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水泥生産已經實現設備自動化的今天,一切操作全由中控室完成。不過,有些故障騙得了中控室的電腦,卻騙不過水泥熟料煅燒高級技師郭玉全的“火眼金睛”。手拿一把看火鏡,郭玉全只憑肉眼就能判斷出水泥窯內的溫度、通風、壓力等各種狀況。
參加工作35年,郭玉全勤於學習、善於鑽研、勤於思考,從一名普通的水泥輸送工蛻變成為改革創新的行家裏手,從一名兢兢業業的水泥人轉變成為扛起環保大旗的先鋒戰士。
勤學苦練 練就“火眼金睛”
1983年,19歲的郭玉全考入北京一家琉璃河水泥廠,成為一名普通的水泥輸送工,“來廠裏工作的原因很簡單,我想學一門技術。當時正好有招工的機會”。進廠後,愛琢磨的郭玉全一邊工作一邊自己找書看,學習水泥熟料製備工藝。
1987年勞務輸出,郭玉全到伊拉克水泥廠當工人。當時兩伊戰爭尚未結束,郭玉全冒著戰火學習先進技術,用4個月時間走遍了整條先進的生産線,弄懂弄通了各個設備的工作原理,硬是把主要技術“啃”下來。
回國後,郭玉全換了新崗位,成為一名看火工。那個年代用回轉窯煅燒水泥熟料,沒有儀錶,沒有監控,靠的就是一塊濾光鏡和一雙眼睛,看火苗判斷爐溫,進而掌握水泥熟料的煅燒品質,因此看火工是水泥生産線的最核心工種。郭玉全苦練基本功,在窯頭熾熱的空間裏一看就是十幾分鐘,眼睛看花了休息一會再接著看,眼睛酸得流淚也要堅持再堅持!緊緊盯住窯爐內火焰的變化、溫度的變化,終於練就了火眼金睛。
隨著水泥工藝革新和生産線更新換代,郭玉全開始融入企業,參與到生産線的升級改造之中:消除“篦冷機紅河”現象,年節約費用8萬元;“預熱器閥板、管路改造”創造效益400萬元;提出“收縮兵力、攻于一役”的燃燒器改造方案獲全國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技藝工法類一等獎;引進先進節能理念實現能源和工藝的精細化管理,降低單位産品標煤耗和電耗,年節電1400余萬度,整體電耗下降5%……
從看火到液壓、潤滑,從鉗工到焊工……郭玉全幾乎幹過水泥生産線上的每一個工種,也逐漸成為水泥窯邊的“全科醫生”。
不忘初心 助力企業轉型
隨著國家“五大發展理念”、京津冀一體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等一系列治國方略的出臺,以及對環保管控力度的日益加大,作為長期奮戰在水泥行業的技術工人,郭玉全對自己、對琉水又有了新的想法,“只有把水泥企業轉型為環保企業,作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我們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飛灰中含有二噁英等有毒污染物和重金屬,屬於危險廢棄物,如何處理好飛灰被視作控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的最後一公里,琉璃河水泥廠要轉型必須攻克這一難題。於是,郭玉全就開始學習基本鹽化工知識,熟悉整個制鹽工作的生産工藝。最後,歷時10萬多小時的努力,終於研發出水泥窯協同處置飛灰技術,填補了飛灰處置領域的空白,也解決了“垃圾處理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2012年,水泥廠建起了國內首條飛灰處置大規模生産線,但是,大規模生産後無法達到中試試驗中的高處理量。沒有先例可循,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郭玉全就帶領技術研發團隊查資料做研究,帶著飛灰樣本考察設備廠家,夜間趕路、白天交流,自行研發設計工藝路線,組織單臺漿液分離機實驗,積累大量實驗數據,與廠家一道進行設備改進,最終研製出一台符合飛灰處置工藝特性的漿液分離機。
2017年,郭玉全和同事們曆盡艱辛建成的飛灰處置二期工程投入試運行,兩條飛灰處置線年處置飛灰7萬噸,可有效解決北京市目前7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難題,該企業也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三化”處置飛灰的企業。
傳承技藝 接力環保科技
2016年3月28日,郭玉全與同事一行飛往剛果(金),為客戶新建成的水泥生産線進行生産調試、提供技術培訓。這已經是他第六次走出國門當“師傅”。
隨著琉璃河水泥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以郭玉全為代表的中國技術工人也憑藉過硬的實力在海外打響了“名號”。作為北京首批職工創新工作室之一,“郭玉全職工創新工作室”培訓過的水泥行業技術人才已遍及國內30個省市和歐亞非南美10余個國家80多條生産線。
“郭玉全職工創新工作室”緊跟時代脈搏,組織培訓環保法規、解讀排污許可證,提升職工環保意識。飛灰二期建成進入試生産階段,為讓每名新進入飛灰生産線的崗位工熟知生産工藝、設備性能、危廢處置流程,郭玉全調整考核機制、改變分配辦法、邀請專家現場教學,理論培訓+現場講解+答疑解惑,竭力滿足企業協同處置危廢和技術服務産業對人才的需求。
從水泥塗料煅燒的行家裏手,到扛起環保大旗的先鋒戰士,從普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全國勞動道德模範,郭玉全是一線技術工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縮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他將帶領著團隊在國內外舞臺上演繹出更多中國製造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