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走進印度(四)反差與矛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0:07 來源:CCTV.com

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5月13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我們在這次採訪中,我們感到了印度巨大的反差和矛盾。

    我們首先到印度大城市孟買的露天洗一場去看一看……

    詳細內容:

上期節目中,我們介紹了走進印度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人,並且提出了一個互動話題:中國和印度應當加強哪方面的交流。在這裡,我們選取部分觀眾短信來與您分享。

 

貴州手機尾號為8073132****8073)的觀眾説,印度是個旅遊的好去處。希望能增加直航班次,多一些民間旅遊和貿易往來。

 

剛剛從印度回來的廣東觀眾説,印度人民對中國文化有極大的興趣,文化是座很好的溝通橋梁。

 

福建泉州6514的觀眾(158****6514)提出,中印最需要加強政治和軍事上的溝通,增強互信。

 

湖北武漢5228觀眾則認為(134****5228),兩個超過10億人口國家的相互交流,不應該局限于某個方面,從普通百姓、商人到政府,各個層面的交流都是必要的,是相輔相成的。

 

另外,對 “中國硬體+印度軟體”最佳組合的説法,西藏拉薩9620135****9620)的觀眾認為,在西方人眼裏,印度和中國目前出賣的都是低成本的勞動力,印中兩國應當注重發展有更高附加值、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

 

看來,大家對印度都有自己的思考。

 

長春1540的觀眾(159****1540)希望我們客觀地介紹印度,不要光講印度最好的。要深入基層,看看印度老百姓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們走訪了一些普通百姓,其中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印度社會的巨大反差。在這期節目的開頭,我們先帶大家到印度孟買的一處洗衣場看一看。

 

據當地居民介紹,千人洗衣場已有百年曆史。

 

當年孟買政府為解決居民旱季洗衣困難的問題,修建了這座露天洗衣場。

 

沿襲至今,不僅生意如常,而且已經成為孟買的一個景點,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看。站在天橋上,千人洗衣場與不遠處的高樓大廈、時尚廣告同時收入眼底。

 

這樣的反差在孟買,在印度許多城市並不少見。

 

作為印度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孟買為印度貢獻了33%GDP。這裡有著眾多豪華酒店、高級寫字樓、燈紅酒綠的寶萊塢,也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貧民窟。

 

當我們乘坐飛機抵達孟買,第一印象就是降落前看到機場旁連綿數十公里的貧民窟群。孟買1400萬人口中,55%的人生活在貧民窟。

 

過去10年裏,印度大城市貧民窟的人數呈上升趨勢:孟買的貧民窟人數從430萬增加到了770萬,加爾各答從362萬增加到431萬,新德里從224萬增加到326萬,另外3個大城市欽奈、班加羅爾和海德拉巴貧民窟的人數也都在增長。

 

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尋找生計。他們通常從事收入很低的體力勞動,棲身之所也不過是街邊的茅棚或是貧民窟裏的小屋,缺水缺電,衛生條件惡劣。

 

印度法律保護遷徙權,但對不斷出現的貧民窟,政府也是頭疼不已。印度最高法院曾于1985年裁決地方當局有權拆除非法建築,但政府幾次拆除都沒有成功,貧民窟不減反增。在一些繁華地段,摩天大樓與貧民窟並存。與之相映襯的是孟買高得驚人的房價,高級公寓樓的價格一平米4千美元。

 

目前在印度,有30%的人口生活在印度政府制定的貧困線以下,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

 

如何縮小貧富分化的鴻溝已經成為近些年來印度執政黨面臨的最大難題。

 

2004 年,人民黨政府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之時,黯然下臺。原因就是未能使更廣大的選民享受到改革紅利。如今,執政的國大黨面臨同樣問題。

 

與貧民階層的生活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隨著印度經濟近年來的發展,印度國內也涌現出一大批中産階級。

 

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躍升為中産階級家庭,總人數約為三億。

 

按照印度政府制定的中産階級標準:凡是年均稅後收入在34千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都可以算是中産階級家庭。

 

這些人目前已經成為印度國內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我們這次走訪的是小區裏一戶普通人家。

 

    一對夫妻,上有一位老人,下有一個獨生子,還養著一隻寵物狗。維納亞一家的家庭結構和中國的城市家庭非常相似。而且,夫妻倆都在工作,丈夫在銀行,妻子在電臺。

 

    印度雖然是人口大國,但由於宗教信仰等原因,政府並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不過現在在城市裏,獨生子女的情況越來越多。

 

維納亞家裏,一半的支出都用在獨生兒子衛星海身上。父母甚至已經為19歲的兒子買好了房子,以備結婚之用。

 

有著良好的社會保障和穩定的收入,維納亞一家的中産階級生活看上去很美。這恐怕是另外三億多印度窮人無法企及的。

 

更讓他們無法想象的是印度富豪們的生活。

 

在今年38日公佈的《福布斯》富豪榜中,印度的億萬富豪從去年的22人增加到了36。富豪總資産達到1910億美元,第一次超過日本,居亞洲首位。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位居世界第五的印度鋼鐵大王米塔爾。

 

    根據《福布斯》的分析,印度富豪數量增多一是得益於經濟增長,二與牛氣沖天的印度股市有關。

 

1875, 一個名為本地股票和經紀人聯合會的私人組織由六位經紀人發起並負責管理。這就是孟買證券交易所的前身。

 

作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股市,孟買證交所現有48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8500億美元,在印度22家證券交易機構中名列前茅。

 

2006年,印度股市牛氣沖天,孟買證交所的Sensex指數漲幅將近47%,在全球主要指數中,走勢排名第五。

 

