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梅:永遠做雷鋒精神的傳人

道德模範 央視網 2016-8-29 第179期 A-A+

 

央視網消息:他年過古稀,卻始終不忘雷鋒同志生前教誨,以宣傳弘揚雷鋒精神為己任,足跡遍佈13個省市、48個縣(市)區。他就像種子,走到哪,就在哪綻放出雷鋒精神之花。他説:“當好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是我一輩子的追求!”他是宋清梅,河南省鄧州市“編外雷鋒團”團長。 

不靠雷鋒沾光 要為雷鋒爭光

1960年8月,20歲的宋清梅參軍入伍,被分配到瀋陽軍區工程兵十團,與雷鋒成為戰友。1962年,宋清梅和雷鋒一起參加了瀋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恰好住在一個房間,整整9天。

幾天相處,宋清梅看到自己與雷鋒的差距。會議結束,雷鋒給宋清梅寫了這樣一段贈言:“親愛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幾句話,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和整個生命,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産主義全部獻出。”

從那時起,宋清梅把贈言奉為至寶,並下定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做一個像雷鋒一樣的人。從戰士到班長、排長,宋清梅堅持學雷鋒,直至成為第九任“雷鋒團”團長。“走進來學雷鋒,走出去做雷鋒。”宋清梅像歷任團長一樣,用“團規”教育官兵,鞭策自己,把學雷鋒作為人生的目標和追求。

宋清梅

宋清梅 資料圖 

1986年,宋清梅服從組織安排,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宋清梅是正團職幹部,轉業時被任命為鄧州市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親友説:“你是團長,卻安排副科級崗位,趕快找找領導,咋説也得弄個高一點職務。”可宋清梅卻覺得國家這麼大規模裁軍,組織上安置確實有困難,他不能計較個人得失,向組織講價錢、要官當,“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之分,幹啥都一樣,只要無愧於黨的培養,無愧於雷鋒戰友的稱號,我就高興。”在這個位置上,他一幹就是十多年。

傳承雷鋒精神是一輩子的事

從1964年至1985年,宋清梅和戰友們相繼復員或轉業,回到家鄉鄧州。大家都抱定“我是雷鋒的戰友,是雷鋒團出來的幹部和戰士,要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的堅定信念,幾十年來,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自覺踐行和傳播著雷鋒精神,演繹著奉獻的人生,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1997年退休後,宋清梅動員當年在雷鋒團參軍退伍的560名鄧州籍戰友,發起成立了“編外雷鋒團”,並擔任團長。

宋清梅剛退休時,不少人勸他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安享晚年。可他卻説,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就要活到老幹到老,作為雷鋒的戰友,更要像他那樣,把有限的時間和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

宋清梅

宋清梅 資料圖

他甘於奉獻,樂於助人,幫貧救困,老有所為,服務社會,貢獻餘熱,充分發揮了一名老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市裏開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他自願擔任督導員,認真督導、嚴格要求;擔任城建巡視員、糾風糾察員,他不辭勞苦,盡職盡責。儘管自己家庭困難,負擔很重,但他幫助有困難的人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鄰居家不慎失火,第二天他馬上送200元現金和食物、棉被給鄰居家;一大學生因家庭困難要輟學,他聞訊立即送去1500元學費;一下崗職工自謀職業缺少資金,他慷慨資助她5000元;南方雪災、汶川地震他毅然&&捐款2500多元。

“編外雷鋒團”續寫雷鋒故事

多年來,560名退役老兵在宋清梅的帶領下,自覺自願學雷鋒,心甘情願作雷鋒精神的傳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幾年前,三位雷鋒團成員下崗後,在兩個鄉鎮承包了6畝多魚塘,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後,他們無償地把養魚技術傳授給數百名村民,促使這兩個鄉鎮養魚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每當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宋清梅總是率領“編外雷鋒團”成員衝在第一線。河水氾濫,他組織搶險隊、堵河堤、救助被水圍困的群眾;汶川大地震,他組織號召“編外雷鋒團”&&向災區捐款捐物。“編外雷鋒團”的足跡遍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

鄧州市張樓鄉吳集村村民武文令因患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和腰椎間盤疾患,多年臥床不起。妻子沒有勞動及料理家庭的能力,女兒輟學,兒子寄養在親戚家,家中房舍破敗,武文令實在沒有錢支付住院費用,整個家庭陷入絕望境地。

編外雷鋒團團長宋清梅正在向小學生講述雷鋒的先進事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宋清梅向小學生講述雷鋒的先進事跡 資料圖

得知這一情況後,“編外雷鋒團”倡議併發動企業、商家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織人員前往武文令家探視併為其募捐善款2.8萬餘元及一些生産、生活用品,並主動聯絡南陽一家愛心醫院,使他入院接受治療直到逐漸康復。

在此期間,“編外雷鋒團”還聯合多家愛心企業,無償幫助武文令家建起3間磚混結構平房,使武文令又有了一個溫暖的新家。每逢春節,宋清梅還帶領“編外雷鋒團”成員給武文令一家送去愛心款和米麵、糧油、衣物等生活用品。

近20年來,鄧州的“編外雷鋒團”學雷鋒的種子被播撒到大街小巷,不斷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交警營”“電力營”“少年營”“大學生雷鋒營”……目前,“編外雷鋒團”已經發展到21個營,新老成員1.3萬餘名。現在的鄧州享有“中國第一雷鋒城”榮譽稱號。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傳承雷鋒精神是我的責任,是一輩子的事兒。”宋清梅説,有生之年,他願意繼續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