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院士”崔崑:1200℃熔爐裏煉就“鋼鐵人生”

大國工匠 來源:央視網 2017-6-7 第382期 A-A+

央視網消息:鋼鐵,號稱新中國工業的脊梁。高性能特殊鋼,又是托舉一個國家鋼鐵工業水平的巨臂。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崔崑,一生矢志於祖國的鋼鐵材料事業,為我國特殊鋼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與時代共進步,腳步從未停歇——這就是“鋼鐵院士”崔崑熱忱報國、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

1200℃爐旁一盯一通宵

崔崑的鋼鐵情懷,要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1960年,崔崑從蘇聯學成回國。當時,新型高性能模具鋼是我國工業生産急需品,但無力自主生産,每年需動用大量外匯進口,且價格是普通鋼的10倍以上。

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高性能模具鋼!崔崑心急如焚,和同事們加緊建設實驗室。可是,談何容易。當時,我國研究模具鋼的實驗室基本上是空白,能夠買到的設備,學校支持購買,買不到的鹽浴爐等儀器設備,他就和同事根據圖紙自行設計、自己動手做。

“用這個爐子我最擔心的什麼呢?一個是溫度要準確。溫度不準確,相差十度的話它的性能就不一樣。第二個我的擔心怕出事故,因為這個鹽浴爐一碰到水就爆炸,所以我就擔心這個事情,所以我必須親自去。”鹽浴爐做好後,如何控制溫差是個大問題。那時候沒有溫控自動化技術,他們只能用最“土”的辦法控溫——眼睛緊盯溫度顯示儀。

憶及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崔崑的眼裏飽含深情:“我們幾個老師經常守在1200多攝氏度的鹽浴爐旁,手指按著控溫開關,一盯就是一個通宵。”最終,崔崑和研究人員一同研發了低鉻模具鋼,含鉻率降低到4%,使用壽命延長一倍,打破了國外壟斷。

背著“鐵坨坨”跑遍全國

艱苦不止在實驗室。上個世紀80年代,每當新鋼種出産,年過花甲的崔崑便背著沉重的“鐵坨坨”,風塵僕僕趕往各單位試用。那時,崔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面跑,他的足跡遍佈全國。

當時交通不便,別説高鐵、飛機,那個時候火車硬座可能都買不到,崔崑經常買站票就走了。“一次,我背著30多公斤的模具鋼,趕往洛陽拖拉機廠。那時候搭火車人多,常常擠得無法動彈,為了少上廁所,我上車前不敢喝水。”

崔崑先後研製出10種新型自主知識産權新型模具鋼,在數十家工廠得到應用,按當時的標準,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億多元。

(圖片來源:新華網)

2017年5月2日,崔崑院士在位於武漢的家中使用電腦修訂專著。(圖片來源:新華網)

高齡奉獻餘熱 堅守初心不改

雖然年事已高,崔崑的科研任務漸漸少了,但是他對國家的貢獻越來越多。近20多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得到快速發展,但某些高端特殊鋼産品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我國科技工作者急需一部全面反映特殊鋼發展的書籍。

2006年,81歲的崔崑開始撰寫《鋼的成分、組織與性能》一書,這是我國首部全面系統介紹特殊鋼的“百科全書”。全書耗時六年,達200萬字。崔崑自己買了電腦,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字他一個個敲進去,還自己下載圖形編輯軟體用來導入圖片。

直到如今,崔崑還時刻關注著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經常和自己的學生討論相關方面的成果,對後輩從事科研予以幫助和指導。

2013年,崔崑與夫人商量,決定將全部積蓄捐給華中科技大學基金會,成立“勤奮勵志助學金”,用於資助品學優良經濟困難的本科生,每人8000元。從那時起至今年,他們共捐資420萬元,每年資助45位本科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名學子受到資助,預計可資助貧困學生500多人次。

崔崑説:“我入黨,就是因為解放以後知識分子看到國家的新變化,只有跟著共産黨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所以我認為,入黨是當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自然歸宿。共産黨人就是應該多做貢獻。對我來講,就是多做一些事情,多幫助別人。”

一種堅韌不屈的鋼鐵品格,一顆奔騰不息的報國雄心,凝鑄成崔崑不同凡響的鋼鐵人生。(責編:劉禛)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