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造林人系列】陳彥嫻:“六女上壩”以夢為馬譜寫無悔青春

匠人匠心 來源:央視網 2017-9-2 第468期 A-A+

 年過七旬的陳彥嫻在講述那段令人難忘的苦樂故事。(記者 馬彥銘 趙海江  田明攝) 

央視網消息:“正是幾代塞罕壩人的無怨無悔,才有了綿延百萬畝的林海,這是塞罕壩人最偉大的地方。”陳彥嫻説。 

在塞罕壩這片土地上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被人們所熟知——六女上壩。陳彥嫻就是其中一位主人公。1964年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作為第一代務林人,她見證了塞罕壩的滄桑巨變。

1964年,陳彥嫻20歲,正在承德市讀高中。當時,全國都在學習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雋。陳彥嫻和同宿捨得甄瑞林、王晚霞、史德榮、李如意、王桂珍幾個好姐妹也萌發了響應黨的號召下鄉鍛鍊的念頭。他們毅然來到塞罕壩,植樹造林。 

六個女孩上壩後,全部被分到千層板林場,從最基礎的工作幹起。“原本在我們的設想中,上壩後就可以開上拖拉機或其他機器,神氣地進行機械化造林工作了。”陳彥嫻沒有想到,她們的第一個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糞。六個女孩不僅要忍耐難聞的氣味,還必須跟上大家的節奏,流水作業,轉著圈兒地倒,不停走動。一天下來,六個人都累得腰酸腿痛。一些老工人笑著説,這幾個女孩剛從學校過來,這些重活根本就幹不了。六個女孩不服氣,大家商量後決定:別人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不信幹不好!此後,不管條件如何惡劣,她們幾個始終沒有抱怨過什麼,堅持努力地克服困難,做到幹啥也不比別人差。 

“壩上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房屋不夠住,就住倉庫、馬棚、窩棚、幹打壘和泥草房。最難熬的是冬季,氣溫零下四十多度,嗷嗷叫的白毛風一刮,對面不見人,呼吸都困難。每走一步就要使出全身力氣,羊皮襖穿在身上都給凍透了。”六個女孩與男人一樣,參與了上山伐樹工作。她們在沒過膝蓋的大雪中伐樹,再拿繩子捆好,用肩膀拉著從山上向下滑。在凜冽的“白毛風”中,她們的臉、耳朵都凍得起了泡。“在那種情況下,越是站著越冷,所以大家只能幹活,比著幹,看誰幹得好、幹得多。”陳彥嫻説,經過上山伐樹那一個多月的磨煉,上至林場領導、下到普通職工,都對她們刮目相看,開始佩服這幾個來自城市的女孩。 

上壩後第一個春節放假後,她們第一次回家。回家前,大家都穿上在塞罕壩要穿的“氈疙瘩”和厚厚的棉襖,戴上厚厚的皮帽子,一路奔波回到承德。“下車的時候,人們還以為是‘外星人’來了,但我們卻覺得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已經是塞罕壩人了!” 

回憶和講述在塞罕壩的往事,陳彥嫻始終面帶笑容。陳彥嫻退休後住在圍場縣城,家裏乾淨整潔,屋中綠植很多,滿眼新綠。“在塞罕壩看慣了滿山的大樹,所以我一直離不開綠色。”當年的六個女孩相繼退休,各奔東西,多年未曾相見,有的較早地離開人世。大約在十年前的一個夏天,“六女”中的甄瑞林、史德榮、王晚霞和陳彥嫻四人在承德相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仿佛回到了從前。她們談論最多的還是在塞罕壩的那段歲月,還有塞罕壩的那些樹。大家的想法出奇地一致,一點也沒有為當初的選擇後悔! 

今天的塞罕壩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集中連片人工森林,走在萬畝林海之間,天藍風清林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是一種大境界!第一代創業者當年決戰在塞罕壩時,也許並未奢望過要享受這片森林。半個世紀過去了,愚公移山的理想猶在,鐵杵磨針的氣魄不減,沒有為中國夢艱苦創業的精神,就沒有塞罕壩今天的奇跡。在塞罕壩,新一代人拿起接力棒續寫傳奇!(來源:河北省委宣傳部 河北日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