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英雄”殷玉珍:大漠孤獨,我拿盆扣住路人的腳印

道德模範 來源:央視網 2017-8-25 第460期 A-A+

1

殷玉珍翻越沙丘去種樹

央視網消息:她是一名毛烏素沙漠中的農家女,是一位與沙漠拼搏的鬥士,更是一名誓將一生獻給治沙事業的女強人,她叫殷玉珍。

殷玉珍身上承載著許多榮譽。內蒙古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全國綠化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防沙治沙十大標兵個人稱號、在聯合國2005年全球千名婦女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會議上,入圍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些,統統都與一件事有關——種樹。

1985年,19歲的殷玉珍離開陜西省靖邊縣東坑鄉老家,嫁到鄂爾多斯烏審旗河南鄉爾林川村井背塘。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居住地方,一個半掩在沙漠裏的地窖就成了殷玉珍和丈夫白萬祥他們的新房。方圓幾十公里除了他們的家,就剩下茫茫無際的沙漠了。風一起,小屋隨時有被沙漠吞沒的危險;風一停,一家人便趕快用鐵锨把門口的沙一點一點挪開,這樣的情景幾乎天天可以遇到。

沙漠中的沙棉蓬、沙蓬子、沙米就是他們的主要下炊之物。丈夫偶爾從靖邊縣撿回來的死豬、死羊,竟是全家難得的一頓美味,剝下的皮子就是家裏做皮襖的材料,每次回憶到這裡殷玉珍眼睛不停的流出淚花。

1

殷玉珍在沙漠上種樹艱難

最難以忍受的不是生活上的貧困和艱難,而是沙海中無邊無盡的寂寞。殷玉珍清楚記得過門的第40天時,才看見一個人從她的家經過,待她驚喜地跑過去時,那人已經走遠,她便回家拿了個盆,把那腳印扣住,每天都要來看上一次,就是這個腳印,陪她度過了許多寂寞難熬的日子。

1

殷玉珍在雪地裏種樹舊照

沙化的土地連起碼的生存都難,更別説是發家致富了。面對著一望無垠的荒漠,她咬牙發誓:“寧肯種樹累死,也不叫沙欺負死!"為了這個誓言,殷玉珍打起了家裏的主意。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打工掙的錢換回了600棵樹苗,把它種在房子周圍。冬去春來,經歷了風霜和乾旱之後,載下的600棵小樹只活了不到10棵。殷玉珍並沒有失望,只要有一顆樹能活,就説明有希望,看到這些在風沙中飄搖的小樹,殷玉珍和丈夫開心地好像看到了一片綠洲。

一場持久的人沙戰鬥開始了。

沒有錢買樹苗,丈夫就到外面給人掏糞、蓋房子、幹農活。他們打工不要錢只要樹苗,人家樹上修理下來的樹枝他們一背回家就趕緊栽到了那片沙地上,為了種樹,殷玉珍一家的收入除了勉強填飽肚子之外全被投入到治沙上了。剛栽下的樹苗被風沙吞噬了,再栽,再吞,再栽……

1

殷玉珍和丈夫

一次,她和丈夫在離家幾十里地外挖樹坑,突然來了沙塵暴,兩人看到趕緊往回跑,但是摸了半天也沒找到家,後來竟還是聽著自家的狗叫聲才摸回了家。這樣的日子,殷玉珍過了整整20年。當初用來插眼撒樹籽的鋼釬被磨掉了一尺多,當年的新媳婦已經人到中年,孩子們也長大了。

她克服了無水、無電、無路及病魔困擾的種種困難,三十年如一日種樹。栽植柳樹、楊樹、側柏、雲杉、樟子松等近200萬株,種植沙柳、草不計其數;在毛烏素沙漠中修築簡易公路3條40公里,築防風沙屏障50000多畝,打機井12眼,開發水澆地500多畝,在沙漠裏種植樟子松2萬多畝、50萬株,還建了120畝樟子松育苗基地,養400多只羊、30多頭牛……

就這樣,7萬多畝荒涼的沙漠變成了鬱鬱蔥蔥的綠洲。

如今,殷玉珍在“生態園”中建起了1000平米生態餐廳和400多平方米二層辦公樓,5000平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室內外裝修已完工,預計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

1

內蒙古毛烏素沙漠深處一派綠意盎然

成名後的殷玉珍在自己綠化致富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在她的帶動下,周邊農牧民掀起了造林治沙的熱潮,涌現3000畝以上的造林大戶240戶,全旗森林覆蓋率達32.5%,周邊近10萬畝荒沙徹底披上了綠裝。

美國自由民主基金會的賽•考斯基來到殷玉珍的林地上種樹,並資助給殷玉珍5000美元。新疆小夥子何新強來到內蒙古,給殷玉珍送來了哈密瓜種子,並跟著殷玉珍夫婦造林育苗,一住就是兩個月。北京退休專家陳淑琴先後四次來到殷玉珍的住地,帶來樹籽,表示要搞航天育種,法國作家、韓國KBS電視臺、國內外高校學者紛紛來到她的林地參觀學習,每次有人來都總要給殷玉珍種幾棵樹……

現在,殷玉珍想把現代農業與觀光産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自籌和向上級爭取,投資4000多萬元啟動建設了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運動健身、治沙教育為一體的沙漠生態示範園。

1

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在鄂爾多斯市傳遞,殷玉珍擔任火炬手。

沙海轉型,大漠逐夢。殷玉珍笑著説:“咱不是那貪圖虛名的人,何況名聲咱早也出了。我就是想,咋能利用好咱的名聲,把治沙經驗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有錢出錢,有力使力。這才能幹成事呢。”(素材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婦聯宣傳部)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