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默默無聞是每個軍人對黨的絕對忠誠”,吳洪甫話語鏗鏘,黝黑的面龐滿是歲月的痕跡。近日,他獲得退役軍人“重量級”獎項。
從軍五年,他兩次參與擊落“U-2”型高空偵察機,退伍後,他在長達37年的時間裏嚴守國家機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沒向組織要過任何待遇,始終保持一名軍人的本色與初心。
精準測算,兩次擊落敵方“U-2”偵察機
1959年12月,18歲的吳洪甫報名參軍。時間不長,有著初中學歷的吳洪甫就被選作新中國第一代“導彈兵”。
1962年9月9日,一架“U-2”高空偵察機竄入江西省南昌市上空,8時32分進入吳洪甫所在的二營的火力範圍。
“可以打下來!”負責導彈發射標圖工作的吳洪甫迅速標出飛機航跡,並把參數上傳給指揮部。
隨即,天空閃出3朵白花,“砰!砰!砰!”的爆炸聲傳來。
“U-2”高空偵察機首次被我軍擊落!吳洪甫也因此次任務榮獲“提前晉銜”獎勵。
“第一次擊落‘U-2’高空偵察機後,再想成功擊落就困難了許多。”吳洪甫説。敵方在飛機上安裝了對付地空導彈的預警裝置——“第12系統”,當地空導彈部隊打開制導雷達天線捕捉目標飛機時,敵方預警裝置就會自動報警,此後“U-2”多次繞過地空導彈營的火力網。“這也意味著要想擊落飛機,標圖技術的要求更高了。”
按科學理論推斷,把所有參數準確發送給引導技師,正常運作時間最短也要18秒。但針對新情況,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專門設計出“近快戰法”,把參數測算時間由之前的18秒壓縮到8秒。
吳洪甫和戰友們抓緊一切時間模擬訓練。
為了壓縮數據測算時間,吳洪甫把飛機飛行高度、航線距離等常用的100多個數據全部背了下來,“看、算、報”同步進行。一旦得到空情信息,瞬間尺起筆落,敵機航線就可準確地顯示在標圖板上。
這一切,僅需3秒。
1963年11月,在江西上饒上空,吳洪甫和戰友再次捕捉到U-2偵察機的蹤跡。可當敵機距陣地39公里時,雷達突然丟失目標。按U-2偵察機的速度和航向,吳洪甫準確推算U-2偵察機的距離和方位,迅速標圖並彙報:“三發必中一發!”巨響過後,U-2偵察機再次被擊落。
中央軍委、國防部授予吳洪甫等人個人一等功、二營全體官兵集體一等功。二營也被授予了“英雄營”榮譽稱號。
1964年7月23日,吳洪甫和其所在的導彈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這張闔影一直挂在吳洪甫家客廳的墻上。“這是我最寶貴的珍藏。”吳洪甫説。
嚴守秘密,“自我塵封”37年
1965年2月,吳洪甫退役了。
五年的軍旅生涯,吳洪甫畢生難忘。臨行前,營長命令他們回家後一定要做到“兩個不能”:不能洩露國家機密,不能因地方沒安排或待遇差就鬧意見。
“問我能做到嗎,我説能,保證做到。”吳洪甫説。
回到槐窩村老家後,吳洪甫收起立功證書,扛起鋤頭重新做起了農民,為了嚴守國家秘密,吳洪甫將這段光榮歲月“塵封”起來。
身邊的鄉鄰、親友,有知道他參過軍的,但沒人知道他當過什麼兵,打過什麼仗;他的家人收到過他立功的喜報,但立功的理由他從不解釋。在吳洪甫看來,當兵打仗與工人做工、農民種糧一樣。
吳洪甫的妻子劉慧文好奇他的經歷,“問他在部隊做啥,他説保密,家裏沒人能問出來,後來也就不再問了。”
直到2002年6月,吳洪甫偶然在一本軍事雜誌上看到老營長岳振華講述擊落“U-2”型高空偵察機的戰鬥經過,他才發覺保密期早已過去,這才向家人坦言。此時離吳洪甫退伍已經整整37年。
鄉親們得知吳洪甫打下U-2偵察機的英雄事跡後,常有人勸他:拿著立功證書,找找人,給孩子安排個工作,也能改善一下家庭條件,在土裏刨食,啥時是個頭兒?
“咱是莊稼人,靠種地吃飯不丟人!”直到今天,吳洪甫仍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和老伴兒最常吃的菜是鹹菜,他穿的T恤,是縣人民武裝部發的紀念衫。
2014年7月,根據吳洪甫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忠誠》,在原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演出。情景劇結束,吳洪甫走上臺前,向昔日的老戰友和年輕的二營官兵送上莊嚴的軍禮。一時間,全場起立,臺上台下一片整齊的軍禮……
前半生是英雄,後半生更是英雄
在槐窩村村民們的眼中,吳洪甫熱心、善良,對村裏的工作總是&&支持、響應。
90年代初,村集體計劃流轉村裏閒置的沙窩地,搞特色種植。因為不了解土地流轉,村民們大都持觀望態度,誰也不簽合同。
吳洪甫第一個站了出來。“這是好事,我支持。”他還給大夥兒做思想工作:“沙窩地在咱們手裏生不出金蛋蛋,流轉給合作社經營,咱們每年吃紅利,不虧。”
看到路上哪有坑洼,吳洪甫會帶上煤渣和鐵鍬,不聲不響地填平。“村西路口常年有人扔垃圾,吳洪甫就主動要求‘承包’村西口的衛生,每天清掃,已經堅持了兩年。”村黨支部書記楊建文説。
2011年,吳洪甫被評為“廣宗好人”;2012年,被評為“邢臺好人”。
“作為一名軍人,有能力就為人民做點好事,我做的還不夠,離盡善盡美還有很大距離。”吳洪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