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未來太空戰誰主沉浮?(1月31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22:18 來源:CCTV.com
進入[今日關注]>>

王世林

   內容速覽: 美俄日等國近日紛紛發表太空計劃,印度28日也宣佈將組建自己的太空司令部,這些國家為何紛紛將目光瞄準太空,太空是否將成為21世紀的主戰場?未來的太空戰又將如何展開?稍候請看《今日關注》。

    王世林(主持人):就在前天,也就是1月28號,印度空軍總司令沙希•蒂亞吉在空軍的一次會議上説,印度準備建立自己的太空司令部,以“開發外太空”,並且保護印度免遭來自外太空的襲擊。他的這一説法使我們想起來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日本、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組織正在制定自己的“太空計劃”的新聞。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2007年一開始,一場“外太空爭奪戰”已經開始了呢?另外,我還想起來了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一句話,他曾經説過:“誰控制了太空,誰就能控制地球。”是不是意味著未來的太空會成為世界戰爭的主戰場呢?就這些話題。

    嘉賓: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 孟祥青

          軍事專家 宋曉軍

    1月28號,印度空軍總司令沙希•蒂亞吉宣佈,印度將建立太空司令部,以“開發外太空”,同時保護印度免遭來自外太空的襲擊。

    印度空軍總司令 沙希•蒂亞吉 :我們需要太空偵察,我們需要太空通信,在新的世界裏我們需要在太空擁有資産。

    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印度報業托拉斯援引空軍官員的話説,新成立的太空司令部將整合印度的空軍、衛星、雷達和通信系統,初始階段將從事監視、偵察和通信方面的工作,之後太空司令部有可能被賦予軍事指揮權。

    1月10號,印度剛剛成功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送入太空,為實現載人航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印度空軍總司令的這一番話,無疑又給非常敏感的太空軍事化問題帶來一個新的觸動。令人費解的是,印度總理辛格1月25號剛和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信誓旦旦地表示“不要讓太空軍事化”。話音未落,印度空軍總司蒂亞吉就發出了完全相反的信息。而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有能夠投入太空實戰的部隊。那麼,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太空司令部”的情況下,印度為什麼要建這樣的機構?此舉頗為耐人尋味。

    主持人:兩位專家,説起“太空司令部”這個詞,應該不陌生了,因為現在世界上已經有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有自己的太空司令部了,作為印度來講,好像這個詞也不是第一次提起來,前幾年的時候,印度就曾經説過,要建立自己的太空司令部。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印度的空軍總司令蒂亞吉非常明確的提出來要建立自己的太空司令部,這是為什麼,什麼背景?

    孟祥青:蒂亞吉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提出了三條理由,也可以概括為三個需要,他説:第一,是國家防務的需要,就是為了避免未來來自於外太空對印度的打擊和襲擊。第二,來自印度國家發展的需要。印度已經擁有了越洋的作戰能力,未來要拓展印度在外太空的生存空間。第三,印度空軍發展的需要,他明確地講,印度的空軍要進入太空。

    正像你剛才説的,2000年實際上印度空軍就提出來,交給了議會,但是議會沒有搭理,沒有了下文。一直拖到2005年,蒂亞吉再次提出建立太空司令部的問題,但是在印度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比如陸軍、海軍出於兵種這樣一個部門利益的需要,他們很擔心建立這樣一個司令部,未來的指揮權都集中在空軍手裏,那麼海軍、空軍顯然得到的經費、得到的錢就會要少得多,所以這個議案還是沒有通過。為什麼在當前這樣一個敏感時期提出來?我認為有幾個背景是直接促使他提出這樣一個計劃的緊迫性的原因。

    第一個背景,在他發表講話一個禮拜之前,印度太空返回艙實驗成功,在太空技術研究上,印度又取得了一個突破性的進步。同時我們看到,自去年以來,在國際大環境上越來越發生有利於印度的變化,比如現在的大國都在爭印度,或者説都在跟印度拉關係,尤其是美國。美國和印度建立了一個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俄羅斯對印度軍備發展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且印度早就有軍事強國的這樣一個夢想。所以在印度看來,現在提出建立太空司令部是一個難得的良機。

    主持人:曉軍,實際上我們也注意到一些相關的報道,講到了雖然蒂亞吉提出了要建立太空司令部,但是國內反對的聲音還是挺多的,來自軍方的也有,來自農業部的也有,農業部部長説,印度現在還有很多貧困農村的農民吃不上飯,怎麼會花這麼多錢去搞這樣一個太空司令部的建設。

