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那根梁吊了多長時間了,怎麼還在下面,趕緊催一下!”
“汽車吊抓緊協調,你在那兒等著,時間等你嗎?!”
“現場接火盆一定要弄好,不能讓一個火星兒落地!”
不到10分鐘,這位皮膚黝黑,體格健碩,操著一口“陜西秦腔”的小夥已經接了七八個電話,據説前一天淩晨還因為構件進場的事兒一宿沒睡。
這位人稱“光頭強”的小夥是中國建築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鋼結構執行經理張強,“我知道雄安建設的重要性,想啥都沒用,擼起袖子加油幹唄!”剛接到任務時的張強信心滿滿。
50多人的精銳管理團隊和1000多人勞務分包隊伍迅速組建。萬事俱備,只待進場施工,可偏偏就卡在了這裡。“這個工程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時間,雄安效率與雄安質量,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可開工的日期和圖紙遲遲沒有敲定,原本就緊迫的工期一縮再縮,張強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終於,2017年12月7日土方開挖,一切才終於步入了正軌。在項目部動員會上,張強對大家説,這次我們面對的任務很艱巨,除了週末和節假日的時間,現在怕是連你們晚上的時間也要徵用了。
2017年12月16日晚,首節鋼柱才剛剛吊裝就位,第二天,43根鋼柱就迎來了新一天的朝陽。
接下來的時間裏,無論編寫技術方案、尋求最經濟高效的設備人員分配方案,還是溝通製造廠核定産能詳細安排製造任務,或者溝通勞務增加工人,項目的各項工作被拆分給每一位管理團隊成員同時進行。此時團隊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鋼結構如期封頂。
圖紙處理不過來,大家就都變成了技術員;現場作業面太大,機械設備和作業人員過多協調不過來,大家就又變身成為調度員,協調設備進場。項目團隊的每個人都最大限度地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如同往日的清晨,冷風卷席著沙塵,拍打在張強的臉上,在轉完現場後,他在前夜搭好的臺子旁,靜候第一縷陽光的來臨。望著最後一根吊裝的鋼梁,望著鏡頭前一個個的剪刀手,一顆心,終於落定。
“大家都説,真了不起,那麼重要的項目,那麼短的時間,為千年大計、為中國建築在雄安開了個好頭。其實我和我的團隊,只是做到了對得起企業的信任,做到了竭盡所能問心無愧。”説到現在最想做什麼時,張強不假思索:“做好收尾工作,回家好好陪家人,我才剛結婚呢!”(素材來源:中建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