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王牌飛行員”劉銳:衝上雲霄 守疆衛國

軍人風采 來源:央視網 2017-10-28 第524期 A-A+

“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擔當,當強軍興軍、建設戰略空軍的重任,歷史地落到我們肩上時,每名軍人都必須跑步進入戰位,隨時準備為國出征。”——劉銳

某個盛夏的暗夜,華南連日暴雨初歇,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一架轟炸機在某機場拔地而起,直奔目標空域。搜索、鎖定、發射、模擬摧毀……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

飛行一結束,戰機駕駛者、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便組織團隊復盤,對訓練中的細節反復推敲,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制訂改進措施。

從“藍天雛鷹”到“空中王牌”,劉銳把理論學到極致、把技能練到極致。對於自己能夠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劉銳更感責任重大:“我一定不辜負廣大黨員的期望,進一步深入學習習主席‘7·26’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本職幹實事、拼搏奉獻創一流,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劉銳登上戰機準備駕機升空 沈玲攝

劉銳登上戰機準備駕機升空 沈玲 攝

“空中戰神”的駕馭者

與轟-6K結緣還得從劉銳的夢想説起。劉銳從小在軍用機場旁邊長大,飛行夢就此萌芽。在哈爾濱飛行學院進行幾年專業學習之後,劉銳被分配了基層作戰部隊。當時,轟-6K尚未裝備部隊,劉銳飛的是轟-6老型戰機,他説,“那時候的目標沒有想別的,就是飛出來”。但也從此開始了與轟-6K的緣分。

轟炸機是空軍的主戰機種之一,它具有航程遠、載彈量大、突擊力強等特點,是航空兵實施空中突擊的主要機種。而轟6K戰機是在轟6H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具備遠程奔襲、大區域巡邏、防區外打擊能力,由於改進了發動機和武器、雷達等系統,所以飛的更遠,打擊的範圍更大、打擊精度也更高,也因此得名“空中戰神”。

“戰神”落戶,首批參加改裝的劉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改裝必然帶來思想的轉型,這背後既充滿挑戰,也飽含著黨、國家和軍隊的重托。

為儘快掌握新機性能,劉銳連續數月鉚在改裝一線,每天飛機座艙、學習室、宿舍“三點一線”,熟記1600多個性能數據,默畫100多張座艙圖,4大本2000多頁的使用手冊幾乎每頁都用4種顏色的筆寫滿了注解和心得。

改裝訓練中,劉銳每飛一個架次,都認真寫下飛行體會,並與《新機改裝培訓大綱》和《駕駛手冊》反復比對,先後提出各種改進意見40余條,均被工廠採納。一些專家不禁驚嘆:能發現如此多的問題,真不亞於一名專業的試飛員!

憑藉著一股鑽勁兒,3個月後,劉銳順利完成改裝,成為新機首批機長、教員。

劉銳第一次駕駛“戰神”出西太平洋執行任務時,兩架外軍戰機直撲而來,距離最近時僅10米左右,在這種形勢下,他很快鎮定下來,指揮機組密切關注對方動向,做好一切應對準備,並迅速開展偵查攝照,詳細記錄對方的姿態和反應。他從容地指揮,反而讓對方不敢再接近。

一次次飛行、一次次任務,在劉銳的心中越來越清晰地勾勒出一名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模樣。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轟-6K機群整齊列隊,飛行人員整裝待發

轟-6K機群整齊列隊,飛行人員整裝待發

劉銳所在團是曾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和島”英雄部隊,也是空軍最早建立的轟炸航空兵團。在抗美援朝第二次轟炸大和島戰鬥中,該團轟炸分隊空中遭遇敵機群後,突破重重包圍,成功對敵實施了轟炸。

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深深融入劉銳的血脈和靈魂。在南海戰巡、島礁巡邏、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等重大任務面前,劉銳和戰友們練兵備戰、聽令前行,書寫著大國空軍飛行員的使命與擔當。

一次,劉銳領受南海戰巡任務,飛行途中海上天氣突變,一時陰雲密布,戰鷹如一葉小舟在雲海裏顛簸,瓢潑大雨擊打機身,四週閃電不斷劃過。返航固然穩妥安全,但戰巡勢必半途而廢;穿雲繞飛,卻又危險重重。軍人的血性在骨子裏升騰,劉銳決定:“穿雲!”靠著目視和雷達指示,他們朝雲縫飛去,其間不斷改變坡度避開一個個雲柱,30多分鐘後,“戰神”終於闖出鬼門關,飛抵預定空域。

那是註定要載入空軍史冊的一天。劉銳和團隊奉命執行遠海訓練任務。在茫茫海空,面對氣象複雜多變、地域環境陌生等困難,劉銳帶領機組沉著應對,駕機成功穿越巴士海峽、突破第一島鏈,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國空軍的航跡。

“國家的利益邊界延伸到哪,軍人的使命責任就必須拓展到哪!”如今,和劉銳一起並肩戰鬥的9名飛行人員均已成長為部隊飛行骨幹和技術尖子,正在強軍興軍、追夢空天的新征程上書寫新的華彩篇章。(來源:空政宣傳局)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