    宋曉軍:印度空軍司令在1月28號説這個東西,用一個老百姓説的話,叫“卡位”,先把這個“編制”弄下來。

    主持人:先把這個風放出去。

    宋曉軍:對,因為從印度這幾年軍費開支的情況上來看,投在海、空軍的經費已經很多了,比如購買了很多的艦艇,甚至航空母艦、核潛艇,包括先進的戰鬥機,而且這次普京來,又要共同研發第五代戰鬥機,真正的投入到太空司令部的經費還很少。所以像農業部長等等一些人的語言,包括辛格,他們説現在的司令部可以作為一個政治象徵説出來,至於最後到印度議會能夠分配給司令部多少錢,也就是説把軍費當中切給空軍多少錢來發展這個東西,我覺得還得再看。

    主持人:實際上搞外太空的開發,不光是技術上要求非常高,而且是很花錢的,作為印度來講,以它現在的經濟實力,能拿得出這麼多錢來搞外太空的爭奪嗎?

    孟祥青:印度在最近十幾年總體經濟發展狀況不錯,在世界輿論當中除了有中國崛起這樣一個説法以外,實際上還有一個説法,叫印度崛起,就是印度在這些年的經濟發展總體上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保持在5%到6%的速度上。與此同時,印度的空間技術在世界上也是比較領先的,據世界公認的排名,空間技術印度大概是第六位。所以從這樣一個總體的技術實力儲備應該還是可以,但是印度也有印度發展的一些瓶頸和困難。比如農業部長講的,現在很多農民還吃不飽飯,還拿出這麼多錢來搞太空司令部,實際上制約印度發展,包括在太空領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還是經濟,就是説這是個無底洞,是要投鉅資的。

    主持人:雖然蒂亞吉把風放出去了,用曉軍的話來説“卡位”,想先把這地佔住,但是並不是説一蹴而就的,並是説馬上太空司令部就能建立起來的。

    宋曉軍:因為它並沒有冷戰背景,一個是俄羅斯和美國當年財力是非常強大的,在太空確實是有廣泛安全利益,而且他有對常規的軍事、對大戰的需求。印度現在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大的軍事威脅,國家不可能拿出一筆錢投一個自己想象的安全利益,所以它更多的還是一種政治上的宣傳。

    主持人:但是不管怎麼説,蒂亞吉這次宣稱要建立印度的太空司令部這種説法,還是使我們想起來了美國一部大片,叫《星球大戰》,這個“星球大戰”可能還很早很早了,那只是科學幻想的一個影片而已,但是對於外太空的爭奪現在還是比較激烈的。我們再來看一個背景短片。

    美國政府一直聲稱有權使用太空武器打擊試圖攻擊美國衛星和地面輔助設施的敵對國家或恐怖組織。

    1月22號,美國空軍參謀長邁克爾•莫斯利簽署了新版《太空行動》學説,強調美國應加強對太空力量的防護,確保美國軍事航天優勢地位,並允許先發制人攻擊他國衛星或地面指揮站,剝奪對手的太空對抗能力。

    日本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國産人造衛星,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和法國之後第四個擁有發射衛星能力的國家。目前,日本已發射衛星80多顆,許多衛星都具備偵察功能。今年日本還計劃部署完成由六顆偵察衛星組成的偵察系統,屆時,日本的情報蒐集能力將實現質的突破。

    前蘇聯的太空實力一直不容小視。但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起,俄羅斯太空軍事的各項目一減再減,航空投入也落後於美國和印度。去年底,俄羅斯開始將太空復興計劃提上日程,計劃在10年內對航天領域投入187億美元的鉅額資金,並將賦予部隊發射軍用航天器和打擊敵人太空武器系統的任務。

    此外,歐盟也正在“制訂並關注其獨立的太空探索計劃”及了解如何使其與全球航天計劃相結合。儘快發揮“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和GMES衛星警戒計劃的作用。

    主持人:從歷史上來看,最早利用太空的國家是蘇聯,1957年的時候,他發射了人類在地球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曉軍,是不是説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人們利用外太空的同時,爭奪外太空的戰爭也就悄然地開始了。

    宋曉軍:應該是,因為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那個時候已經處在一個冷戰的狀態,幾年之後前蘇聯就開始出現了反衛星武器。

