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良教授
央視網消息:身高1米66的蔣興良,臉龐黑瘦,背有點駝,走路時左腿微瘸,稍不留意就會湮沒在人群中。身為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蔣興良在野外堅守了30年,主要研究極端惡劣環境下電網外絕緣、覆冰與防冰減災,他的團隊先後奔赴高海拔、高山冰雪等生命禁區做試驗,建立世界首個野外自然覆冰試驗基地,成功破解西電東送、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輸電難題。
1979年,蔣興良考上了湖南大學邵陽分校專科。畢業後,他被分配在湖南邵陽市玻璃廠工作。這份工作對他太沒挑戰性,3年後,蔣興良考上了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學習高電壓工程技術專業。他的導師讓蔣興良做絕緣子覆冰研究,從此,蔣興良開啟了自己的“高壓冰雪奇緣”。
從1989年到1992年的4個冬天裏,蔣興良和同事們在六盤水觀冰站系統觀測了自然環境線路覆冰積雪的規律,試驗研究了幾十種防冰除冰的方法。
2003年,蔣興良帶領團隊從重慶大學實驗室拉運幾十噸的試驗裝備,沿著青藏鐵路來到格耳木、峰火山、唐古拉山、那區、拉薩等地,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現場試驗研究。
蔣興良教授
在進行風火山試驗時,由於海拔太高、氧氣不足,晚上根本無法躺著睡覺。“躺下去就感覺喉嚨被勒緊似的。做了十來天試驗,每晚我只能坐著睡覺。”蔣興良説。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大家開車到200多公里外的三江源頭小鎮休息了一晚。
2009年,蔣興良決定帶領學生拆卸活動板房,修建一座磚瓦房。他們親自設計,跟民工一起施工,蔣興良甚至親自拿起重重的鐵錘砸開石頭。
在8年艱苦的建設過程中,蔣興良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基地度過。夏秋搞設施建設,冬春最寒冷的季節就爬上層層覆冰的雨凇塔做試驗,風雪中一呆就是幾小時。他與妻兒在試驗基地度過了六個春節,有兩年還把80多歲的老父親接上山與師生一起過年。蔣興良經常“騙”家人説:雪峰山基地空氣好、水好,蔬菜自己種,健康衛生,比重慶好多了。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蔣興良揭示了電線覆冰的形成規律和導致災害的原因,試驗研究了幾十種防、除冰方法和措施,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
常年濕冷環境和高強度艱苦作業,讓原本身子骨不錯的蔣興良落下了病根。腰疼得不能久坐看電腦時,他就口述為學生修改論文。腿疼得行動不便時,他就借助拐杖。
傷病不能阻擋蔣興良前行的腳步。儘管工作環境極端惡劣、科研經費極度匱乏,還要面對外界各種質疑的聲音,但是蔣興良的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只要堅持總會有收穫。他喜歡看Discovery頻道節目,他説,每一個鏡頭都耗費了研究者和攝影師數月、數年的心血,而對他自己來説,任何高深的科學都是一個個數據與觀測現象積累起來的,科研工作者就應該有這種毅力。
六盤水、三峽庫區、青藏高原、雪峰山……冰天雪地裏留下了蔣興良翻山越嶺的足跡。30年的不懈堅持守得雲開見月明,湖南雪峰山試驗基地已從當初的“小作坊”變身為世界上“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試驗基地,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解決了複雜氣候和運行環境下的輸配電裝備及系統運行安全等方面的多項重大技術難題,為提高我國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
領先的科研成果也吸引了國際同行的關注。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士、瑞典、挪威、日本、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覆冰領域專家先後來到試驗基地考察,探討合作意向。蔣興良教授也帶領團隊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歐洲極北地區國際組織等國際研究機構達成加強交流合作、技術共享等協議與意向。
“我們在惡劣環境下進行試驗,最終目的是建立動態的數學模型,通過模型模擬計算野外自然覆冰的各種狀況,得出具有指導意義的結論,擺脫人工模擬的艱辛和野外惡劣環境的束縛。這也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研究目標。”蔣興良説。(材料來源:新華網 人民網 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