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9.11影像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1日 10:51 來源:CCTV.com
進入[世界週刊]>>

  康輝 :大家好,歡迎收看世界週刊。

  明天是9月11號。5年前的9月11號,是個星期二。一個原本普通,後來卻成為讓世界震驚,讓歷史銘記的日子。 如今再談到911,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5年了?已經5年了麼? 的確,過去5年,911已經成為一個被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整個世界都在911之後感受到了變化,似乎因此忽略了時間的流逝。 然而,時間卻是一種焦距。5年之後,每一個人對於911的反觀和5年前都已經有了或多或少的變化。於是,在疊加了過去5年的記憶與經驗教訓之後,一些與911有著直接或間接關聯的影像,就開始呈現在我們面前,牽引著我們的視線。

  2006年9月2號,威尼斯電影節。 一部由美國著名導演奧立佛斯通執導的影片《世貿中心》,讓很多觀眾潸然淚下。

  觀眾: 我被感動了,整個電影深深打動了我。

  記者: 你還記得911那天你在哪嗎?

  觀眾: 當然記得,我當時在米蘭,正在街上走著,我無法理解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這部影片太精彩了,影片將觀眾拉回到了5年前的那個清晨。

  2001年9月11日,紐約波特警察局的警官約翰以最平常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一天,完全沒有料想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一切。世貿中心遭到飛機撞擊後,約翰帶領自己的手下趕往救援。 面對燃燒的大樓,當約翰詢問誰願意進入大樓救援,大多數的人都沉默著。 最終,只有幾個人跟隨約翰進入世貿中心,但他們沒有想到,大樓坍塌,整個救援隊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下。 約翰和同伴在廢墟下經歷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而他們的家人在外面承受著同樣的煎熬。 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放棄希望。

  “整個世界在那一天看到了邪惡,他們卻看到了別的。”影片中並沒有飛機撞向世貿中心的鏡頭,那一刻,人們看到的是飛機巨大的影子劃過曼哈頓的樓群。斯通説,這是一個站在地面的視角,而他關注的正是911給普通人帶來的心理陰影。

  奧利弗斯通:這部影片是關於被困住的人,在死亡的邊緣,什麼使他們活下來,為什麼他們能活下來。這些人展示的是人類對於信仰,愛和勇氣的敬意,還有人們之間的相互幫助。他們並不是所謂的英雄人物。

  這已經是今年美國公映的第二部關於911的電影。 4月25日,在第5屆紐約電影節開幕式上,人們看到了第一部直接展示911恐怖襲擊過程的影片《93號航班》。 影片用寫實的手法回溯了911當天遭劫持後墜毀的美聯航93號航班的遭遇。

  機艙裏的人們,驚恐失措。地面上的人們,同樣驚恐失措。 這就是911當天,第一次遭受到如此襲擊的美國。 然而和5年前相比,今天的美國人對於911的影像記憶已經有了巨大的轉變。 911之後,幾乎所有的影片裏,雙子樓的影象都被小心剔除。製片方擔心,世貿大樓的出現會使觀眾一下子從電影的虛幻中醒來,受到刺激。 但5年後,回避變成了刻意的表現。

  2005年,在描寫20世紀70年代奧運會恐怖襲擊的《慕尼黑》一片結尾,導演斯皮爾伯格特意用數字技術在紐約的天空下加入了世貿雙塔。 他説,這是對於現實和歷史的尊重。 相比之下,直接描寫911的影片也經歷了從富含政治寓意到脫離政治的過程。 911之後,率先出現的是一些記錄片。挖掘911背後的秘密,陰謀,揭示政府的政策失誤,反恐戰略,成為主題。 5年前就有人問奧立佛斯通,如果你拍攝911題材,你會怎麼拍? 當時,這位拍攝過“野戰排”,“生於7月4日”,“刺殺肯尼迪”等政治題材影片的導演回答説,“我將拍攝一部關於追蹤恐怖分子的電影”。 但如今,他的影片裏卻完全沒有陰謀與政治的色彩,充滿了人性的溫暖與光輝。

  康輝: 一位美國影評人這樣分析最近的這兩部911影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人的悲痛通常要經歷5個階段。對911的客觀描述説明美國人對於這一事件,已經從否定狀態進入了接受狀態。而政治化色彩的減退,則反映出美國民眾和政府對於這一事件解讀上的差異。 也許,正是美國政府在911後全面開始的政治和軍事行動,以及由此帶來的後果,使得更多的美國人開始重新以單純的視角來反觀911。 相比之下,最近一部來自英國的電影,則充滿了後911時代的政治反諷。

