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佔熺:菌草扶貧 做“一帶一路”信使

行業先鋒 來源:央視網 2018-10-17 第861期 A-A+

央視網消息:從長江流域到黃河流域,從閩西老蘇區長汀到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都流傳著一個將野草變成致富金草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林佔熺——菌草技術發明人和學術&&人、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他不僅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還把扶貧技術帶到了國際上,菌草隨之跨出國門,遍植世界105個國家。

2013年4月開始探索用菌草治理流沙,現取得了系列的國際領先成果,為黃河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適用技術。林教授在阿拉善菌草治沙現場。

2013年4月開始探索用菌草治理流沙,現取得了系列的國際領先成果,為黃河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適用技術。林教授在阿拉善菌草治沙現場。

上世紀80年代,林佔熺從成千上萬種野草中篩選出46種菌草,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廣泛應用於扶貧和援外。林佔熺將菌草技術傳播至全球,並在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南非、泰國、馬來西亞、盧旺達、萊索托和厄立特裏亞等13個國家建立了菌草技術示範培訓和産業發展基地。

不知不覺,林佔熺已與草為伍30餘年,可70多歲的他卻仍是幹勁滿滿。“接下來,我們計劃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創建一個700畝的菌草、旱稻技術示範基地!”林佔熺説,他將再次出發東高地省,履行這項新的菌草援外任務。

“致富金草”真扶貧扶真貧

2011年7月13日,選定在雅魯藏布江西藏林芝米林縣段,海拔3067米,菌草治理流動沙丘試驗點。

2011年7月13日,選定在雅魯藏布江西藏林芝米林縣段,海拔3067米,菌草治理流動沙丘試驗點。

1983年,林佔熺隨同福建省科技扶貧考察團來到老蘇區福建龍岩長汀縣。在河田鎮羅地村看到的情景讓他觸目驚心——這裡的“懸河”高出兩邊耕地一兩米,“懸河”四週山丘荒禿、植被稀疏、耕地沙化,一派淒涼。

“種草治理水土流失、‘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致富一方的強烈願望,再一次在我胸中涌動。回單位後,我便開始了研究實驗。”憶及當年,林佔熺説。

三年很快過去,1986年秋,林佔熺用芒萁、五節芒等野草作原料栽培食、藥用菌最終獲得成功。香菇等食用菌是木腐菌的傳統理論從此被否定,木、草、菌的學科界限從此被突破,一門全新學科——菌草技術從此誕生。

1988年,“以草代木”發展食用菌被列為“福建省科技興農項目”,並在福建得到大規模推廣,被認定是“可以形成支柱産業的好項目”、“特別適用於廣大老少邊窮地區”。之後,菌草技術相繼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重點項目、貧困地區科技扶貧首選項目、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與援外項目、福建省重點發展的新興農業産業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據統計,菌草技術目前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487個縣(市、區)推廣應用,在生態建設、扶貧減困、産業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林佔熺也由此贏得“全國扶貧狀元”的殊榮。

實踐證明,菌草技術和菌草産業“扶真貧、真扶貧”。林佔熺算了一筆賬:我國592個貧困縣,多數縣生態脆弱,如果能在每個貧困縣利用非耕地種植萬畝菌草,全國可以形成數以千億元計的産業,有利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

了解林佔熺的人知道,他有一個“慣性動作”——尋找。一群人外出,只要發現他“掉隊”,往回找可看見他正為移植路邊幾株不知名的草而忙碌,每次出差回來,行李中最多的也是與草有關係的東西。

2002年,菌草事業在艱難坎坷中迎來了曙光。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農林大學創建菌草科學實驗室,福建有了全國第一個菌草科學實驗室。此後的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科技部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改委菌草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正是在這一實驗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此期間,林佔熺在繼續做好“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菌草技術扶貧、援外工作的同時,還帶領團隊不斷地把菌草的科學研究和應用進一步向前延伸,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突破、新成果。

2010.7.13林佔熺贈送菌草技術書籍給扶貧農戶

2010年7月13日,林佔熺贈送菌草技術書籍給扶貧農戶

“植物大使”扶貧有了“國際范”

199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把菌草技術列入“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優先合作項目”,外經貿部把它列為“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與援外項目”,菌草技術從此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了拓展中國和平外交的“植物大使”,中國扶貧經驗因此多了一分“國際范”,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

“如果説把菌草技術看做是‘魚’的話,我們在援外中不僅給魚,還提供了養魚、捕魚、加工魚的一整個産業。”林佔熺説,扶貧是菌草技術援外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面對新形勢,菌草援外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正是抓住了“産業精準扶貧”這個關鍵點,才使得菌草援外“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盧旺達,林佔熺團隊從2007年起開展菌草技術基地建設與産業化扶貧,現在已有3500多農戶和2000多個貧困農民學到菌草技術,發展菌草生産,在短時間內脫貧致富,菌草業成為盧旺達的特色産業。

“菌草技術就是為了扶貧和保護生態而生的。”林佔熺介紹,菌草是相當理想的生物質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菌草生産提取生物質燃料、高分子新材料等,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木材資源、其經濟效益是傳統種植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從我國引進菌草技術,菌草技術將更好地服務我國整體外交,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林佔熺説,要利用菌草技術在各國複製中國菌草扶貧的模式和經驗,為提供中國方案做出一份貢獻,在世界範圍內推動菌草這一新興産業的發展。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