    主持人:利用的同時就開始爭奪,他得防著別人。

    宋曉軍:大家都具備了這樣的一種技術以後,説白了,大家天上都有眼睛的時候,我就想辦法怎麼把對方的眼睛打瞎。

    主持人:或者蒙上。

    孟祥青:對。蘇聯在1959年開始研究反衛星的武器系統。。

    主持人:那就是説在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兩年之後就開始研究。

    孟祥青:對,60年代速度加快了。

    主持人:當時兩年以後(1959年)研究反衛星武器就已經成熟。

    孟祥青:兩年以後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作為反衛星的,比如通過核彈頭,在導彈上安裝核彈頭來摧毀衛星,這個技術在兩年之後就取得了突破。

    主持人:從1959年到現在,各個航天大國在充分利用外太空的同時,可能也都在琢磨同一個問題。

    孟祥青:對。

    主持人:那麼,現在大家對於外太空的爭奪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態勢?

    孟祥青:幾十年以來,在冷戰時期外太空的爭奪就已經開始了,包括太空的軍事化進程就已經開始了。但由於當時冷戰的背景,那個時候太空軍事化主要是局限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尤其是他們兩個國家在外太空的爭奪上,包括在外太空的武器研製方面都有過許多實驗,比如美國就進行過若干次實驗,當時的蘇聯至少進行過20次左右反衛星的武器實驗。而且美國曾經在1988年用導彈打衛星的實驗也明確宣佈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冷戰結束以後有一個新的情況,太空軍事化進程加快,範圍擴大,而且不僅在美、俄兩個國家之間,比如還有歐盟、日本,日本的太空計劃現在也是非常明確,包括印度,現在又聲稱要建“太空司令部”,所以太空軍事化的進程加快了。我們講太空軍事化有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在太空領域進行軍事部署,或者太空領域的所有航天器用於軍事目,這樣的一個進程我們把它稱為太空軍事化。

    主持人:總得來看,越是越緊鑼密鼓了。

    宋曉軍:對。發展了大概四代左右的反衛星武器,實際上到了80年代中期之後,前蘇聯就已經抗不住了,跟美國簽了一個協議,但是美國一直還在研究。

    主持人:隨著我們探討這個話題的深入,我在節目一開始的時候講到了,控制了太空就可能會控制地球,所以人們也在想這個問題,未來太空是不是會成為世界戰爭的主戰場呢?我們再來看一個背景短片——太空戰。

    太空戰,是指以遠離地球的外層空間為戰場所進行的攻與防的作戰。目的是為了爭奪對太空領域的使用和支配權。

    目前太空戰仍然是一個全新的作戰樣式,沒有實戰戰例可供研究。但從美國防部的作戰方案和基於航天技術發展的前景來判斷,未來太空戰的作戰形式主要有三種:“摧毀”、“致盲”和“干擾”。

    “摧毀”,是利用激光、反衛星導彈等武器系統,從地球表面或太空直接擊毀敵方天基系統,或利用天基武器系統對地面實施打擊,這種作戰形式可能是未來太空戰的主要作戰樣式。

    “致盲”,是指利用激光、微波等武器,從地球表面或太空中攻擊敵方的天基系統,使敵方天基系統中的各種光學和電子儀器損壞,從而無法正常工作。

    “干擾”,是在掌握敵方天基系統運行參數的基礎上,發射相同參數的指令,使其不能接收正常指令或正常工作。

    主持人:可以説,太空戰對我們來説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因為對於一些普遍的戰爭,無論是海戰、空戰還是陸戰,我們還是比較了解一些的。那麼太空戰的特點是什麼,曉軍?武器或者裝備?

    宋曉軍:太空站首先是説太空本身這些衛星的作用,比如冷戰之後打得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包括伊拉克戰爭,美軍和北約大量地使用衛星,也就是説他的導彈、偵查、圖象的傳輸,甚至戰地的通訊都是靠衛星,也就是衛星太重要了。

    主持人:也就是説衛星會成為太空戰的被攻擊目標。

    宋曉軍:對,於是就有些人想這些東西這麼重要,如果把它打了,或者説我用這個東西,我依託它,我就要考慮它的安全性。當然從冷戰上來看一共有四代太空戰的武器:

    第一代是同軌道的,用導彈直接去打,像前蘇聯、美國都試過。

    第二代是美國用的“F-15”,剛才孟教授説的“F-15”的空載導彈,有兩極助推火箭去打,俄羅斯當時用的“米格31”但是沒有實驗成功。

    第三代一般是用陸基的激光和定向能武器,然後往上打。

    第四代可能就是用本身的衛星,就是小衛星的跟蹤,還有飛機帶的激光器,因為激光是兆瓦級的,發射器大,現在能不能把它縮小帶在飛機上,就是飛機上帶著激光去照這個衛星,把它摧毀掉。後面還有很多很多種的,包括前不久,布什提出來的所謂“航天母機”,就是“天機”,用來運人、打衛星,很複雜。

    主持人:孟教授,現在如果我們要探討太空武器裝備,從全球來看,哪個國家現在具備了太空武器裝備實戰的能力?