  9月1號早晨,許多打開報紙的倫敦人都被一張照片嚇了一跳。 照片上,美國總統布什胃部中彈,被身邊的特工扶住,現場一片混亂。 但是,這並不是一張新聞照片,而是即將在英國電視四台衛星頻道播出的影片《總統之死》的劇照。 這是一部虛構記錄片。 故事從2007年10月開始,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布什前往芝加哥進行演講,當地的反戰人士舉行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布什在演講結束離開時,遭到狙擊手襲擊,中彈身亡。隨後,美國政府的調查人員將目標鎖定了一名來自敘利亞的恐怖分子,並既而對敘利亞和其他中東國家展開行動。 影片中布什遇刺的畫面是通過數字技術合成的。這張劇照一經公開,頓時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 美國《新聞週刊》的調查表明,52%的美國人表示,從言論自由的角度考慮,影片可以公映,但43%的人認為,這部影片以現任美國總統之死為情節,有些過火。 但是,9月10號開始的多倫多電影節,已經選擇了這部影片參加展映。

  “這是一部寓意深遠的影片。它將仇外思想,關於戰爭的秘密代價和多媒體時代自由的本質都放在顯微鏡下加以審視。其中並沒有對布什的個人攻擊。” ---多倫多電影節副主席

  影片導演加布裏爾蘭傑Gabriel Range則明確表示,這部影片的目的是要引發一場“911後美國的外交和國內政策會將我們帶向何處”的討論。 911剛剛發生後,法國《世界報》曾經出現一個大標題:“這一刻,我們都是美國人。” 那時,美國受到整個世界的同情。 但是,5年後,美國卻失去了這些。 9月6號,在紀念911五週年的反恐講話中,美國總統布什公開了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美國總統 布什: 除了關押在關塔那摩的恐怖分子,還有少數恐怖組織領導人和嫌犯在美國以外的監獄關押受審,這是中央情報局負責執行的一個獨立項目。 但這一遲到的承認卻無法平息“黑獄”事件在歐洲引起的風波。

  英國電視四台的總監説,“現在,你不可能高估英國人對布什的仇恨。” 在美國國內,布什的支持率從911後的90%已經下降到30%。他的堅定盟友,英國首相布萊爾,也在國內遭遇同樣的境況。在8月底的一項民意測驗中,保守黨的支持率19年來第一次領先布萊爾領導的執政黨工黨。外交政策是布萊爾最大的丟分點。 9月7號,布萊爾第一次明確表示,他將在明年卸任。

  英國首相 布萊爾: 幾週後舉行的工黨大會將是我作為工黨領導人參加的最後一次大會,下周的工會聯盟會議也將是我的最後一次。 但是,尖銳的英國媒體似乎已等不及那一天的到來。

  一部名為《審判布萊爾》的影片即將在英國電視四台播出。這部影片和《總統之死》同樣屬於電視四台針對反恐戰爭所製作的系列影片。 片中假想了布萊爾卸任後的生活,由於引導英國走向伊拉克戰爭,這位首相甚至被傳訊走上了法庭。

  康輝: 911之後兩位最堅定走向反恐戰爭的領導人,一個遭到刺殺,一個遭遇審判。雖然這只是虛構的影像,卻從一個角度回答了美國《時代週刊》在它的911五週年特別報道中提出的這樣一個問題:過去5年,美國失去了什麼? 而同樣是在本週出現的來自基地組織的兩段影像,則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9月2號,在一個伊斯蘭武裝組織的網站上,出現了一段長達48分鐘的錄像。 基地組織二號人物扎瓦赫裏和一個美國人一起出現在錄象中。 這名美國人名叫亞當加達恩,今年28歲,美國聯邦調查局認為他參加了位於巴基斯坦的基地訓練營並在該組織中擔任翻譯。錄像中,他呼籲美國人皈依伊斯蘭教。 他説: “美國正在輸掉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不要再為布什失去你們的生命,為什麼不向真理(伊斯蘭教)投降,加入將要獲勝的一方。時間正在流逝,在不算太晚之前做出正確的決定。” 過去5年,幾乎每一次911紀念日,扎瓦赫裏都會現身,但這還是第一次,有一個美國人和他一起出現。 緊接著,9月7號,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又播放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的一盤“最新錄像帶”。 這盤錄像攝製時間發生在“911”以前。錄像中,拉登在他高級助手的陪同下,同參與劫機的恐怖分子見面交談。 “基地”組織當年的第三號人物阿提夫和參與策劃“911”事件的本謝巴赫也出現在畫面中。 此前,“基地”組織曾在2002年4月和9月以及2003年9月推出“911”劫機犯的錄像資料,這次先後出現的兩段錄象則被分析人士認為是“基地”組織為911五週年而特意推出的“最新節目”。 5年前,美國總統布什曾對拉登發出全球通緝令, 5年後,基地組織仍然存在,拉登仍然逍遙法外。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説過:反恐戰爭勝負的衡量標準,是看我們殺死和成功阻嚇的恐怖分子是否超過他們所吸收的新血人數。 按照這樣的標準,過去5年,反恐成績並不樂觀。 從馬德里到倫敦,從巴厘島到伊拉克,恐怖並沒有隨著戰爭消失。 2001年,伊拉克叛亂分子的官方統計數字是5000;今年,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2萬。五角大樓反恐副主任羅伯特凱斯倫准將也不得不承認: “我們消滅恐怖分子的速度遠遠比不上他們自我複製的速度。” 這種現實的悲觀,也正是刺激導演奧利弗斯通製作《世貿中心》的初衷。他相信,現在的美國人甚至比911時更需要光明與希望。