曾經在孟買證交所工作,現在某投資銀行擔任高管的Sylvia Mendonca,應邀在交易所的培訓中心講授印度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的基礎課程。這個為期四週的課程現在非常熱門。

 

聽課的學員以印度年輕人為主,也有美國人。

 

近年來,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的證券市場已引起全球投資者的興趣。印度允許外國公司在印度發行股票,允許外國人和外國機構投資者購買印度股票。目前,外資對孟買證交所的累計投入量為380億美元。

 

因為孟買證交所的有效監管,投資者對交易有信心,所以我們才能夠吸引400多家外國機構的380億美元投資。

 

去年12月,印度政府開始允許外資持有印度證交所49%的股權。到今年4月,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和德意志證交所已分別購入孟買交所5%的股權。

 

    與證券市場相似,源自殖民時期的印度銀行系統也有130年曆史了。目前,國有銀行佔印度銀行資産總額的75%;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所佔比例分別為18%7%。在競爭的態勢下,各商業銀行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客戶,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

 

印度金融市場的開放經常為外國投資者所津津樂道。但是,這種開放並沒有延展到印度經濟的方方面面。與金融領域的開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的零售業遲遲不肯與外資牽手。

 

一些在德里生活多年的外國人,都不曾來過老德里。這是個在很多人眼中混亂而有點危險的地方。但是,在老德里的商業區,卻能看到最具印度本土特點的商業文化,歷史悠久,活力依舊。

   

狹窄的店面,擁擠的商品,通常是家庭式經營,這種小商店被印度人稱為“爸爸媽媽”小店,至今仍是普通印度人常去購物的地方。

 

這家莎麗店就由父子三人共同經營。

 

2006年,印度國內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4%,超過了歐洲的58%以及日本的55%。這對零售業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2005年印度零售業市值總計3300億美元,每年平均增長10%

 

但是外資零售業卻難以敲開印度之門。

 

今年3月,在德里,一場由上百個小商鋪業主聯合發動的遊行抗議引起國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

 

在印度,遊行集會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小業主們抗議的是國際零售業巨頭沃爾瑪。此前,沃爾瑪剛剛宣佈與印度電信業巨頭巴帝集團建立合資公司,在印度投資連鎖超市。

 

據統計,印度零售業的從業人員約佔整個就業人數的10%,是繼農業之後就業人數排在第二位的産業。儘管零售業發展滯後使得人們生活不便,但對就業問題的擔憂卻讓政治家們左右為難。因為,在選舉政治中,印度政府不得不留意選民的心思和選票的流向。

 

目前在印度,對外資開放的領域常常是與就業關係不太密切的行業,比如電信、金融、媒體等。而一旦涉及到大量民眾的生計,就會引發輿論關注,繼而從單純的經濟討論演變為複雜的政治話題。

 

於是,曾經表態要開放零售業的執政黨國大黨,在國內零售業主的抗議聲中,不得不要求政府謹慎行事

 

短期的政治利益和長遠的經濟發展,二者間如何權衡?一些專業人士提醒印度政府,從長遠來説,開放零售業利大於弊。

 

談到殖民時代留給印度的遺産,最讓印度人感到驕傲的就是議會民主制度,儘管經常有人批評印度民主是低效的民主。

然而,在印度社會,與現代民主制度共存的卻有一些非常保守甚至落後的傳統觀念。種姓歧視就是其中之一。

 

種姓制度源自印度教傳統,以人種和社會分工不同將人分為四等。而“達利特人”被排除在種姓之外,被稱為“不可接觸之人”,又稱賤民,地位最為低下。種姓世襲,不易更改。

 

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憲法廢除了種姓制度。政府也制訂了相應政策,希望幫助賤民改善教育和生活條件。正是受這些政策關照,賤民出身的納拉亞南得以進入印度外交界,並在1997年到2002年期間出任印度總統。

 

但是,納拉亞南僅僅是納拉亞南。大多數賤民認為,法律的規定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延續了3千年的種姓歧視依然難以消除。

 

目前,印度有賤民16千多萬人,佔總人口的16.2%,他們在住房、子女入學和使用公共設施方面還會受到歧視。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常常發生警察和高種姓社會成員迫害賤民的事件。2005年,賤民遭受暴力侵害的案件為11萬起。

 

畢業于尼赫魯大學的哈裏博士可以説是達利特人中的精英人士。

 

從小家境貧困,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配額制一直讀到博士畢業。

 

儘管拿到了博士學位,但哈裏博士在他教書的大學校園裏依然感受到被歧視的眼光,甚至無法獲得導師的推薦,找到一份長期的工作。

 

1948年,印度賤民運動領袖安倍卡在憲法審議委員會面前慷慨陳詞,為賤民爭取權利。

 

時隔近60年,印度賤民的生活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令他們告慰的只有今年4月在議會前廣場樹立起來的安倍卡博士像。

 

民主的基石是平等,但印度社會的民主制度卻難以保障公民的平等權益,如此巨大的矛盾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在印度,常常聽到人們説“這就是印度”。似乎僅此一句就可以解釋印度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反差與矛盾。的確,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正在邁向現代化的未來,但不可否認的是,文明的傳承和歷史的包袱,經濟的增長與貧富的鴻溝,現代的制度與落後的觀念,開放的經濟與保守的思想,在印度社會常常並存共生。這就是印度,一言難盡,不可思議。

 

那麼,您對今天節目中談到的印度社會現象有什麼看法,請按屏幕上顯示的短信方式發送給我們。

 

今天的《走進印度》就是這樣,下一週的總結篇會從歷史和制度層面來解讀印度經濟的現狀,希望您繼續關注。

責編:張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