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會上表彰了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員,戴明盟是獲獎者之一。作為我國第一批航母艦載機試飛員,他用數個“第一”為中國航母戰鬥力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1971年8月3日,戴明盟出生在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兒時,他就嚮往藍天,每當飛機飛過頭頂,他總是好奇地仰望天空。
19歲生日,戴明盟終生難忘。那天,他接到了一份來自空軍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開啟了飛行生涯,16年後,他成為首批艦載戰鬥機的試飛員,從此與艦載機結下不解之緣。
那時的中國,航母事業剛剛起步,艦載機技術一片空白,用戴明盟的話説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技術資源,沒有圖紙資料,沒有相關組訓經驗,飛行試驗,一度陷入“困境”。
研究航母、研究艦載機和飛行技術,成為戴明盟和團隊人員每天的工作,週而复始。
“我們把每一次的飛行體會,每一次飛行技術動作的改進,甚至每一次走過的彎路,都記錄下來。”戴明盟和他的戰友們積累了上百萬字的技術資料,拿出了一條適合遼寧艦特點的著艦航線。艦載機飛行這扇厚重的大門,被慢慢地推開了。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被稱作“刀尖上的舞者”。説它是“刀尖”絕不過分,航母雖然巨大,但在高空中看就像是一張漂浮在海面上的“郵票”,高速飛行的戰機,必須精準地落在甲板上4根阻攔索之間,每根阻攔索間隔12米,有效著陸區域僅有36米,超過1毫米就是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戴明盟曾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其中一次是剛分到戰鬥部隊時。
那天,部隊組織飛行訓練,戴明盟和教員駕戰鷹飛大航線儀錶課目。飛到2000米高度時,戴明盟聽到飛機發出爆音,兩股白煙從他的座椅旁邊涌了出來。塔臺指揮員發現緊急情況後命令:趕緊跳傘!
“當時下方全是廠房,而且那邊有個鎮海的煉化廠,根本就無法跳傘,跳了以後,這個飛機就不知道飛到哪去了。”為避免民眾傷亡,戴明盟一直飛到無人農田上空時,才跳傘,而飛機也像火球一樣衝了下去。
“後來聽事故調查人員説,火已經把操縱系統的機械連桿燒得只剩那麼一點點了,可能就再過幾秒鐘,或者十幾秒鐘,我們就再也跳不出來了。”
戴明盟説,經歷過生死考驗後,他的內心變得異常強大,很多事情都可以坦然面對。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迎來殲-15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日子。這一天,他和平常一樣,早早到達塔臺,平靜地開始飛行前準備。“沒人對我説話,氣氛比平時要凝重一點。”戴明盟回憶道。
“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此前,我們已經繞艦500多次,觸艦十幾次了。滑出的時候,我還衝他們招了招手。”
9時許,遼寧艦上空傳來飛機的轟鳴聲。繞艦一轉彎、二轉彎,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鉤,隨著艦載機的兩個後輪“嘭”地“拍”在甲板上,機腹後方的尾鉤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攔索,穩穩地停在飛行跑道上。
“成功了!”歡呼聲中,很多人熱淚盈眶。一下飛機,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孫聰一把將戴明盟抱住,部隊每個人都排著隊擁抱。
“航母要真正形成戰鬥力,必須培養出一批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2013年起,戴明盟把目光瞄向這個新的戰場。
僅一年多後,中國海軍第一批自主培養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成功在航母上起降,並且獲得航母飛行資質認證,這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邁入了航母俱樂部,中國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國家。
“為夢想戰鬥,為使命飛行”,這是海軍飛行員的生命所繫和價值所在。“作為一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我深深地懂得只有將生命和藍天,使命和祖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我的夢想之光才能照進現實。”戴明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