  導演 奧利弗斯通 目前的形勢很灰暗。坦率的説,恐怖襲擊更多,死亡更多,戰爭更多。。。。這是個可怕的局面,911所帶來的後果甚至遠比911本身更嚴重。 ##康輝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曾經説,2001年9月11日是標誌世界政治轉折的日子之一。正如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倒塌標誌著冷戰的結束,“基地”組織對美國的襲擊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以反恐為主題的時代。 這個時代,已經走過了5年。 今天,我們選取了這些圍繞911五週年而展現的影像,試圖從中拼貼出過去5年的變化。看到人們對生命和勇氣依然充滿讚嘆,也看到對於後911時代的政治反思越來越趨於理性,更看到5年後的今天恐怖的陰影依舊巨大。 但是,照此走下去,我們無法從中尋找到一個確切的答案,究竟在緣于911事件的這個反恐時代中,誰勝誰敗,誰佔了上風,誰處於劣勢。

  康輝: 9月6號一大早,日本東京愛育醫院被眾多媒體記者圍得水泄不通。 8點27分,隨著一聲啼哭,一個重5斤的男嬰誕生了。 “生了!男的!” 頓時,日本人奔走相告,舉國慶祝。日本的報紙報刊也紛紛搶發號外。 這一切,全都是因為41年沒有男孩出生的日本皇室,終於有了第一個小皇孫。 用日本共同社的話説,這個孩子的誕生拯救了菊花王朝。

  菊花王朝,是人們對日本皇室的另一個叫法,來自皇室的徽章,“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紋”。

  宮內廳官員 :文仁親王的王妃紀子于當天上午8點27分在東京愛育醫院産下了一名親王。按照日本1947年頒布的《皇室典範》,剛出生的小皇孫理所當然成為了日本天皇皇位的第三位繼承人,排在皇太子德仁和他父親文仁親王之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 安倍晉三 :新皇子的誕生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一件事,聽到王妃和皇子都很健康的消息,我松了一口氣,覺得很開心。我的心情好像秋天的天空一樣晴朗。

  小皇孫的誕生改變了菊花王朝的命運,故事還得從他的姐姐愛子説起。敬宮愛子公主,今年6歲,德仁皇太子和皇太子妃雅子的掌上明珠,喜歡唱歌、做手工摺紙,酷愛爬樹。 她的名字出於中國典籍《孟子》離婁篇: “仁者?人、有禮者敬人。?人者、人恒?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據説這個名字的本意是希望愛子能成為一個仁愛的君主。 因為,她曾經一度被認為是日本未來的女天皇。

  2001年12月1號,也是在全日本人期盼的目光中,愛子誕生了。 她的到來讓日本皇室又是驚喜又是失望。 喜的是結婚八年的皇太子夫婦終於有了一個子嗣,失望的是這是個女孩。自1965年文仁親王出生後,日本皇室的八位新成員都是公主。 其中包括愛子和文仁親王之前的兩個孩子真子和佳子。 但按照《皇室典範》,天皇皇位只傳男不傳女。 也就是説,在德仁皇太子和文仁親王之後無男丁可以繼承皇位。

  2005年10月,在日本首相小泉的支持下, 10位日本舉足輕重的人物經過討論,終於同意把皇位繼承人擴大到皇室的女性成員,並開始為修改《皇室典範》做準備。 民間對女天皇的支持率也達到了80%。

  海外日本人 :我們需要改變,女孩應該有機會成為女皇。我想,愛子應該成為天皇繼承人。

  然而,2006年2月,就在修改《皇室典範》的法案即將提交國會審議之際, 傳來秋筱宮紀子妃懷孕的消息,修改典範的活動被暫時擱置。

  康輝:小皇孫的出生,就這樣,改變了愛子公主的命運,也改變了日本皇室的命運。 然而,這種改變是不是永久的呢?還很難説。 就像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説的,日本皇室不能保證總有男性繼承人,將來,皇位繼承仍將是一個大問題。 而且從目前來看,“生男還是生女”、在皇室內部,仍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性別問題。

