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兵王”賈元友:中國軍隊信息化轉型排頭兵

軍人風采 央視網 2016-8-31 第181期 A-A+

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 在北京軍區陸軍第38集團軍四級軍有這樣一名士兵,他緊跟部隊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步伐,熟練駕馭我軍兩代三型主戰坦克,刷新7項實彈射擊紀錄,被譽為“鐵甲兵王”;他拿到坦克通信、射擊和駕駛3大專業特級資格證書,破解12項裝備技術難題,被譽為“三特精兵”;他走上信息化講壇為各級官兵傳授信息化知識和技能,帶出50余名特級專業技術骨幹,被譽為“士官教授”……

他就是賈元友。入伍18年來,他始終踐行著一名黨員的誓言,在強軍興軍征程上邁出鏗鏘步伐。

四彈鑽一孔:兵王的奇跡

2009年,大漠沙場,一場坦克實彈射擊演練正在進行。坦克炮膛裏裝填的是穿甲彈,目標是實體坦克。賈元友駕駛的601號戰車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消失在塵煙裏。剛入射界,他就在瞄準鏡裏發現了戰機——炮口即將和兩輛坦克連成一線!

他屏住呼吸,把握瞬間,果斷擊發。兩輛坦克被一發炮彈擊穿!

這一炮,寫入了我軍陸軍裝甲兵訓練史!一名觀戰的將軍興奮地説:“這真是奇跡!”

這奇跡並不是偶然。2010年,北京軍區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專業最全、人員最多的大比武,選手人人身懷絕技,個個都是“王牌”。

比武前一天,部隊組織坦克炮校射,靶子立在1200米外。賈元友最後一個登場,4次瞄準,4次擊發。硝煙散去,大家納悶兒:靶子上怎麼只有一個窟窿?難道脫靶了?

現場檢驗核實,賈元友發射的4枚炮彈,竟然全打在靶心位置,打出了一個臉盆大小的不規則圓洞。

4彈鑽一孔!賈元友,又創造了一個奇跡!

最終,在比武當天,賈元駕駛的601號戰車一馬當先,擊發正中靶心,拿下了第一名,成了名符其實的“兵王”!

資料圖

信息化軍隊中的“士兵教授”

“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是我軍新時期的戰略目標。新世紀發生的幾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對賈元友産生了強烈衝擊,他説:“機械化時代的知識引擎,不能驅動信息化裝備的車輪。必須儘快提高信息化素養,追趕世界新軍事變革潮流。”

賈元友入伍時的學歷僅僅是初中。深知掌握信息化需要大量知識儲備的他,在入伍後的八年裏,通過函授課程,完成了中專、大專、最後從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指揮專業畢業,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還拿下了計算機二級證書。

學了知識就要學以致用。有一年,某新型坦克列裝沒多久,在一場機動打擊演練中,推彈鏈突然停止工作,藥筒被卡在炮膛門口。調查顯示,新裝備常出現這樣的狀況。為了從根兒上解決這個問題,賈元友查閱資料,反復操作實驗,總結出排除卡彈“五步法”口訣。從此,新型坦克卡彈難題迎刃而解。

新裝備定型不久,只有一本薄薄的《某新式坦克構造與使用》手冊。賈元友想,能不能自己寫一本訓練教材?為揣摩一個動作要領,冬天他曾在冰窖似的坦克內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最終,在裝甲兵工程學院專家指導下,他完成了6萬餘字的新裝備操作使用教材,被團裏定為新裝備訓練教學基本教材。

先後7次在師、集團軍、北京軍區比武中奪得第一名的賈元友並沒有沉浸在“兵王”的稱號裏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他天天圍著新坦克轉,每個戰位都來回體驗——哪設計不合理、哪設計不安全、哪射擊不方便,都記在本子上。最後,他向廠家提出65條改進建議。廠家被感動了,聘請賈元友擔任新裝備專家組成員。

這些年,賈元友繪製了新裝備部件結構要圖50多張,並製作成教學錄像短片。他講述的新裝備課程通俗易懂,其他營的官兵都慕名前來聽課,常把連隊俱樂部擠得滿滿噹噹。

一次課後,裝甲兵工程學院來團裏代職的王東軍副教授感慨道:“為了達到這個標準,我用了12年時間去努力,沒想到一個戰士為我做出了榜樣,賈元友堪稱‘士兵教授’!”

偉大時代的英雄士兵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人民軍隊英雄輩出,歷來不乏傳奇。紅軍時期,大渡河邊,神炮手趙章成用僅有的3發迫擊炮彈,摧毀敵人3個火力點;抗日戰爭,黃土嶺上,八路軍戰士李二喜,于千米之外開炮擊斃日酋阿部規秀;淮海戰役,解放軍戰士楊勇用手榴彈連續擊毀擊退敵5輛坦克……他們的輝煌戰績,凝鑄成老一輩中國士兵英勇善戰的傳奇豐碑,令後人永遠景仰。

長江後浪推前浪。當人民軍隊進入信息化時代,“賈元友們”又出現在信息化戰場的恢弘舞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時代光彩。他們用自身的閃爍昭示著:這支偉大的人民軍隊,一定能在祖國和人民召喚的時候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像我們光榮的前輩一樣,在人民軍隊的史冊上書寫更加輝煌的傳奇篇章!(文/劉暢)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