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連:長劍勁旅排頭兵 鐵血擔當礪劍人

軍人風采 央視網 2016-09-29 第201期 A-A+

央視網消息 大國長劍威震蒼穹,鐵血雄風驚天地。他執掌大國重器,鍛造導彈銳旅,關山月冷,他帶領官兵強軍備戰足音鏗鏘。

指揮所裏,他鷹隼般的目光,凝視著電子地圖上不斷變化的電磁頻譜曲線、氣象衛星雲圖、空情預警信息等,在多維立體的戰場空間裏尋找火力突擊的發射窗口,指揮一枚枚導彈直刺蒼穹,精確命中目標。他事事都堅持求真務實,在謀打贏的軌跡上激情奔跑。

2016年初,他被評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他是火箭軍某導彈旅旅長李正連。仰望導彈騰空劃出的壯美軌跡,一幅新的“礪劍圖”已在他心裏勾劃開來。

箭在弦上 聞令出征

軍校畢業,李正連進入我軍第一支常規導彈旅“種子隊”,從此開始“天天抓戰備、常年搞戒備”的日子,從連長、營長到作訓科長、旅參謀長,打仗那根弦,越繃越緊。

帶兵打仗,使命催徵。李正連帶動全旅官兵牢固樹起打仗標準,反復錘煉戰備“組合拳”。他打起揹包住進發射一營搞試點,白天實地查短板,夜裏挑燈定措施。試點結束,全旅“找茬”,不斷細化,反復完善,一份《旅物資標準化建設實施細則》出爐,使部隊時刻保持“隨時能用、隨時能戰”的臨戰狀態。

實戰需要,逼著思維升級。他採取“全年輪換值班、循環滾動訓練”的方式,常態化開展高戒備值班拉動、整旅全裝拉動、防暴處突等“七個拉動”,探索的常規導彈部隊“四級”值班待戰模式在火箭軍部隊全面推廣。

眼睛裏永遠有敵人,才可能戰勝敵人;寧可備而無戰,不可戰而無備。李正連帶領的這支虎狼之師,每天都有新變化:一體化指揮平臺覆蓋所有點位,鼠標一點,號令全旅;戰備值班分隊日踞發射架下、夜宿導彈車旁,枕戈待旦、聞令出征;野戰乾糧試吃,由“先補後吃”代替“先吃後補”,雖是順序簡單一變,戰備狀態卻更高了。

“‘箭在弦上’已成常態,部隊聞令‘隨時能戰’!”李正連的大嗓門,源自一份滿滿的自信。

深入訓練現場檢查指導

李正連深入訓練現場檢查指導

自立標桿 練兵練將

大嗓門、硬腰桿、板寸頭,是李正連的標誌;言出必行、幹練利索、嚴以律己,是李正連的性格。

帶兵打仗,李正連自立標桿,日常生活,時時處處做好表率。旅史館裏,一塊“全軍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先進單位”的獎牌格外醒目,似乎讓人明白一個道理:帶兵人的氣質決定一支部隊的氣質,他勇擔風險,部隊就會真打實練,他充滿血性,官兵就會勇往直前。

剛當旅長那年,李正連發現野外訓練場缺少待機地域,部隊行動難躲“天眼”追蹤,偽裝是個大難題,他便著手在戈壁灘上建起半地下掩體,還專門請來偽裝專家研究現代“隱身術”,戰車長劍動之無痕。

那年冬訓,駐訓地域雪深沒膝,極目之處,不見一兵一卒。號令一齣,戰車揭開雪地偽裝,導彈精兵躍出雪野,在潔白的雪原上縱橫馳騁,連上級導調組都大吃一驚:最近的警戒人員就伏在腳邊的雪窩子裏。

礪劍礪鋒、練兵練將。李正連常説,什麼樣的指揮員帶什麼樣的部隊。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指揮員名冊,他時常對照一個個名字盤點:運籌帷幄、擺兵布陣孰優孰劣,補齊短板、錘煉能力如何發力。

聚焦明日之戰 規劃今日之練

作為導彈部隊,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特殊地理環境和極端天候條件下、現代戰爭夜戰夜訓的‘四難’條件下‘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就是實戰!”話雖不長,卻是李正連多年練兵打仗的心得。

如今,李正連帶領部隊打勝仗的“劍譜”上,正濃墨重彩地書寫創新之舉。

——為構設逼真戰場環境,對導彈操作大廳進行信息化改造,一個“遮風擋雨”的訓練場所將成為能模擬複雜困難環境、開展戰技術融合訓練、能實現全旅合成訓練的“淬劍池”。

——著眼使命任務,加強作戰對手研究,率先建立旅級“作戰目標庫”,按照打仗要求細化每一個作戰環節,形成完備的軍事訓練體系。

——建立軍情通報機制,每天早上開交班會,通報軍情和衛星臨空情況,作為組織軍事訓練的重要參考。

大時代充滿大挑戰,大挑戰呼喚大擔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命名火箭軍,授予火箭軍軍旗併發表重要訓詞,開啟了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新的偉大征程。李正連感慨地説,從軍30年,獲過無數獎,但他最喜歡這個榮譽——礪劍尖兵。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