  愛育醫院院長 中林正雄:親王和王妃都不想知道孩子的性別,我也對此一無所知,而且我跟負責B超的醫生交代了不要調查孩子的性別。所以,我們醫療組裏的任何人都沒有確切的消息。

  在紀子妃生産之前,孩子的性別成了日本最大的秘密。 懷孕後的紀子得到了“皇后般”貼身照顧,皇室花費一億日元大約700萬人民幣為她安胎,明仁天皇夫婦幾乎天天派人來問候。 而這,明顯讓另外一個人感到了壓力。 2006年8月17日,距離紀子分娩的日子還有三個星期。 德仁皇太子、皇太子妃雅子和愛子一家三口應荷蘭女王的邀請赴荷蘭療養休假。 這是日本皇室成員第一次出國靜養,據説是為了讓身體不適的雅子妃得到恢復。 但也有分析説,這樣的安排是想讓雅子避開紀子妃的生産日期,以免受到刺激。 皇太子妃雅子,在嫁入皇家前原名小和田雅子,出身外交世家,曾是日本外務省最有前途的年輕女外交官。

  13年前,他走進日本皇室古老的深宮大院,之後,她的才華逐漸被人們遺忘。 作為太子妃,為皇室傳宗接代成了她人生的頭等大事。 然而,婚後多年不育。8年後42歲的她好不容易産下的孩子,卻是個女孩, 生不出男性繼承人成為雅子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 2003年,雅子患上抑鬱症。儘管有樂觀者認為,紀子生男孩大大緩解了雅子的壓力, 但也有人認為,菊花王朝喜得男丁,皇太子妃雅子的日子將更加難熬, 首先,獨生女愛子公主的身份將十分尷尬,根據《皇室典範》,愛子作為皇太子唯一後代卻沒有繼承權,長大嫁人後就得變為平民。 其次,對於保持皇室男係血統來説,一個皇孫遠遠不夠,雅子仍然面臨生育男性繼承人的壓力。 不過,面對難關,雅子似乎沒有就此屈服。 有報道説,她決心仿傚歐洲皇室的開放教育,讓愛子掙脫古老束縛,成為思想獨立的現代公主。這次訪問荷蘭就是這個教育計劃的第一步。 另外,在紀子懷孕後,雅子也暗示,自己將努力爭取懷上第二胎。

  康輝: 看來,小皇孫的誕生真的是無法解決日本皇室內部的問題。 而且作為皇室的一分子,他註定要受到菊花王朝過去傳統的制約。 皇室成員的人生經過了設計,沒有姓,沒有個人財産和土地,沒有護照,只有少數成員擁有法律權利。 這個具有2600年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將怎樣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前行? 恐怕,這已經不是日本皇室,而是世界上現存的所有皇室所共同面臨的問題了。

  皇居,是天皇及其家庭成員居住的宮殿,位於東京的中心。 佔地110公頃的宮殿隱蔽在厚厚的石墻、古老的樹木和江戶時期的護城河內,呈現出一派神秘的氣息。 這裡將是未來小皇孫生活的地方。 跟皇居給人的感覺一樣,日本皇室在日本民眾眼中是神聖而神秘的。 在日本戰敗、1946年裕仁天皇發表非神宣言之前,日本天皇被視為神,是每個日本人的根。 現在,雖然天皇在精神和宗教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復存在,但仍有超過70%的日本人支持皇室家族的存在。日本皇室,成為日本傳統和文化的象徵。 戰後,日本皇室努力拉近和國民的距離。 天皇和皇后經常參加植樹節、全國體育運動會、國民文化節等民間活動。 從昭和天皇開始,日本皇室便打破了非皇親貴族不娶的傳統習慣,現皇后美智子是民間企業日清制粉的創業者正田英三朗的長女;現皇太子德仁的太子妃雅子,出生於外交官小和田恒之家。 然而,與西方皇室相比,這個古老王朝仍然蒙著神秘的面紗。2006年8月底,一支考古挖掘隊開進了英國王室3個著名宮殿,在女王的花園內展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王宮大挖掘。 從英國女王到小王子,英國皇室是各大小報爭相報道的焦點。 與此相比,隨意談論皇室家族生活,在日本至今依然是一種禁忌。

  康輝: 小皇孫的誕生,將給古老的給菊花王朝帶來什麼新氣象,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他的到來,畢竟讓日本皇室有了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不過,就像不少研究日本皇室的專家所説的,日本皇室將不可避免的向公眾打開大門。無論需要歷經多少代天皇的努力,這終將是日本皇室未來的走向。

責編:趙巍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