    孟祥青:美國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也不能説它完全具有,因為到現在為止,確實也沒有真正發生過太空戰,但是美國確實是處在領先地位。為什麼這麼説呢?不用説冷戰時期,就是最近這些年,美國光進行太空戰的軍事演習,比較大規模的例行演習至少已經三次了,第一次是從2001年1月開始了,他把這個演習稱為“十里弗1號演習”,這個演習所設想的是2020年國際恐怖主義,或者敵對勢力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世界戰爭,美國就運用在太空的這樣武器的優勢,對世界各個角落的恐怖勢力或者敵對勢力進行打擊,所以在這個演習當中,它就設想了幾種情況,包括使用武器的情況。

    正像剛才我們所講到的,它主要的作戰樣式就是反衛星武器,而反衛星作戰樣式又主要是用三種武器,一個是剛才講的反衛星導彈。據美國的戰略學家自己講,現在美國有三種導彈防禦系統,都具有打衛星的能力,一個是陸基的導彈防禦系統,還有一個是艦載的宙斯盾戰區導彈防禦系統,還有一個是機載的激光武器,這是所謂的第一種。

    第二種,美國戰略學家講,美國的這種能力還具備在太空當中部署所謂的“太空雷”,不是我們平常概念説的地上埋的地雷,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航天器,就是把它部署在敵方衛星運行的軌道上,衛星一碰到它就被摧毀了。第三種就是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粒子束這些武器。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逐漸把外層空間的安全納入國防體系,這是否會引發自冷戰後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今日關注》繼續討論。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太空司令部。一個是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它是一個以美國為主體,聯合加拿大組成的多兵種“太空司令部”。1954年開始籌建,1962年建成,美軍當初建立太空司令部的初衷,是希望在美國的北方構築一道對付蘇聯的統一防線。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開始的任務僅限于防空作戰,後來增加了導彈和飛機的各類預警系統、空間監視和跟蹤系統、攔截武器系統等。2006年10月,媒體披露美國總統布什已經秘密制定了對太空加大軍事部署的“新太空戰略計劃”。

    另外一個太空司令部是由俄羅斯建立的,它的前身是戰略火箭軍。2001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主持,將戰略火箭軍中的軍事航天部隊和導彈太空防禦部隊分列出來,組建成新的航天部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天軍”。俄羅斯“天軍”是一個獨立兵種,編制人數大約為9萬左右,肩負發射各種軍用航天器和打擊敵方天空武器系統的雙重任務。據報道,俄羅斯“天軍”監視著8500個太空目標,能對美國全境的所有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進行全天候監視。

    主持人:可以説任何戰爭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曉軍,你能不能分析一下,假如在太空引發了軍事衝突,它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有哪些危害?

    宋曉軍:如果發生太空戰,比如在陸地上打仗有誤傷,包括伊拉克戰爭,實際上平民誤傷的很多,在太空當中也有一個誤傷,誤傷衛星。比如現在通訊用的衛星、氣象用的衛星、探礦用的衛星,甚至電視用的轉播衛星,發生太空戰的時候,發生誤傷了之後,首先電視就甭播了,電話就甭打了。

    主持人:其實我們人類對於太空的依賴特別強,是不是?

    宋曉軍:對,而且太空商業化是很厲害的,太空商業化從80年代以後,他的盈利利潤也很大,像我們國家也發動很多民用衛星給國外進行轉播,這些東西相當於太空當中的平民,如果這些平民被誤傷了,它會影響到地球上這些人的所有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主持人:比如在沙漠裏行走的一個人,他應該靠衛星定位的,衛星誤傷後就迷失方向了。

