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連環爆炸 布什的感恩節禮物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6日 02:32 來源:新華社
據新華社消息,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東的薩德爾城11月23日下午發生3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和兩起迫擊炮襲擊事件,截至24日中午已造成161人喪生、257人受傷。
困惑的是,目前並無任何組織聲稱對這起連環爆炸負責。這使得因伊拉克戰爭而跛腳的布什總統的境況雪上加霜,薩德爾的爆炸聲不僅使布什總統的感恩節充滿了沮喪,更重要的是“後布什時代”的美國中東戰略佈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或有全面崩盤的危險。
美國雄心勃勃的“大中東計劃”本來計劃以美國主導下重建的民主伊拉克為範本,將包括以色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阿盟22個成員國在內的“大中東”國家改造成美式民主國家。但是伊拉克局勢的持續惡化不惟使得布什總統領導的共和黨丟掉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也使得美國扶植的伊拉克現政權脆弱乏力,失去了在中東的示範作用。
教派衝突、基地組織滲透、外國勢力的滲透使整個伊拉克處於無政府狀態,而這個亂局恰恰是美式民主導致的惡果。以教派衝突為例,薩達姆時代,佔人口少數的遜尼派主導伊拉克政局;但在選舉中,佔人口多數的什葉派鹹魚翻身,庫爾德人也異軍突起。因而現伊拉克政權只能維持脆弱的權力平衡卻無法維繫政局穩定,根本無法平復兩大教派製造的武裝衝突。更為重要的是,周邊阿拉伯國家大都屬於遜尼派,而伊朗則是什葉派為主的穆斯林國家,外部勢力的介入更增加了伊拉克教派衝突的危險。雖然此次連環爆炸無人負責,但從什葉派和遜尼派火並的情況看,教派衝突的可能性極大。因而,這起連環襲擊普遍被輿論視作伊拉克內戰一觸即發。當然,這起恐怖襲擊也並不排除基地組織趁火打劫的可能性。但不管如何,伊拉克局勢的惡化只能證明美國重建伊拉克的失敗和在中民主佈局的破産。
觀察家們注意到了這起連環爆炸的時機巧合:一是幾乎和美國的感恩節重疊;二是趕在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的三國峰會前夕。就美國而言,感恩節是美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此時發生連環襲擊,襲擊者旨在製造對美國民眾的心理壓力。更為重要的是給已經跛腳的布什總統製造困擾。美國中期選舉後,白宮和國會陷入了駐伊美軍前途的爭議,美國國防部伊拉克戰爭研究小組于十九日公佈了解決戰爭的三個方案,即“回家”、“增兵”以及“拖延”。但是布什總統在參加APEC會議期間,則堅持認為“從越戰學得的教訓就是堅持到底”。因而這場恐怖襲擊帶有利用美國民意和國會促使布什撤軍的意味。最新一期的《華盛頓觀察》認為:“布什不會願意去做那個承認伊戰失敗的總統,但解決伊拉克問題的其它選項——不論好壞——並不存在。伊戰已經成為美國外交史上繼越戰之後的又一大敗筆。”
更為諷刺的是,被美國列入“邪惡軸心”的伊朗和敘利亞擬議將在本週舉行峰會,以解決伊拉克境內持續不斷的民族、宗教衝突和恐怖組織製造的襲擊。美國的缺席既可解讀為伊拉克政府對美國的失望,也可解釋為美國伊拉克政策的崩盤。畢竟,美國苦心經營的民主伊拉克竟然同美國在中東的兩大敵人站在了一起。11月22日的美國《洛杉磯時報》對此評論説,如果美國沒能夠採取行動,外交延誤可能會變成外交出軌。而如期而至的恐怖襲擊除了説明美國的無能,反而使國際社會對沒有美國參與的兩伊與敘利亞的峰會充滿期待。
一個破碎和瀕於內戰邊緣的伊拉克是對民主的諷刺,不僅在中東其不到範本作用,在全世界也缺乏説服力。根據聯合國11月22日的報告,在今年9月和10月,伊拉克共有7054名平民喪生。僅在10月,伊拉克就有3709名平民死於非命,為伊拉克戰爭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個月,平均每天約有120人喪生。這起慘絕人寰的連環襲擊只不過使得伊拉克的局勢更為困窘而已。人們在譴責恐怖襲擊者的同時,自然忘不了對美國的質疑:民主就是草菅人命?
如果聯絡到親美的黎巴嫩工業部長皮爾 傑馬耶爾被暗殺,黎巴嫩政府的脆弱和伊拉克相比好不到哪兒去。而無論黎巴嫩還是伊拉克,似乎都脫不了美國在中東的敵人伊朗和敘利亞的影子。在“後布什時代”的垃圾時間內,伊、敘會利用美國政治的制衡,千方百計為布什總統製造麻煩,但布什幾乎沒有能力再次揮舞“單邊主義”的大棒。更為不幸的消息還有以色列新任副總理利伯曼18日則揚言放棄美國支持的中東“路線圖”和平計劃。而同日哈馬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則認為,如果希望和平,改變政策的應該是美國。
在中東,布什能解困嗎?
責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