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濤:十余載織就“金藍領” 4秒鐘接線成絕活兒

匠人匠心 來源:央視網 2018-9-29 第847期 A-A+

 

央視網消息:紡織行業的緯編工在古代被稱作“織娘”,從事這一行業的大都是心靈手巧的女工。但是在青島,有一位“鬚眉”緯編工技術一點不比“巾幗”緯編工差,甚至在全國技能大賽上連續奪冠。細如髮絲的棉線在他的雙手間行雲流水般地穿梭,從接線頭、挂紗、到裝針、找疵點,一項項技術的展示遊刃有餘。他就是姜正濤。

2002年,高中畢業後的姜正濤,進入青島即發集團做起了緯編工這一職業。

(圖片來源:青島新聞網)

4秒鐘接線成絕活兒

當緯編工需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在這12個小時裏要照看4—5台織機,及時將斷線頭接起來,還得通過觀察布面的疵點確定壞針的位置並及時更換。每一台織機有90個喂紗器,2000—3000枚織針。“幹這個工作就是非常熬眼,如果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到比髮絲還細的棉線,同時還得隔著玻璃時刻觀察布面上的疵點,而這樣的工作狀態得持續12個小時,可想其對眼睛的壓力。”姜正濤説。

機器上織的是2米寬的棉布,需要102根棉紗,每個棉紗的線頭都有固定位置,錯一根都不行。只要是紗線斷了,機器就會立馬停下來,姜正濤的工作就是迅速把紗線接上。

在一次全國紡織行業緯編工職業技能競賽中,姜正濤贏得了“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在比賽的時候,需要接上5條斷紗,一般水平的參賽選手需要30秒左右,也就是平均每條紗線需要6秒鐘,我全部接完只用了20秒左右。”姜正濤很是自豪。

成功秘訣很接地氣兒

緯編工的另一個“絕活兒”就是“找壞針”。以2米寬的布面為例,機器需要安裝2640根針同時工作,這些針排列有序,每一根都有指定的位置和編號,由於長期摩擦,這些針容易出現問題,這就需要緯編工們通過肉眼及時發現布面瑕疵,對應找出哪一根針出現什麼問題,然後進行維修或換針。如果處理不及時,一分鐘就能織出一米多殘品。

姜正濤把“細心”“嚴謹”放在成功秘訣的重要位置。在他看來,有的人裝針需要幾十秒,而有的人需要將近兩分鐘,提升方法就是平時多練習;觀察布匹“疵點”,有的人是織了5米後發現問題,而有的人是半米內就發現了問題。要做到最大化提高效率,需要靜下心來鑽研、端詳門道,這也是有些工人每年産生幾公斤廢品、有的工人每年産生上百斤廢品的差距所在。

(圖片來源:青島新聞網)

技術能手也曾“笨鳥先飛”

剛進廠時,姜正濤從學徒工開始慢慢磨練,他經常説自己“笨手笨腳”,出過不少問題。但他每天都早早地來到公司苦練基本功,上班時虛心向老師傅請教,晚上回到家裏後,仔細總結當天學過的內容。

從挂紗、接線頭、接尾紗、辨認紗支、下布、清掃衛生到換針、挂料、看布面,只能是慢慢熟悉的一個過程。姜正濤一步一個腳印,從操作2台織機到操作四五台織機,從緯編工成長到企業“金藍領”,在他從事緯編工的這段時間裏,每年的質量指標都達到99.8%以上。

近幾年,姜正濤先後帶過十幾個徒弟,每遇到徒弟們有什麼難題,這個“80後小師傅”都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鑽研成果全都“倒”給徒弟,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緯編工。(素材來源:全國總工會 大眾日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