這樣可以增加一到兩個生長季,將育種時間縮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000年以前,為節省有限的科研經費,李艷華常常坐近50個小時的火車。
為專心育種,李艷華曾拒絕企業十倍高薪邀約。科研資金緊張時,她曾拿出自己的工資做科研。儘管如此,她開辦講座、傳授種豆知識、坐著拖拉機下鄉去解答農民疑問,從不講報酬。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這是李艷華的一些同事對她的評價。因為忙於田間育種,李艷華曾沒有時間寫論文,晉陞職稱的腳步比別人慢了許多。一起參加工作的同事2008年就獲評正高職稱。直到2015年,李艷華才因科技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破格晉陞為正高級工程師。2019年3月,李艷華被全國婦聯評選表彰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只要走在這條路上,就有責任幹好。”“我們是大豆的故鄉,就應該研發出最好的大豆種子,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艷華堅守育種工作近30年,不僅是源於對這項事業的熱愛,更源於科學家的一種社會責任和歷史擔當,用科研成果為中國大豆爭氣。(報道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