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世界週刊 走進印度》系列,本週推出完結篇 《巨象的腳步》。 |
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5月20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印度的鋼鐵業發展勢頭良好 |
印度農業的發展相對較弱 |
20年前,印度為何走上改革之路?
專家:大大釋放了整個經濟運行的活力。
二十年後,印度競爭力究竟如何?
大使:對印度的發展既不可估計過高,但也不能小視。
《世界週刊 走進印度》系列,本週推出完結篇 《巨象的腳步》。
<詳細內容>
康輝:上周我們播出了《走進印度》第四期,“反差與矛盾”。不少觀眾發來短信表達他們的感想。
江蘇手機尾號為7811的(130****7811)觀眾説,他也剛剛去了一趟印度,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反差太大了。
湖北0975的(159****0975)觀眾説,印度城市與我們的相比,秩序和市容確實要差很多;不過,印度在發展過程中也考慮到了普通民眾的關切,不以經濟增長為唯一目標。當然了,種姓歧視還是印度社會的一個大問題。
新疆9258(139****9258)的觀眾注意到,印度經濟增長不是靠透支資源與環境取得, 它的發展後勁值得研究。
也有觀眾希望我們的報道能夠更深入一些,比如北京6576(137****6576)的觀眾説,“對印度的介紹希望不是浮光掠影式的,而是有一定的深度,請一些專家參與,對幾個重要問題做出分析。”
本期的《走進印度》完結篇,我們就準備對私營經濟、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和教育等幾個突出的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印度經濟的優勢和劣勢。首先,我們從歷史悠久的印度門講起。
當印度在上個世紀90年代再度向世界打開大門,它所承受的雖不是槍炮的威脅,
卻同樣面對著沉重的危機。
1990年底,一場嚴重的國際支付危機使印度財政瀕臨破産邊緣。
當時,印度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産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剩下約10億美元,僅夠維持兩個星期的進口。危機時刻,拉奧總理啟用曼莫漢 辛格擔任財政部長。
專家:印度經濟之所以發生危機是因為一個長期經濟體制比較僵化……尤其在工業生産領域的許可證制度,使整個國營企業也好,私營企業也好,運行機制相當僵化,一切受中央的控制。。。,我想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計劃經濟帶來的弊端……
臨危受命,辛格用貨幣貶值和通貨緊縮的辦法避免了拖欠外債,並同時實行以開放為主導的經濟改革。
專家;一個就是在工業領域,把許可證制度徹底埋葬掉,也就是取消了國家對整個宏觀經濟完全的掌控,讓企業發揮自主能動性。另外,在金融領域完全開放式,1993年開放金融市場,現在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是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相當地活躍。另外在稅收領域,推進了稅收制度的簡化和合理化的進程,這些都大大釋放了整個經濟運行的活力。
開放為印度帶來了久違的活力。印度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2007年2月7日,印度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06?07財政年度的經濟增長預期,認
為印度國內生産總值全年增幅將達到9.2%。
“飛奔的大象正在緊抓著龍的腳後跟”,這是印度媒體對本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比喻。
大使:在經濟發展當中,印度它有幾個方面的長處。一個,它有一批很像樣的企業,雖然在它共和國建立之後,多年來它的經濟。。對外是比較封閉的……但是也同時使印度培養了一批很好的民族企業,民族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