    孟祥青:剛才你講到人類對太空的依賴,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對信息的依賴。科學技術的程度越高,人類的信息化程度越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對技術、對信息的依賴就越高。依賴程度越高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發展、國家安全的所有系統,都要靠信息系統來進行連接、進行引導,一旦這個信息系統癱瘓,可以想見到那個時候會是一種什麼樣可怕、恐怕的景象,那麼衛星又是引導所有這些系統的一隻眼睛,所以你把眼睛打瞎了,就可想而知。除了這個危害以外,實際上太空軍事化或者太空戰即使不誤傷,也會造成大量的太空垃圾。據統計,現在在整個外太空有數千顆衛星,但是目前真正工作的也就剩了幾百顆,也就是説那些衛星絕大部分都失效了,到了一定的工作期限以後就失效了,失效的衛星哪去了,大部分停留在太空中,形成大量的垃圾。這些大量的垃圾就人類現在的技術來講,回收的是少之又少,我們不可能現在就往回收。

    主持人:而且成本太高。

    孟祥青:那麼,這就帶來幾個情況,一個是和平利用太空,上外太空探索很可能會遇到這些垃圾,就被它撞毀。比如我講一個故事,美國的一位前女宇航員回憶,有一次她做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通過向窗外觀察,突然發現航天飛機的外玻璃被打得粉碎。回來以後經過調查,結果調查的結論是什麼呢?只是一個小小的油漆顆粒撞到了“挑戰者”號外太空的玻璃上,而這個油漆顆粒只有幾克重,但是由於它在外太空中的速度低於這個速度,與航天飛機相撞的威力就相當於地面步槍一粒子彈的威力,所以可想而見,大量的太空垃圾比油漆重量要重的多,它將是一個什麼後果。

    主持人:所以對於外太空來説,對於我們人類來説,應該是一個和平利用的空間。

    宋曉軍:美國發展外太空武器,而且美國是最依賴的,不論是作戰還是民用,包括他的電視轉播,他最依賴這個東西,他又要發展外太空武器,實際上他更多的是來通過外太空武器,把他原來冷戰的這樣一個資源向外去轉移,去賣,比如賣給印度,賣給日本,甚至還賣給其它國家,所以這種宣揚外太空威脅論應該是美國&&的,實際上真正打起來他是最倒楣的,因為他在太空的衛星最多。

    主持人: 終歸來説,我們應該是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但是什麼樣的因素可能會引發外太空的軍事衝突呢?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吧?

    孟祥青:對。我舉一個例子,在海灣戰爭期間,當時是美國的太空司令部指揮著近70顆衛星,來指揮這場戰爭,指揮著陸海空的協調作戰,所以這場戰爭既被稱為是“信息化戰爭的雛形”,也被稱為“人類第一場太空戰的雛形”。那麼,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伊拉克沒有任何的反擊能力,但是換句話説,如果遇到一個太空強國,那被美國這麼強的依賴外太空,那麼很可能就會引發你的敵手反擊你的衛星,尤其是低軌道的監測衛星,現在美國最怕、最擔心的就是低軌道的監測衛星,把低軌道監測衛星打掉,美國的所有指揮系統就會變成瞎子,包括精確指導武器就會很大程度上失效,所以對它的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所以對於外太空的利用,作為我們人類來講有一種美好的願望,希望外太空是和平的。那麼,你們兩位專家對未來外太空的發展有什麼樣好的建議?怎麼樣才能使我們的外太空成為一個和平的空間?

    宋曉軍:我覺得先簽一個協議,就像當年的反導協議,美蘇之間實際上在80年代也簽過,當然最後又不執行,那另説。就是簽一個限制外太空軍事化的協議,在大國之間,或者有這樣發射的國家,就像控制核擴散一樣,先簽一個協議,然後大家來共享這樣的外太空,因為外太空的資源現在對人類來説是越來越寶貴了,維護資源的凈化和乾淨,這是最主要的一個辦法。

    孟祥青:去年10月份,聯合國第一次通過了一個決議:《關於太空非軍事化的談判進程決議》,這個決議160多個國家都支持,承諾參加外太空非軍事化的談判進程,但是唯有一家明確拒絕,就是美國。正像剛才曉軍講的,未來人類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資源越來越枯竭,我們過去有一個常用的詞彙,叫“地球爆炸”,什麼叫做“地球爆炸”,就是人口的發展、地球工業的發展,它的能源已經無法承受了。

    主持人:以至於不斷地想到外太空去。

    孟祥青:對,去開發新的能源。

    主持人:但是如果外太空不和平,就會阻礙我們人類向外層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們期望著未來的太空是一個和平的空間。

    非常感謝兩位今天到演播室參與我們這個話題,謝謝二位。

    好,觀眾朋友,今天的《今日關注》節目到這裡結束,感謝您的收看,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製片人 陶躍慶

    策 劃 桑瑞嚴

    編 輯 張夢溪 李 萍

責編:趙巍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