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人最恐懼的事情莫過於看不到光明和希望。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作為老年人常見病長期困擾著社會。作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研一直致力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
數據顯示,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經接近1000萬,約佔全世界的1/4;每年新增患者30萬,是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在全球範圍內,人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醫學干預卻相對滯後,其致病原因也迄今未明。
“長期以來,β-澱粉樣蛋白(Aβ)沉積形成的老年斑、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導致的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死亡和突觸丟失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三大元兇,由此派生出的三大學説各有擁躉,也各存爭議。”張研説。
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張研
在過去的20多年裏,人們不斷開發出新的藥物試圖消除Aβ斑塊、抑制Aβ沉積、降低Aβ生成,但這些治療策略在臨床試驗中均以失敗告終。這不得不讓人們重新思考兩個重要的問題:Aβ到底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物質?抗Aβ免疫治療的方法到底是什麼?
張研覺得這些問題必須要回歸到基礎研究中去解答。“在Aβ代謝途徑和神經元凋亡的研究領域,人類的神經元與大小鼠的神經元差異較大,有一些治療手段在動物實驗中有效,但在臨床試驗中可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張研決定選用人源原代神經元作為發病機制的實驗對象,以盡可能地“復原”真實情況。
原代神經元在形態和功能上與在體神經元相似,也的確能在神經系統疾病研究中提供準確的生物學信息,然而神經元屬於有絲分裂後細胞,已經分化成熟,外源基因很難進入,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基因轉染一直是困擾科研人員的難題。
經過反復嘗試,張研最終採用顯微注射技術,順利地將外源蛋白和表達質粒引入神經元,分析了細胞內澱粉樣沉積的毒性及其作用通路,為Aβ沉積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在此基礎上,她還帶領團隊篩選並研究了一系列可以對抗細胞內澱粉樣沉積毒性的物質,為抗Aβ免疫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異質性疾病,其發病機理十分複雜,除生物因素外,社會心理因素同樣不容忽視。本科時期的心理學專業背景令張研受益匪淺。
“心理學更注重從整體的角度去分析病因,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將多重變量拆分開來逐一進行研究。”張研説,“但當我想進一步研究人腦和神經的工作原理,試圖了解細胞層面和分子層面的機制時,生物學就開始展現了它的魅力。”為此,張研遠赴加拿大,從零開始惡補生物學,並先後攻讀了神經科學碩士和神經生物學博士。
張研教授在實驗室
2005年,張研回到北京大學任教,並在6年後加入剛剛成立的北京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一家整合了心理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力量,旨在促進與腦研究相關的多學科交叉的新型科研機構。
“麥戈文特別鼓勵內部合作與交流,經常組織講座和討論會,分享最前沿的腦研究科學進展,在這裡與志同道合的科學家一起探討,總能碰撞出新鮮的觀點和火花。”張研興奮地説,她最享受的正是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對於自己7歲大的女兒,張研同樣秉持著開放的教育理念:“我不會教她死記硬背一些科學事實,但我特別注重培養她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會教她怎樣去發現問題,怎樣明確概念,怎樣收集信息並通過自己的判斷得出結論。”
張研教授在實驗室
2018年1月12日,張研獲得由全國婦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當談及她的女兒未來是否也會像媽媽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女科學家?張研笑著説:“我只能言傳身教,無法替女兒決定未來。”
同樣,面對早在111年前就被發現的阿爾茨海默病,張研也只能潛心研究,卻無法斷言未來何時能攻克這一頑疾。“至今人類還沒有完全了解它,可能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最為關鍵的因素,這也許需要無數科學家數十年的科研積累,但也許只是一瞬間的過程。”張研説,“我們仿佛正處在迷霧之中,但永遠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一旦我們有機會撥開迷霧,會發現光明就在眼前。”(線索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